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在大中華在! 痴迷三十年漢畫像石傾家蕩產在所不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初與漢畫像石結緣是二十多年前,一位徐州籍的新華社記者送給我幾張漢畫拓片。

▲仙人騎羊

後來因為《中國作家》責編張倩先生對徐州漢畫像石情有獨鍾,力勸我從事漢畫像石研究,在她也許只是不經意的一席話,卻成了我人生道路從作家到收藏家到研究者到漢文化薪火傳承者的最重要的拐點。

2003年初,我當了沛縣博物館館長,在選擇業務研究方向時,我不假思索就選了漢畫像石。

博物館所在地就是劉邦唱大風歌的歌風台。

▲歌風台/沛縣博物館

我接任館長不到一個月,龍固鎮後三里廟就出土了漢胡陵城遺址和一座漢畫像石墓,當時各級各類媒體都做了報導,大家都說我是一員福將,我把它看成與漢畫像石的結緣。

▲王洪震

從此,踏破鐵鞋,八方搜求,收藏,欣賞,樂此不疲,如痴如狂。

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收 藏

我所收藏的兩千多種漢畫拓片,大多出自以漢皇故里的徐州為中心,半徑為150公里的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範圍。

大致是東漢徐州刺史部轄區,今又稱淮海地區,涵蓋了漢畫像石產地的大部,足以反映漢畫思想與藝術的概貌。

▲扁鵲行醫圖

這些拓片內容十分豐富,我把它們分為三類:

一是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

如迎來送往、車騎出行、迎賓拜謁、庖廚宴飲、樂舞雜技、鐘鳴鼎食、六博對弈、馳逐狩獵、射御比武、飛劍跳丸、馴象弄蛇、魚龍漫衍、吞刀吐火、捕魚田獵、亭台樓閣、門卒侍衛等。

▲車馬出行

二是垂教後世的歷史故事。

反映歷史人物故事的內容有周公輔成王、齊桓公釋衛、荊軻刺秦王、聶政刺俠累、晉靈公欲殺趙盾、倉頡造字、泗水撈鼎、孔子見老子、二桃殺三士等。

▲泗水撈鼎

這些內容往往刻在祠堂里,作為對家族後人道德教育的教科書。

三是雄奇瑰麗的神仙世界。

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相交)四神,有傳說的摶土造人,鍊石補天,創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媧,有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搗藥、神獸守鼎、西王母與東王公,有隨車出行的九頭人面獸——開明獸,也有三足烏、九尾狐、靈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異獸等。

▲西王母

為了死後能夠得道升仙,充滿想像力的先民把龍、虎、鹿等神奇動物作為升仙的騎乘工具。

漢畫像石的價值

漢代畫像石對於研究漢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具有很大價值,作為雕刻藝術形式,在中國美術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所謂「稟三代鐘鼎玉器雕刻之工,開兩晉唐宋繪畫之先河」,留給後人的是古拙素樸、活潑熱情的藝術風采。

我國的繪畫藝術的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從這裡窺見端倪。

▲殘石拓片——車馬出行

中國古代從來就是兩條線的歷史。

一是文字史,一是圖畫史。

文字史傳了下來,但圖畫史一直屬於中斷狀態。

經研究發現,整個漢代甚至漢代以前的古代歷史都呈現在漢畫像石、漢畫像磚上。

近幾十年來,漢畫像石被識者重視,學界已經成為顯學,實在是中華民族一大幸事。

漢畫像石的評價

魯迅早在北京時已經注意集藏漢拓,他盛讚「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他希望漢畫像能給現代中國美術提供借鑑,希望漢畫像中所涌動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國人的靈魂。

沒能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收藏的南陽漢畫像編輯出版,是這位文化巨人終生的憾事。

▲羽人仙草

一代文豪郭沫若見到漢畫玄武的拓片即為之震驚不已,他吟詠道:「二物同心劇相愛,糾繆不懈二千年。

」竟以為大可以與米開朗基羅及羅丹的雕塑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參觀南陽漢畫館之後感嘆說:「我真想跪倒在漢代先民的面前。

歷史學家翦伯贊則指出:「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一個時代比漢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當時現實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來。

」又說:「這些石刻畫像,假如把它們有系統地搜集起來,幾乎可以成為一部繡像漢代史。

我看漢文化

作為一個漢皇故里出來的文化人,我對那位老鄉的崇敬自不待言。

自從出了個漢劉邦,創了個大漢朝,唱了曲大風歌,小小沛縣才為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心神嚮往。

▲畫說漢朝博物館一角

偉人毛澤東才說「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中國文人的完美典型蘇東坡才盛讚「古之英主,無出漢高」。

漢文化代表著中華本土文化的標高,是史家和當國者景仰千年的理想範本。

人心思漢,為漢驕傲。

各種制度垂範後世兩千年,惠澤世界各民族。

漢文化在,大中華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大學生走進博物館,留住千年的文化記憶

(通訊員 肖婷婷 張真潔)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的悠久歷史古老國度,每一段歷史都代表一份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在當下,傳統文化又分為傳統習俗、歷史遺蹟、思想文化等表現形式,在這些表現形式中歷史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