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秦人墓出土一銅壺,仍保留少量液體,經鑑定發現秦人一習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陝西咸陽是我國自古以來的文化重城,也是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首都,留下的秦朝遺蹟自然有許多。

而位於咸陽附近西咸區的岩村墓則是典型的秦朝墓地之一,截止到目前已經清理出了古墓56座,而戰國晚期到秦朝時期的古墓就有49座,為研究秦朝時期的墓葬風俗提供了許多現實資料。

考古人員發現,這些墓穴形式大多分為直線型、豎穴、瓮棺墓等三種,而三種中有以直線型墓穴最多,由於墓穴多樣且面積較小,可以推斷這是一處秦時期的平民墓葬。

即便是平民的墓穴,仍有許多被盜的痕跡,可以看出這裡從古至今經歷了許多盜擾,現今出土的文物只有二百六十餘件,不乏一些極具價值的遺留物品。

其中有一把保存較為完整的青銅劍,從其表面形狀上看是一件典型的戰國晚期青銅製品,被發現時仍然寒光閃爍,由此可見當時的青銅器冶煉技術之高超。

除此之外當屬一銅壺最為「神秘」,銅壺肚長頸,兩側有雙耳環,壺蓋密封較好,是在一處秦人墓中發現的。

考古人員將壺蓋拿下之後發現壺口部覆蓋著一層粗麻布,抹布以植物條扎住,有著極強的密封性,打開後人們驚訝的發現壺中約有三百毫升的淺綠色液體,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其中的液體拿去化驗,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壺中的液體竟然屬於酒類,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銅壺中殘餘液體的情況,之前也出現多兩次,其中一例也是在秦人墳墓之中,而且也屬於酒類。

令人興奮的是銅壺中的「酒」經過兩千年竟然還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足以說明秦朝時期釀酒工藝的發達,同時也揭露了秦人好酒的習俗,也能體現秦國對周禮的繼承和延續。

而在發掘的過程,工作人員還發現了一處「特殊」的墓葬,該墓葬是一處典型的豎穴,墓主的頭向西,下肢彎曲,正是秦人的墓葬習俗,墓中除了一些陪葬品之外,考古人員還在墓主的腳端發現了被棺灰覆蓋的骨片,後來經研究發現這骨片是龜或鱉腹部的甲,又叫做卜甲,卜甲中間有十餘處方形的凹槽,外部有燒焦的痕跡,無疑是一件從來占卜的工具,由此推斷這處墓穴的主人極有可能是一位「巫師」。

岩村墓古墓群雖然發掘的墓葬都比較小,但發掘出的隨葬品卻異常生動的體現了秦朝咸陽居民的各種生活細節,這正是考古的真正意義所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