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人挖不動的墓:武則天墓 乾陵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那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應該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一乾陵。

乾陵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杌槍、大炮轟過。

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墓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乾陵依舊堅固如初。


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

時間,工程オ基本完工。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於山巒之上。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發展和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

經專家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

城內有輝煌建築群多處。

至於裡面的寶貝,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噸。

如此豐厚的寶藏使得乾陵像花粉一樣吸引著職業盜墓者、封疆大吏、土匪、軍閥,甚至是農民起義軍。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領袖黃巢。

黃巢率60萬大軍攻進長安後,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

後來有人告訴他,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

這個消息就是在暗示黃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側,那些碎石大概就是修築乾陵後剩餘的原料。

黃巢立即調出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

不久,他們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

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將修建產生的碎石埋在離墓道口300多米遠的地方。

也就是說,他挖錯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

他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

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

和黃巢一樣,他也興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

乾陵逃過了第二劫。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主謀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人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7個山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

據說,孫將軍的一個團生還者寥寥。

當地人流傳"因武則天是山西人,他最恨老家的人來掘她的墓,所以那7個山西兵必死無疑"。

就這樣,乾陵躲過了最後一劫。

建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幾個農民發現了乾陵的墓道。

1960年,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

發掘顯示:乾陵地宮墓道在梁山主峰東南半山腰部,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

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石條填塞。

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南寬北窄,平均寬3.9米。

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平面裸露410塊,39層約用石條8000塊。

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以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熔為一體。

挖掘情況與《日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圍也沒有找到盜洞和被擾亂的痕跡,從而證明乾陵是目前惟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武則天乾陵地宮堅固無比數遭挖掘而未開之謎

武則天的陵墓乾陵地宮為何從古至今都沒被人盜過,難道是武則天連死了都讓人害怕?其實都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數次遭盜墓卻都沒有盜成,這與乾陵地宮的構造和位置有關,也與盜墓時的天時有關,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

千年沒被盜的武則天陵 究竟神在哪裡?

武則天確實十分受上天的垂愛,活著的時候他是中國皇帝中活的時間最長的皇帝,死後她的皇陵又是中國唯一沒有被盜過的皇陵。武則天的皇陵到底有什麼秘密,能讓它從盜墓賊的手中逃脫呢?武則天的陵墓在1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