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參觀敦煌絲路大展 絲路上的成都留下多少傳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隔著玻璃專心致志看展覽。

你知道嗎?

曾經風靡一時的動畫片《九色鹿》,題材取自敦煌壁畫《九色鹿本生故事》

網劇《鬼吹燈》里提到的兩件寶貝正在成都展出,而且還是成都造

古代成都還有個別名叫「南京」,宋代大慈寺熱鬧堪比現在的IFS

看入迷了。

2月1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聯合成都博物館舉辦了「一帶一路看春天」開學第一課活動。

成都市實驗小學、成都石室中學的300多名學生受邀走進成博,在館長、講解員的指引下參觀敦煌·絲路大展,同學們沿著一帶一路的足跡,重溫成都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風采,順便還學習了許多歷史知識。

近兩個小時的參觀活動結束後,不少師生意猶未盡,準備周末再來成博「二刷」。

近兩個小時的參觀活動結束後,不少師生意猶未盡,準備周末再來成博「二刷」。

聽講座

宋時成都就有「IFS」

參觀敦煌·絲路大展之前,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先用一場言簡意賅的講座,為大家科普了成都的歷史以及成都與絲綢之路的關係。

在他的講座里,介紹了不少正在展出的文物,其中很多都是同學們聞所未聞的「稀奇玩意」:比如成都出土的西漢時期的提花織機模型,不僅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也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織機實物;天府廣場出土的裴君碑和李君碑,碑文上的石室字樣很可能就是石室中學的前身……李明斌館長感嘆道:「成都這片神奇的土地下不知還埋藏著多少寶貝。

提及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成都時,李明斌爆料稱,成都曾有個別名叫「南京」。

他還說:「眾所周知,現在的太古里、IFS非常繁華,其實早在宋代時,大慈寺周圍也是重要的鬧市區,每個月定期會有蠶市、香市等不同主題的集市,特別是三月的蠶市熱鬧非凡。

在講述成都和絲綢之路關係時,李館長強調,成都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

他還講了一個同學們都忽略的小細節:「絲綢之路的英文名字是silk roads,roads是複數,這就可以看出,絲綢之路不止一條!」

漲知識

認識這麼多生僻字

本次絲綢之路大展匯聚了28省市超過70家博物館的200多件套文物,其中三分之二為一級文物,那麼,哪些是鎮館之寶?李明斌用一系列精彩的圖片給孩子們「劃重點」:商代青銅器亞醜(chǒu)鉞(yuè)、武曌(zhào)金簡、鎏金銅斛(hú)、西周燹(xiǎn)公盨(xǔ)……這些文物的名字都藏有生僻字,同學們在漲知識之餘,對看展的興趣倍增。

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武則天金簡,是同學們很感興趣的一件文物。

因為武則天是四川廣元人,這是國內唯一一個金簡,上書武則天當政期間犯的錯誤,這是她自己要求寫上去的,反映了這位政治家特別的一面。

同學們參觀的第一個重磅級明星文物是敦煌158窟涅槃臥佛。

「這麼大的臥佛怎麼運到成都?」實小學生蔣佳桐向講解員提問。

講解員介紹,這尊長近16米的佛像複製品分五段裝箱,從敦煌運到成都,整個臥佛重達3噸,每次展出之前,工作人員都要重新拼裝,並且用敦煌泥土修復縫隙。

來到敦煌壁畫展廳,成都實小的學生們立刻被九色鹿壁畫吸引,「我知道,這是九色鹿」,幾個孩子異口同聲地說道。

10歲的唐語青告訴記者,五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上就有一篇課文《九色鹿》,她已經提前閱讀了九色鹿救人的故事。

好自豪

古代成都人真厲害

本次絲路之魂特展上,還有不少「成都造」的國寶,再現了古蜀人的技藝和匠心,比如老官山織機。

「成都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漢代及三國時期蜀錦名揚天下,因此成都號稱錦官城。

」講解員說。

石室中學同學們面前的這台織機,正式名稱為「連杆型一勾多綜提花木織機」,完全依據2012年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織錦機模型的結構製作,機上制織的漢錦,復原的是著名的尼雅遺址出土的蜀錦紋樣。

孩子們一邊聽著講解,一邊認真做著筆記,博物館儼然鮮活的歷史課堂。

展廳有幾件「南方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東漢鐵鍤,均有「蜀郡」「成都」等字樣的銘文。

據介紹,西漢前期,蜀地制鐵業取得長足發展,冶鐵技術更加進步,鐵器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當時蜀郡鑄造的鐵器除了滿足本地需求外,還銷往其他地方,極大地促進了南方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參觀的時候,一位學生向同伴耳語:「古代成都人好厲害,我覺得非常自豪。

博物館成社會活動基地

開設博物館課

了解成都歷史

在李明斌看來,博物館除了陳列藏品之外,更要發揮教育功能,他非常歡迎中小學生來到成博,了解立體的成都歷史。

這一觀點得到學校的回應。

成都石室中學聘請李明斌擔任校外輔導專家,同時授牌成都博物館為石室中學學生社會活動基地。

成都市實驗小學則開設了一堂特別的課程,就叫「博物館課」。

當天,實小聘請成都博物館李欣芮、池歡、鄧新擔任博物館課的校外輔導員。

返校之後,老師們還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布置了不同的作業,比如成都市實驗小學給孩子們的作業是說說你們最感興趣的一件文物,而石室中學的作業是寫一篇參觀感想,也可以用畫畫、手抄報等形式呈現。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曾潔 攝影 呂甲

【石室中學學生觀後記】

初2018屆4班林千葉:

這一次的博物館之旅,不僅僅使我們受到了藝術的薰陶,了解補充了許多的課外文化知識,還讓我們走出校門體驗了一把文化傳播的樂趣。

這更說明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這次參觀為我們上了十分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

初2018屆3班羅文灝:

過去的絲路已被黃沙埋沒,但文化的交流卻從未停止,新的絲路正在沿著過去的步伐,把思想如絲綢一般傳到遠方。

過去的火炬餘溫尚在,新的火炬已經點燃。

初2018屆7班楊睿琪:

文物,是一種奇妙的會說話的物件,你未曾經歷過歷史的精彩,卻能透過用時光凝結的文物窺探歷史的片刻風采。

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突然對這些古物生出了一些熟悉感,分明是初次相見,卻好像似曾相識。

我想像著每一件古物背後的故事,縱然隔著玻璃板,卻似依舊能感知它所經歷過的世態炎涼。

可它在展櫃里緘默不語,許是早已看破世事,空留下千年時光任後人想像。

初2018屆3班盧禹舟:

千年幻夢就是一念之間,洗去時間與風塵,依稀可見,千年前,不斷的史詩。

漓首金杯,來自於宋代,洗去歲月的鉛華,依舊可見金燦燦,令人著迷的風華。

宋代之中,它被打造了兩層,一層一層之間有著空心,鎖不住千年前的風采。

是誰人用此杯,與友豪飲,推杯換盞之中,這一刻被永恆地定格了下來。

七寶阿育王塔:以木為坯,沉澱下一片歲月;以銀為皮,勾描出一抹神聖;以金為面,描一朵燦爛;以寶石為飾,點綴出佛光不滅。

你曾經被多少人朝拜,你曾經歷多少戰亂?你,如何成為人們心中的信仰,誰把你塑造,誰把你供奉,誰把你守護?你身雖滅,留下舍利一塊;你神不滅,守護華夏萬古千秋。

在駝鈴聲中夢而漸漸遠去,新的鈴聲似近非近,天邊紅旗鮮紅,閃過……

初2018屆2班楊雅涵:

歷史的光輝是永不可磨滅的,金絲玉帶在空中飛舞,飛天的畫面栩栩如生,石窟壁畫交融輝映,石器的光彩不曾黯淡,中華民族的故事也流芳百世……

所謂絲路之魂,就在於絲綢之路上的文物古蹟,它們帶動了中原與西域的發展,促進了友誼,魂魄代表了事物的精神文化,它不僅僅停滯於物質,不同於世俗紅塵的金錢與利益,更是人類文明巔峰的縮影。

絲路之上黃沙漫漫,中華歷史輝煌古今。

絲綢的魂魄將會繼續傳承下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物作證 成都串聯起三大絲綢之路

成都最大規模「絲綢之路」相關藝術大展展覽地點:成都博物館成都將迎來國內迄今最大規模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文物藝術大展。「絲路之魂 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將於明日對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