重慶城口發現「一穴六室」明代磚券墓葬 或因避戰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代磚券墓葬與現代墳墓風格迥異。

新華網重慶頻道4月15日電 日前,筆者從城口縣文化委獲悉,前不久,城口修齊鎮政府在新修村級公路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地下古墓葬群,六個墓室一字排開,初步推斷為明代墓葬。

考古專家認為,這或為一個在當時非常富庶並很有影響力的家族墓葬,主人可能是因為避戰遷來城口。

這等規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慶境內還是首次發現,對於渝東北地區及仁河流域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喪葬觀念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村民建公路竟意外挖出古墓

該墓群位於城口縣修齊鎮枇杷村5組一名叫「老鴰池」的地方,最早發現在今年2月份。

當時該村正在新建村級公路,村民在使用挖掘機時意外挖出了火磚、腐木、破碎陶片等東西。

「我們以為是一般的墳墓,出於風俗的忌諱,就用泥土把洞口掩蓋了。

並且,若是別人知道挖了他家先人的祖墳,肯定會上門找麻煩。

」參與村級公路修建的當地村民王地久介紹,當時大家都沒有太在意,更沒有想到是一座古墓。

直到今年4月1日,城口縣農委幹部下鄉搞產業調查,發現裸露的墓室後,隨即向城口縣文化委進行了報告。

庚即,4月2日,該縣文化委與修齊鎮一道,緊急研究保護措施,派遣專人前往看護;並報告重慶市文物局,請求派遣考古專家前來考古發掘。

4月10日,在科學制定考古發掘措施後,重慶市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上官林全一行與城口縣文管所等組成考古工作組,隨即展開了對古墓的搶救性發掘工作。

「一穴六室」彰顯大家族氣派

根據發現墓葬群所在地的小地名,工作組將其命名為「老鴰池墓葬」。

在經過為期3天的緊張發掘後,「老鴰池墓葬」終於重見天日。

4月13日,筆者來到「老鴰池墓葬」發掘現場。

筆者看到,該墓葬群面向正西方,是一座六室磚券墓,呈一字並排,建有通暢的排水通道,占地約20多平方米。

墓群全為灰砂磚結構,六個墓室各有拱頂,以石灰漿砌縫。

其中右邊四個墓室(1至4號)比左邊兩個墓室(5至6號)規格略高,1至4號墓室內設有假龕,後壁的花紋圖案清晰可見。

「在確定發掘範圍、制定發掘措施之初,我們認為是七個墓室;經發掘後,發現是六個。

」上官林全介紹,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工作組發現,最右邊的墓室為三層拱圈,用於加固墓室,並防止排水通道的水進入墓室,這給工作組造成了「錯覺」。

「根據墓葬的方式、規模、造型及陪葬器物,初步斷定這是一個典型的明代磚券墓葬。

」上官林全介紹,這等規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慶境內還是首次發現,全國各地也不多見。

這表明,墓主可能是在當時非常富庶並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家族。

據介紹,古代墓群的樣式與喪葬方式是一定時期居民不同信仰和價值的體現,不同朝代也有很大區別。

在明代,由於家族觀念較強,所以非常流行家族墓群,在人還在世的時候,就選址做好墓室,按照不同的輩分劃分等級,根據家族地位做出不同規模的圓拱形墓群。

墓葬主人或因避戰遷來城口

本次出土的器物包括魂瓶、銅簪、花紋磚、青瓷盤碎片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塊花紋磚保存完好,較為精美,且印有「太陽、祥雲」圖案,十分少見。

「在發掘過程中,我們發現該墓葬曾在歷史時期遭遇過被盜。

」上官雲全說,挖掘時發現墓葬中的填土中摻雜著部分碎磚,5號墓室的遺骸手指骨放在了頭骨之後,隨葬物品破損非常嚴重,這些都是曾經盜墓賊盜掘留下的痕跡。

如果沒有遭遇被盜,本次出土的器物將會更多。

令考古發掘工作組遺憾的是,墓室中沒有出現任何文字記載,且棺木、衣物、骨頭都已經腐爛,對於各墓室的主人身份、親緣關係及所處大致年代,都無從推斷。

不過,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工作組發現,墓室中出土了一些腐爛鐵釘等鐵製品。

走訪該村村民發現,這與現今當地村民的喪葬習俗大相違背。

「根據我們當地的習俗,是不允許任何一丁點鐵入墳的,這座墳墓的喪葬方式和我們完全不一樣。

」71歲村民陳興國介紹,現今居住在此的村民,先輩全是清初「湖廣填川」過來,他們從不知道這些墳墓的存在。

這些人究竟是什麼群體,其後去了哪裡?筆者翻閱《城口縣誌》查詢到了一些線索。

「宋代……前河、仁河低谷地帶已有居民耕作,多為流寓者」、「元末明初……外省平民避亂入山遷徙來縣,多數人戰事稍安又遷居外地,僅少數人留下,以墾種為生」的表述。

同時,喪葬習俗遵從主流文化的演變。

根據出土情況來看,其墓葬形制、風格及出土器物,與元明朝代的主流喪葬文化保持了一致,這說明墓主人群與明朝經濟文化有著溝通。

而當時的城口環境荒僻,人居量小,與外界溝通甚少,原著民斷不能與主流文化「與時俱進」。

據此推斷,這個明代古墓群的主人,有可能是元末明初戰亂時期遷入城口的避難家族,在戰事緩和後,繼而遷往了居住條件較好的他地。

當地在明代已有頻繁商業活動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令考古專家疑惑的是,製作工藝如此之高的大量灰砂磚及陶瓷器,究竟從何處來?

專家介紹,在構建墓室所用的磚里,用作立柱的大型磚,是由手工做成;印花磚和小型磚是用特製的模具鑄泥而成。

不僅如此,各類磚塊質地較好,成色均勻,這說明制磚的手工技藝較高。

「這需要較大的磚窯,高超的火候控制能力。

」上官林全介紹,最厚的磚塊達到20厘米,如果燒制技術不過關,就會出現變形和燒不透的情況。

專家猜測,磚塊的來源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情況可能是從外地運進。

首先是本地暫未發現能夠燒制此類磚塊的磚窯遺址。

而當地處於任河岸邊(垂直距離不足300米),有良好的運力條件。

其次,根據地層線判斷,1至4號墓室明顯與5至6號同時修建,但二者的墓室結構及規格有所差異,這可能是由於原料短缺造成。

同時,在明代當地生產鐵釘的可能性比較小。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本地製作煅燒而成。

城口已被證實3000多年前已有人類活動,在離「老鴰池墓葬」10多公里外的修齊鎮旦坪村「旦坪遺址」,曾在1987年夏出土商代粗陶。

枇杷村當地黃泥、水源良好,到20世紀70年代仍有燒制陶器外銷的傳統,現存三處廢棄陶窯。

據村民介紹,當地還有3處比「老鴰池墓葬」規模小一些的同樣風格的墓葬群,村民們稱之為「生機孔」,這需要大量的磚塊構建。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當地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豐盛,盛產高品質水稻,現今仍有出「貢米」的傳說。

「如果磚塊是當地燒制而成,那麼『老鴰池墓葬』的左右墓室規格不一,應該是出於殯葬風俗的約束。

」上官林全說,按照這一推斷,當地的磚塊、窯器,有可能大部分外銷。

無論磚塊是外地運進或本地燒制,都表明了當地在明代的經濟較為活躍,已有較為頻繁的商業活動,與外界聯繫較為緊密。

另據了解,在公路未通之前,當地曾是連接上下地區的必經通道,在解放前,當地還設有客棧、煙館等。

同時,當地老人介紹,曾經該地區依靠仁河流域的良好航運條件,燒制的窯器通過航運運往各地。

目前,該古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接近尾聲。

該縣文化委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對墓葬保護性回填保存,出土器物將送往市文物局進行鑑定。

(李智遠)

工作組對墓葬進行考古發掘。

魂瓶,又稱「穀倉罐」。

製作精美的印花磚。

墓室後壁的假龕。

工作人員整理裝運出土器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城口發現「一穴六室」明代古墓葬

近日,重慶城口縣在修齊鎮村級公路修建過程中,意外發現一處「一穴六室」的明代古墓葬。該規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慶境內尚屬首次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據悉,墓群位於城口縣修齊鎮枇杷村5組一名叫「老...

重慶發現宋明墓葬群 出土精美琉璃簪

新華社重慶5月24日電(記者劉恩黎)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日前在重慶市巴南區東泉鎮及姜家鎮區域發現35座宋代至明代相疊加的墓葬,並出土了一個精美完整的宋代琉璃簪。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

洛南考古發掘春秋戰國墓葬群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對洛南西寺墓葬群附一處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初步探明有8座墓葬。其中最大一座墓葬為單槨單棺墓葬,且槨棺保存完好。考古專家表示,這在省內極為罕見,現場同時還出土有...

巴南區考古驚現35座宋明墓葬群

6月21日,記者從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我市在巴南區東泉鎮梨樹村、雙星村及姜家鎮區域發現了宋代至明代墓葬群,共計35座墓葬,並出土了非常罕見的完整宋代琉璃簪。據悉,這對進一步認識宋明時期經濟社會...

安寧河穀神奇的大石墓群

作者:劉弘 安寧河谷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中一片最肥沃的土地,在那裡散落著數百處用巨石構築的墳塋。兩千多年前,大石墓的主人便在這裡棲息、繁衍。他們是誰?和現在的彝族是否有血脈淵源?他們從哪裡承襲來...

重慶忠縣發現宋明時期墓葬群

中新社重慶10月26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26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該院考古工作人員對重慶忠縣生態工業園區的文物進行保護性發掘,發現宋明時期墓葬群,含南宋雙室石墓1座,明代單室、雙室和...

成都雙元村墓地發現古墓葬260座

成都雙元村墓地發現古墓葬260座 為四川發現數量最多春秋戰國墓葬群中新社成都3月27日電 (岳依桐)記者27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詳細考古勘探和發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