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宣化的古化石、古墓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化石點

發現3處。

其中古脊椎動物化石點有兩處,一處在馬圈鄉將台梁村;一處在羅家窪鄉海兒窪村。

納馬象牙化石點一處,在辛莊子鄉響水鋪村。

二、古墓葬

至2006年,共發現31處,其中典型墓葬有:

小白陽古墓葬:位於李家堡鄉小白陽村西1000米處。

1985年4月進行發掘,歷時3個月。

清理出土坑豎穴墓48座,灰坑11個。

出土文物陶器有鬲、罐、壺;銅器有刀、劍、鏃、斧、錛、鑿、飾品;骨器一部,均交張家口市文物保管所收藏。

據考,小白陽古墓葬為春秋至戰國墓葬。

1993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小白陽墓地的發掘是河北省西北部地區考古工作的第一次重要收穫。

墓地所代表的遺存,在文化系統上與中原地區同時期存有著顯著的差別,具有濃厚的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特點,它對於揭示張家口地區青銅時代少數民族文化特徵,探討我國北方地區同一時期不同系統間的考古文化關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南洋店漢墓群:位於顧家營鎮南洋店村東南500米土石山丘上。

漢墓群現尚存5個封土堆,封土堆由東向西排列(編號M1-M5):M1高10米,底周長70米,南半部因取土受到破壞;M2高10米,底周長80米;M3高7米,底周長74米,其上部有近2米深坑;M4和M5相距較近,均高8米,底周長60米。

由於南洋店村西緊靠前進村,該村是新建村,群眾在建房挖地基時曾挖出過泥質灰陶罐數個,村南斷崖上也可見到暴露的土坑墓葬。

2007年7月21日,縣政府確定南洋店漢墓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寨山坡村金代石棺墓:1992年,塔兒村鄉寨山坡村村民澆地發現該墓群。

縣文物所派工作人員及時對其進行搶救性清理髮掘。

該墓葬為金代鎮國上將劉忠德及其夫人合葬石棺墓,出土的器物有石棺1個(棺蓋已毀)、墓誌2件、雞腿瓶2件、白瓷盤4件(嚴重殘損)。

這是宣化縣首次發掘的大型石棺墓,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性質、生活環境以及經濟狀況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資料。

保府莊明代墓葬:2001年3月26日-4月4日,縣文物所配合張家口市文物管理出對大倉蓋鎮保府莊村明代家族墓進行搶救性清理髮掘。

該墓葬位於大倉蓋鎮保府莊村東南約2華里的坡地上,由於墓葬被盜,僅清理出棺罩一件,泰昌通寶2枚。

由於未出土墓誌,墓主人身份不能確定,但從出土的棺罩所寫的內容判斷,墓主人姓朱。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墓葬的擋土牆採用的是磚雕仿木結構,為研究該地區生活環境、經濟狀況、埋葬制度以及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李大人莊古墓葬:位於小村鄉李大人莊村南500米處。

1984年發現,1986年發掘。

清理單體土擴墓6座。

獲陶鬲、陶盆、骨鏟、石鐮、石斧、骨雕等文物。

經考,為夏商時期文物,現已交張家口市文物保管所收藏。

高家疙噠古墓葬:位於江家屯鄉高家疙噠村南300米處。

由群眾挖土暴露而初步發掘。

清理兩個單體墓。

出土帶箭人頭骨、石串珠等文物。

據考,屬戰國時期墓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蕭縣搶救性發掘一處漢墓群

4月份以來,省考古所聯合蕭縣博物館對蕭縣龍山子漢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完成勘探面積30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16座,出土各類文物80餘件。這處古墓群位於蕭縣龍山腳下,包括長方形豎穴土坑墓14座,磚室...

揚州發現漢墓群 出土800餘珍貴文物

2015年8月,在邗江區西湖鎮胡場村魏莊組發現漢墓群。此後至12月,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近日,該考古項目具體情況報告出爐,共發掘...

榆次貓兒嶺事件,晉中人永遠的恥

2007年6月9日,山西省文物局通報了十起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警示案例,希望通過公布這些案例,使全社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其中第一起就是「榆次市貓兒嶺古墓葬損毀事件」—— 1983年,原榆次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