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趙匡胤陵前石像散落麥田 路人任意踩踏拍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羊下半部已沒入黃土之中,遠處就是永昌陵。

映象網訊(記者 王濤/文 段晉哲/圖)3月20日的清晨,一場春雨過後,在河南鞏義南郊,坐北向南有一座墳冢,前面坐落著兩排精美的石像生,莊嚴肅穆而又清凈。

這裡,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

【現狀】皇陵散落麥田,被人遺忘

說起北宋,人們首先想到的城市是開封,其實鞏義比開封有更多的北宋氣息。

這裡八個皇陵埋葬著北宋的七個皇帝、二十二位皇后,遺蹟至今猶存。

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用「黃袍加身」完成了朝代的變革,用「杯酒釋兵權」讓手下大將告老還鄉,成為北宋一朝經典之舉。

3月20日,記者一行來到鞏義的西村鎮常封村,一座1982年立下的永昌陵的文物保護紀念碑,就在永安路的路邊一處不起眼的位置。

時光荏苒,碑刻上的字依然清晰。

向西望去,可以看見永昌陵巨大的墳冢,四周方向,還有一些土堆。

經歷千年的破壞,現在的永昌陵,只見到一片麥地中剩下兩排列兵一樣的石像生,守護在此。

「這就是大宋時期的永昌陵,是整個宋朝最莊重、最神聖的地方,是大宋朝所有人膜拜的地方。

」文物保護專家彭保紅眼含深情。

【留存】神道前的石像生,刻畫精美

走近永昌陵,其原有建築,現已無一留存。

高高的陵丘之前,尚有石雕的獅、虎、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兩側。

據文物部門統計,永昌陵現存石雕像45件。

神道石雕像東西向分列,對稱布置,每列像(組)與像(組)間相隔6~7.1米。

由於地貌的變化,位於神道北部的文武官、武士等下半身埋於地下,南門和東門石獅僅露一頭部。

「千年一聲嘆,皇陵麥田現,一抔黃土葬宋祖,幸有石像伴。

」彭保紅說,大宋的皇陵當年是極其宏大的,管理極其嚴格,可誰能想到,轉眼間,一個王朝就土崩瓦解,徽欽兩帝被擄,皇陵的浩劫也開始了。

金軍先搶掠上宮、下宮的珍寶,還不過癮,又挖掘地宮,搶奪地宮的寶藏,慘不忍睹。

在永昌陵西側殘留門闕可以看到清晰的夯土層,隨著風沙雨雪的侵蝕,依稀可見當年的滄桑。

【荒涼】缺乏保護,路人任意踩踏拍照

宋陵區域內原系官地,不准采樵,雖然荒蕪,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建築遺址和石像生。

可民國初年,為解決教育經費,地方上開始將官地出租,以後逐漸轉為私人土地。

種地的農民為了擴大耕地,慢慢將永昌陵原建築基礎挖掉,清除建築構件,甚至削平墳墓,宋陵千瘡百孔、面目全非。

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平整土地,石羊、石獅子被埋了一大半,犁地的溝就貼著石像。

在這片田野的霧氣里,永昌陵神道前的這些精美的石像生,隨著朝升夕落,靜靜地佇立在大地之間,守著北宋的靈魂。

身在其間,仍能窺見北宋的神韻。

中午時分,當記者一行欲離開時,一對青年男女開車從路旁經過,二人逕自在麥田裡閒逛,其間,男子還踩上近兩米高的石馬,擺出各種姿勢,進行拍照,絲毫沒有考慮到這是國家重點文物的「感受」。

【呼籲】珍視歷史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

北宋的皇帝,除了兩個被金軍擄走的徽欽二帝,七帝加上開國皇帝的父親,全部葬在鞏義的八個皇陵中。

圍繞著八陵,還葬了22位皇后,和上千個皇室家族成員及王公勛臣,形成了巍巍壯觀的帝皇陵墓區。

我們熟知的趙普、楊延昭(楊六郎)、包拯、寇準也葬於此。

目前,只有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保存開發比較完整,對外免費開放。

1982年,包括永昌陵在內的七帝八陵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的每一個石像生都是國寶。

「鞏義的地下,埋藏著一個大宋的千古遺恨,鞏義的地上,矗立著我們曾經創造的燦爛文明。

我們珍視了嗎?我們保護好了嗎?」彭保紅感慨地說,在永昌陵,當地只在路邊安裝了一個攝像頭,但這對於重點文物的保護根本不夠。

有些石像生的頭像已被盜走。

在鞏義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了永昌陵的原貌模型,可見當年的規整和莊嚴。

「那些精美的石像生,是北宋文化藝術的象徵,對於歷史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在此,我們也呼籲大家珍視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尊重藝術,敬重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鞏義宋永昭陵遊記

宋陵,即宋朝北宋(公元960-1127年)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嵩山北麓與洛河間的丘陵和平地上。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300餘座,是中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皇陵群。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