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笛」——賈湖骨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列於河南博物院「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展廳的這件賈湖骨笛,1987年出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南賈湖遺址,長23.1厘米,七孔,器形完整,用丹頂鶴尺骨的尺骨製成。
這件骨笛在河南博物院評選的「九大鎮院之寶」中,是唯一入選的史前時期的文物。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碳十四、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整個遺址平面呈不規則圓形,總面積約55000平方米。
出土的遺物十分豐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如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樂器--骨笛,它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推翻了"中國笛子西來說"和"七聲音階外來說"。
除此之外還發現有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蠶絲蛋白殘留物,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刻符龜甲,這裡發現的契刻符號,很有可能是漢字的起源。
還有那些隨葬的龜甲,推斷與賈湖先民的宗教信仰有關;稻作遺存,遺址中人工栽培稻遺存的發現,證明了黃淮流域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
賈湖遺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存,體現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遠古先民創造的輝煌文化。
賈湖遺址先後出土了30多支骨笛。
除去半成品和殘破者外,有17支出土時比較完整。
但因長時間在地下疊壓,有些骨笛取出來時已經成粉末狀。
真正比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
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別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樂器專家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豎吹方法測試,可奏出六聲音階的樂音。
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
賈湖骨笛,不僅遠遠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陶制器皿狀笛子和早2000年,被稱為世界笛子的鼻祖。
這一批精緻骨笛,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骨笛背後的謎團——多年來考古界、音樂界都對賈湖骨笛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發現,但專家仍提出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謎團:
-
賈湖骨笛早期遺址距今9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骨笛上音孔直徑最小的只有1毫米,在石器時代,古人是用什麼材質的鑽孔工具,才能鑽透堅硬的骨管呢?
-
9000年前中國人的數學知識究竟處在怎樣的水平上?雖然骨笛的音孔最多的只有8個,但實際上,賈湖先民不但能夠熟悉從1到10的差別,而且對於數的等分和不等分已能靈活運用。
-
要在丹頂鶴尺骨這樣不規則的異型管上找到合理的音高排列,不僅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和合理的音高排列,而且需要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加以考慮和計算,顯示出賈湖人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知識和經驗。
而且,他們是通過何種辦法計算音孔位置的,成為專家們研究的難題 -
賈湖骨笛到底是為何而生?目前業內專家流行著兩種解釋,一種說骨笛是應用在當時的狩獵中,為了吸引或引誘獵物而吹奏;另一種解釋是說骨笛是在祭祀時用來奏樂的。
究竟骨笛是原始人的浪漫還是現實,看來還需要我們的一番深入探究。
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來自8000多年前的「中華第一笛」
河南地處中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出土文物眾多。在河南省故宮博物院中,以文物的重要性,評出了九大鎮館之寶。其中的一件鎮館之寶是一隻七孔骨笛,出土於舞陽縣的賈湖史前聚...
這根笛子埋藏地下8000多年,出土後還能演奏,用丹頂鶴尺骨製成
笛子也算是一種比較普及的樂器了,由於小巧易攜,很多人都能即興來一段。在古代,由於笛聲幽怨,更被很多文人用於詩詞之中藉以抒情。例如王之渙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也有詩云:誰家玉笛...
河南博物院「耍流氓」般的拿出8800年的文物,其他博物館:不玩了
近期的國家寶藏,河南博物院亮相了九大鎮院之寶中的三件藏品,分別是賈湖骨笛、婦好鴞尊、雲紋銅禁,這三件國寶都讓大家大呼河南博物院果然家底豐厚,藏品不愧為華夏腹地的精華。也有網友說,當其他博物館還...
河南舞陽賈湖文化,燦爛中原文化!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賈湖遺址呈近圓形,...
世界上最早的樂器:埋藏地下8000多年,如今出土後竟然還能演奏
說起演奏的樂器,那麼我相信大家都見過不少,不過新石器時代的樂器你見過沒有?這件樂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且能演奏的樂器實物,從而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在世界音樂史上具有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