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皇帝王建愛聽啥曲?永陵《伎樂·24》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都城西,松柏森森的永陵,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

在他的石棺上雕刻的二十四伎樂,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13日晚,在錦城藝術宮,成都永陵博物館將以首創的國樂觀念劇《伎樂·24》,讓王建墓二十四伎樂石刻活起來,讓千載之後的世界,看一看成都這座音樂之都唐末五代時期的宮廷樂舞。

讓沉睡千年的文物活過來

觱篥、篪、毛員鼓、答臘鼓、鞉牢雞婁鼓……這些五代石刻中的古樂器,復原之後,究竟會發出什麼樣的樂音,連導演周文軍自己也感到非常好奇。

「在序幕中,我要做的,就是把二十四伎樂一一喚醒,讓觀眾聽一聽每一種古樂器會發出什麼樣的樂音。

」《伎樂·24》總導演周文軍說。

周文軍也是音樂劇《我是成龍》導演、張藝謀觀念劇《對話寓言2047》製作人。

摩訶池畔、滿城芙蓉,五代成都的繁華之音,在常來成都的周文軍想來,也許韋莊聆聽過、花蕊夫人聆聽過,甚至到了北宋,蘇東坡還曾有幸聆聽過,而後,如風吹沙般在時光中消逝,留下一星半點的痕跡,讓今天的我們苦苦尋覓不已。

用一台國樂觀念劇將曾在黑暗地底寂寞棲守上千年的古代樂舞場景喚醒,《伎樂·24》就是這種長期尋覓的成果。

在周文軍的理解中,《伎樂·24》是天府文化的創新發展之舉,「讓文物活過來,走出去,讓博物館的文化流動起來,這是中國博物館的一種新的理念。

五代成都的音樂就是宮廷音樂

當考古工作者用手鏟拂去五代陵墓的浮土,令人震驚的發現似乎總與宮廷音樂有關。

在唐宋之間,戰亂更替的五代十國時期,成都也經歷了前蜀和後蜀的更迭,卻留下了摩訶池、花間集、芙蓉城等美麗動人的故事,文物遺存讓千載之後的人們窺見當年成都的繁華富庶。

1940年秋季,為躲避日機轟炸,天成鐵路局在成都西郊五里舖的「琴台」遺址下挖建防空洞,工人在土丘西北側掘開一洞,深至4米余時,發現一面磚牆,開始認為是漢時琴台遺存,便報告當時西南地區最具聲譽的考古學家、時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的馮漢驥。

1942年,在馮漢驥的主持下,永陵開始考古發掘,石像、玉冊、諡寶,證實這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讓當時的人們震驚不已。

永陵成為彪炳中國考古史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國首次科學考古發掘的大型地上皇陵,馮漢驥也被譽為打開帝陵的第一人。

隨後,馮漢驥將清理出來的文物公開展覽。

1970年,後蜀開國皇帝孟知祥墓被發現。

2010年,後蜀開國功臣、宋王趙廷隱墓被發現,墓中出土20多尊正在演奏樂器的女樂俑,衣飾華美,顧盼生姿。

成都作為音樂之都,在五代時期宮廷音樂的繁榮再次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由於王建前蜀皇帝的地位,永陵24伎樂的排場遠比趙庭隱墓豪華盛大,迄今為止,成都永陵棺床石刻「二十四伎樂」仍是唐五代音樂舞蹈資料中最全面系統和最直觀真實的一種。

「那個時候,成都是國都,成都的音樂就是宮廷音樂,貴族音樂,在我的心目中,五代成都的形象就是『錦城花滿』。

」 周文軍說。

歷時兩年復原古樂器

永陵24伎樂,有舞伎2人,樂伎22人,演奏的樂器有20種23件,其中有的早已失傳,有的隨著時間演變,現在,與五代時期一模一樣的樂器早已經不復使用了。

流傳至今的,琵琶,已從五弦變成了四弦;古箏,已從十三弦變成了二十一弦,而且古時用絲弦,現在早已演變成了鋼絲纏弦。

正鼓、和鼓、齊鼓、毛員鼓、答臘鼓、羯鼓、鞉牢雞婁鼓……只在在一些民族樂器中還能依稀找到它們的模樣。

復原二十四伎樂古樂器的工作,從計劃到現在已經進行了兩年。

「以前就有人復原過這些樂器,但是只是仿製出了原來的樣子,只能看,不能彈。

這一次,我們找到了上海民族樂器廠曾經的技術總監沈正國,他參照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唐尺八、阮咸,恢復出真正的唐代古樂器。

」 「天姿國樂」團長唐文婷介紹,「就連樂器上的花紋,也是我們從典籍中查找到的唐代紋樣。

唐尺八和阮咸,雖並不在王建墓的石刻上,但由於它們屬於唐代樂隊的常見編制,在《伎樂·24》的部分曲目中,觀眾可以欣賞到它們發出的古音。

二十四伎樂現存於世的樂器中,只有拍板、銅鈸、貝還保留著古風,另一件原汁原味的,是如今民間仍隨處可見的吹葉,唐文婷說,吹葉的樂音悲涼、清越,進入宮廷樂隊編制,還刻在皇帝的石棺之上,也許是因為王建的特別喜好。

在總導演周文軍看來,五代成都的宮廷樂團是如此的開放包容,優雅時尚,融合了很多來自絲綢之路的樂器和音樂元素。

「我們在《伎樂·24》中,用現代舞將國樂篇章連綴起來,不加任何畫外音,這是第一次國樂與現代舞的跨界,第一次運用觀念劇形式呈現國樂,第一次以舞台藝術展現古蜀音樂文物,延續了天府文化開放包容、創新創造的基因。

」 周文軍說。

除了錦城花滿還有道和茶

周文軍對成都的茶館印象深刻,他在都江堰的江邊坐下,泡上一杯茶,吹著涼爽的江風,端著一隻大杯子,一口一口地品咂,在他看來,喝茶和抽雪茄一樣,是一件需要時間享受的優雅時尚的生活方式,而讓他吃驚的是,喝茶,泡茶館,在成都,是每個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子裡悠悠閒閒享受的事情。

在周文軍導演的《伎樂·24》中,除了錦城花滿,還有成都的道和茶。

「在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中,這些美好曾無數次與我們擦肩而過,而我們現在卻還在苦苦尋找。

在《伎樂·24》中,周文軍著力尋找,費力復原,「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就要保留原汁原味的東西,該是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本來是什麼彈法就是什麼彈法,更多地還原音樂的本色,而不是追求音樂的色彩。

《伎樂·24》的音樂,全部由成都作曲家針對古樂器的特點而創作,並盡力搜尋古曲。

觀眾可以聽到據傳曾用於「霓裳羽衣曲」中的古曲《月兒高》、非遺南音《宣華吟月》,「我們還根據青城山的道教音樂改編了一曲《竹籟清風》。

」「天姿國樂」團長唐文婷說,王建的宰相、花間詞代表詞人韋莊的「春晚,風暖,錦城花滿」也將被演奏和吟唱。

「此次復原的古樂器,不僅用於此次演出,我們還將展開深入的學術研究,我們將在永陵博物館推出琴弦上的二十四節氣雅集,讓這些曾經在成都出現過的古樂器更多地與觀眾見面,更多地被成都市民了解。

」唐文婷說。

「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帶著成都的《伎樂·24》走出去,在全國、全世界巡演。

」成都永陵博物館《伎樂·24》項目負責人惠琳說。

成都晚報記者 汪蘭(圖片由永陵博物館提供)

原標題:前蜀皇帝王建愛聽啥曲 永陵《伎樂·24》明晚告訴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永陵博物館恢復開放

在國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施工建設,「成都永陵(王建墓)安防監測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成都永陵博物館陳列展覽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竣工。12月18日,成都永陵博物館文物保護區...

永陵國寶「二十四伎樂」即將舞台重現

成都永陵博物館精美絕倫的二十四伎樂即將在舞台上「復活」。記者4月8日從永陵博物館獲悉,以成都永陵音樂舞蹈石刻「二十四伎樂」為藍本的國樂觀念劇《伎樂·24》,4月13日將在四川省錦城藝術宮首演。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