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出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報蘭州8月16日電 記者宋喜群 從甘肅簡牘博物館獲悉,《肩水金關漢簡(五)》日前由上海中西書局出版發行。
至此,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5家單位合作編纂的《肩水金關漢簡》五卷十五冊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完成。
肩水金關遺址位於甘肅省金塔縣城東北152公里的黑河東岸,為漢代邊塞關城,是進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
1973年甘肅省博物館居延考古隊發掘出土漢簡11000餘枚。
2010年4月,甘肅省文物局協調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啟動了肩水金關漢簡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
肩水金關漢簡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完成,對研究漢代歷史意義重大。
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張德芳告訴記者,《肩水金關漢簡》五卷的出版為研究漢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法律、文字,兩漢河西四郡軍事防禦和民族交流等領域,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五卷共收錄漢簡高清紅外照片、彩色照片22000幅,兩種圖版集中出版在國內外的出土文獻整理中屬首次,紅外照片將肉眼無法看清的釋文重現,彩色原大圖版最大可能地提供了漢簡原貌。
甘肅為「沉睡」庫房的珍貴簡牘興建博物館
甘肅省最近啟動建設了一座總面積達3.79萬平方米的簡牘博物館。長期「沉睡」在文物庫房的4萬多枚漢簡將與公眾見面。甘肅出土的漢簡占全國出土總量的八成以上,是我國出土和收藏漢簡最多的地方。其中,僅在...
古老的簡帛文獻為古史研究打開一扇窗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和其他古代文明國家一樣,我們的古史越向上追溯,就越顯得模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認為,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時間相距久遠,留傳到後世的史料不多,加...
銀雀山漢墓簡牘放玻璃管用蒸餾水保護 需定期換水
記者從山東博物館獲悉,由山東博物館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開展的「銀雀山漢簡保護整理與研究項目」重新啟動,計劃在3年內利用紅外線掃描等最新科技完成對這批漢代竹簡的基本保護和整理研究工作。據介紹,...
走馬樓三國吳簡 發現20周年
本報8月28日訊 8月27日到28日,「紀念走馬樓三國吳簡發現20周年長沙簡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召開。兩天時間裡,專家們圍繞「吳簡研究20年間的總結與回顧」、「吳簡及古井簡牘的發掘與保護...
地灣漢簡:漢代西北邊塞歷史最後一塊「拼圖」
《地灣漢簡》,這本由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張德芳主持整理、中西書局新近出版的8開大書,是對1986年秋甘肅地灣遺址出土漢簡的系統刊布。 30多年過去,物是人非,情懷依舊,當初帶隊考古發掘的岳邦湖...
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簡牘,古代漢族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為未編成冊之稱。實際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後世書籍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日,有關圖書...
110餘位專家蘭州研討簡牘學
《肩水金關漢簡》(伍)成功整理出版,《甘肅秦漢簡牘集釋》出版發行每日甘肅網8月18日訊(西部商報首席記者張子藝) 「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7日...
中外專家學者共話中國簡牘學發展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中新網蘭州8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第三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7日在蘭州召開,來自日本、韓國、以色列及中國大陸、台灣等地區的110餘位專家學者,通過對西北漢簡的學術研討,為「一帶一路」建設...
甘肅《肩水金關漢簡》整理研究即將「收官」
《肩水金關漢簡》整理研究即將「收官」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施秀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收錄簡牘近2500枚的《肩水金關漢簡(伍)》將於今年7月出版。這標誌著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規劃項...
「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召開
8月17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臥莊賓館開幕。會議由甘肅省文物局主辦,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
甘肅系統整理出版1萬餘枚漢簡 為漢代各領域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新華社蘭州8月16日專電(記者張文靜)記者從甘肅省簡牘博物館了解到,隨著《肩水金關漢簡(伍)》近日正式出版,歷時六年的「肩水金關漢簡」整理出版工作完美「收官」,這為研究漢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