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漢朝,你買得起房嗎?|文史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讀者諸君,還記得斷崖驚濤聽雪那篇穿回漢朝吃什麼嗎?對於有志於穿越的諸君而言,滿足口服之欲當然重要。

但有位保守的革命者說過,那篇野獸也有自己的巢穴,住什麼恐怕也是不容忽視的頭等大事。

今天文史宴公眾號再邀秦漢經濟史學者斷崖驚濤聽雪,再談談漢代的居住環境如何。

請輸入標題 bcdef

聽雪老師漢代風俗小品:

如果一個吃貨回到漢朝

大家好,我是聽雪。

在上一篇小文中,跟大家介紹了漢代的飲食方面的一些基本風俗。

所謂衣食住行,這是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情。

說完了食,今天就準備跟大家介紹一下漢代社會「」的基本情況。

咱不懂建築史,所以沒法做太專業的建築結構分析,故這篇小文以圖為主,向大家展示一下漢代居住的面貌。

閒話莫多,咱們開始~

漢代上層社會的居住條件

1

穿越的小說咱也看過不少了,要說穿回去待遇最好,那還得穿到皇族裡。

不過穿成皇族,那基本上劇情的空間就比較受限了,除了某些特定的題材,反倒不多見。

而且漢代的皇室建築更重要的是儀式感,那基本上屬於另一個問題,今天咱不在這裡多講。

多數情況下要想主角的起點比較高,一般會選擇穿到一個上層社會的家庭里。

所以首先呢咱就先給大家說說,漢代的上層社會住什麼樣的大耗子(house)吧。

《鹽鐵論》中有一篇叫《散不足》,裡面用大量的篇幅對上古到西漢這一段的各種消費情況作了對比,也經常被後世的史家引用。

其中關於居住,是這麼說的:

古者,采椽茅茨,陶桴復穴,足禦寒暑、蔽風雨而已。

及其後世,采椽不斫,茅茨不翦,無斫削之事,磨礱之功。

大夫達棱楹,士穎首,庶人斧成木構而已。

今富者井幹增梁,雕文檻脩,堊憂壁飾。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呢,上古時期人們的住房非常簡陋,茅屋洞穴,只是為了禦寒避風雨而已。

後來隨著階層的分化,不同身份的人有了不同的住宅標準。

但到了漢代,有錢人家的住宅情況有了變化:

首先是住宅更大更高,結構更複雜(井幹增梁);其次是住宅除了基本的居住功能之外,又多出了審美、享受等功能(雕文檻脩,堊憂壁飾)。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呢,這說明漢代的有錢人生活條件好了,除了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外,消費需求升級了,還有了精神層面的需求。

貴富階層在居住上是非常奢侈豪華的,正所謂:「廣廈闊屋,連閣通房,人之所安也。

」(《淮南子·齊俗訓》)具體說說漢代上層人家住什麼樣的房子吧。

實際上大概可以分成兩類:大型的院落以及後來發展成的莊園。

首先是大型的院落。

先來看圖:

院落復原圖

細部圖

糧倉

門房

正房

廚房

廁所(上)豬圈(下)

這種四合院,是漢代富裕家庭比較典型的一種住宅形式。

陶屋模型看起來比較粗糙,但實際上這個院子還是蠻大的。

以正屋為例,出土陶治模型搞45厘米,而漢代的平方一般高3、4米,也就是說這個模型是按照大概1:9左右的比例縮放的。

配合同墓出土的畫像石,可以看出當時這個宅子裡人們生活的環境還是很開闊的:

這是鄭州漢墓畫像石的拓片,可以看出院子裡有迴廊,有比較好的綠化,還有飼養的動物。

正房較高,門口有樓梯,裡面是主人家生活的空間。

這是成都市郊一處漢墓出土的畫像石拓片,所謂「結陽城之延閣,觀飛榭·乎雲中」(《蜀都賦》),可以看到院落四面高牆,內有連廊、高樓。

除了這種類似四合院的「□」字形院落之外,漢代還有一種「日」字形的院落也比較常見。

如下圖這種:

值得注意的是,富裕階層的院落中,一般都有較高的塔樓,這說明當是的住宅,除了居住、享樂以及一定的生產功能外,還要具備防衛功能的。

這種防衛功能也被後來的地主莊園繼承,逐漸發展成東漢末的塢堡

趙儷生先生管他們叫做「土圍子地主」,老先生也是萌萌噠。

大型的院落進一步的發展,逐步的加入了各種生產設施、享樂設施,並逐漸容納更多的人聚族居住,也就有了園囿化的趨勢。

到西漢末東漢初,更大的莊園式住宅就開始興起了。

對於漢代莊園,傳世文獻中有許多的描繪。

比如仲長統所說:「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幣,竹林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後。

」又如最著名的兩漢之交的樊氏田莊:「高樓連閣,破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雜果,檀漆桑麻,閉門市。

」(《東觀漢記》)

漢代的莊園占地廣博,功能複雜。

一般出土的畫像石多是反映莊園生活的局部的,比較整體的畫像不多,比如這幅:

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

從建築上來說,實際上和院落沒有太大的區別,有門、有樓有各種設施。

只是功能比院落要複雜多了。

從壁畫中可以看到,主家的居住區實際上只有中心的一部分,只占了整個莊園的一小點。

莊園中大部分的區域是生產區,壁畫中也描繪了當時勞動的場景,農業、漁業手工業等。

最後說一下漢代的樓房。

漢詩中有「舊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等詩句,典籍中也說當時長安城裡「市樓皆重屋」(《三輔黃圖》)。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出土的模型,看一看當時富人居住的樓房吧。

陶院落寫生圖

這是據於莊漢墓中出土陶治院落模型的寫生圖。

可以看出院落中樓宇眾多,一般有2~3層高,有門有窗,同時還有射箭孔。

結構上來說一般漢代的樓房也是這個高度,而且一樓最高,往上逐漸變矮,這顯然是出於結構穩定性的考慮。

以漢代平房一般高3.4米來說,樓房的高度多在6-10米。

不過考古中也有發現過6-7層的樓房模型,如北京三台山東漢墓陶樓,靜海縣東灘頭東漢墓陶樓等。

算起來有16米左右的高度,在當時可算是非常非常高了。

靈寶張灣漢墓陶樓

陶樓院落

網絡資料

漢代普通的民居

2

當然,如果運氣不好,或者作者想要來個屌絲逆襲啥的橋段,穿到了普通人家,就沒有上面這些深宅大院住咯。

漢代普通人的居住條件還是比較簡陋的。

按當時通行的說法,普通的民居多是「一堂二內」(《漢書·晁錯傳》),堂就是門廳,內就是室,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兩室一廳啦。

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廣州漢墓出土的東漢明器中小型住宅組圖,其中1、5為干欄式住宅;2為日字形平面住宅;3為三合式住宅;4、6為曲尺形住宅。

漢代的房價

3

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的天朝人,最關心的問題當然是房價了。

我們在上面說了各種各樣的漢代耗子,那麼漢代的房價到底怎麼樣呢?出土漢簡中有不少房屋交易的記錄,可以看出不同的房產,價格差別還是很大的:

居延簡:公乘徐宗家資一萬三千,有「宅一區直三千」(簡24. 1B);公乘禮忠家資十萬,有「宅一區萬」(簡37. 35)。

四川鄲縣山土的(順帝)永建三年(公元128年)簿書殘碑:「舍六區,直卌四萬三千。

……康眇樓舍,質(直)五千。

……中亭後樓,賈四萬。

蘇伯翔渴舍,賈十七萬。

熹平四年(175年)鄭子真宅舍殘碑:「□所居宅舍一區直百萬。

」(《隸釋》卷15)。

可見貧民住宅,一般幾千錢,中等人家的住宅要一萬至數萬,至於富有大家的雕樑畫棟大耗子,要百萬了。

需要說明的是,漢代的貧富差距比今天要大得多,普通小農家庭的身家大概是一萬多錢,中等家庭即「中家」的標準大概是10金,也就是10萬錢。

而富裕的大家,從漢代遷豪的記錄來看,最低的財富標準大概是「百金」,即百萬錢。

如漢宣帝「募郡國吏民資百萬以上徙平陵。

」當然,百金只是最低標準。

有這個作比較,漢代的房價情況大家可以自己思量了。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代大漢帝國衰敗一個重要原因是厚葬?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

漢代人為何喜歡厚葬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