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17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臥莊賓館開幕。

會議由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文化遺產院出土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師範大學、上海中西書局等七家單位合作承辦。

來自國內外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與會代表圍繞20世紀以來國內外出土的簡牘帛書展開了熱烈討論,交流研究成果與學術見解,瞻望了簡牘學的發展前景。

值此會議,肩水金關漢簡的整理工作也宣告結束,成為這次會議探討的重要內容。

學者盛讚《肩水金關漢簡》整理工作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說,有幸參與了《肩水金關漢簡》第五卷的審稿與定稿會議,親眼見到數十位學者為一字一句的識讀反覆研討,甚至是激烈爭辯的盛況。

正是由於學者的這種認真和負責,於是才有了現在所見到的高質量的這部出土文獻的整理製作。

在孫家洲看來,儘管「肩水金關漢簡」整理出版之路充滿曲折和挑戰,但它必將為中國簡牘學、邊疆民族史地研究、秦漢史研究等諸多研究領域提供新的史料、新的格局,並帶來新的突破。

台灣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陳文豪說,作為連續參加過三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老兵」,此次會議是繼1991年和2011年兩次會議之後,全球漢簡學者們又一次相聚蘭州。

儘管三次會議時隔20多年,但他認為「每一次會議都是中國簡牘史上新的里程碑」。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主任楊振紅認為,近年陸續整理出版的如《敦煌漢簡》、《居延新簡》、《肩水金關漢簡》等一批簡帛資料彌補了中國文獻史料記載中的不足,推動了中國戰國至北魏的歷史以及整個東亞歷史的研究和認識,帶動了歷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簡帛學研究的學者遍布世界各地,每年在中、日、韓,以及歐美等國家都舉行專門的簡牘學術研討會。

楊振紅說,目前甘肅發現和出土的歷代簡牘有7萬多枚,僅漢簡就占全國出土漢簡的82%以上。

20世紀初以來,在甘肅集中發現的漢簡有居延漢簡、懸泉漢簡、敦煌漢簡等,內容涉及學科門類多且保存的歷史資料豐富而備受學術界關注。

將帶來新一輪學術研究高潮

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西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德芳著重介紹了《肩水金關漢簡》的發掘整理情況和《甘肅秦漢簡牘集釋》整理出版的新收穫。

他認為,《肩水金關漢簡》的出版發行,標誌著《肩水金關漢簡》五卷本十五分冊,11000多枚漢簡的整理出版工作全部完成。

《肩水金關漢簡》出土於1973年。

43年來,國家文物局以及甘肅省文博部門的相關專家一輪又一輪不間斷的長期的整理工作,為他們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0年以來,在甘肅省文物局的推動支持下,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等多家曾經合作過的單位又重續前緣,再次攜手,加上上海中西書局全力配合、高效率工作,經過六年的努力,終於圓滿完成了任務。

肩水金關漢簡的發現,是當年我國文物考古事業的重大收穫。

它的整理出版最終完成,是甘肅出土漢簡整理研究的重大成果,是全體整理者為繁榮學術文化所做的卓越貢獻。

隨著這一成果的公之於世,必將帶來新一輪的學術研究的高潮。

張德芳說《甘肅秦漢簡牘集釋》的出版完成,標誌著甘肅出土漢簡整理研究水平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全書包括過去已經出版的《天水放馬灘秦簡》、《敦煌馬圈灣漢簡》、《居延新簡》和《武威漢簡》四個部分。

全書利用紅外技術和彩色照相,使簡牘圖片更加清晰,在釋文方面由於圖版清晰度的改進,使得過去一些無法釋讀的文字、錯釋、漏釋等等,得到了新的認讀。

另外,全書加上了註解部分,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對簡文中出現的名物、典章、制度、天文、曆法、人物、地名、事件和生僻詞語進行了疏解,為研究者提供了基礎、提供了最好的整理範本。

從這個意義上講,甘肅出土漢簡的整理水平確實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蘭州日報記者華靜圖片由甘肅省簡牘博物館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10餘位專家蘭州研討簡牘學

《肩水金關漢簡》(伍)成功整理出版,《甘肅秦漢簡牘集釋》出版發行每日甘肅網8月18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張子藝) 「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7日...

《肩水金關漢簡》出版

本報蘭州8月16日電 記者宋喜群 從甘肅簡牘博物館獲悉,《肩水金關漢簡(五)》日前由上海中西書局出版發行。至此,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