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來了」:中國影視產業正在被東野圭吾攻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魏擎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東野圭吾火到什麼程度呢?好像沒看過他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兒。
前有五阿哥帶隊,《嫌疑人X的獻身》中國版,上映三天,票房破億。
後有英皇、萬達緊跟,買下了《解憂雜貨鋪》的版權,優酷見勢也不掉隊,近日,也宣布拿下《秘密》的改編權,並聲稱將同步打造超級網劇和同名電影。
更有甚者,版權交易平台雲萊塢於今年4月1日上線了「版權交易周·東野圭吾影視版權專場」,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笑話,網站中包括10部東野圭吾的作品,每部作品的影視版權售價200萬元起。
2016年3月,第十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東野圭吾以2025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2位。
東野圭吾必然是日本老百姓的心頭愛。
兩年前,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的民眾最喜歡的作家是東野圭吾,而村上春樹則排名第三。
影視力捧、版稅大戶、人氣作家,東野圭吾仿佛收穫了太多的美贊,但他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這一家人總是「傻」到一塊去了
他是廢柴逆襲的範本。
東野圭吾1958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家裡經營著一個生意蕭條、賣鐘錶眼鏡貴金屬等飾物的小店。
有兩個姐姐,父親曾經是個士官。
在他的自傳體隨筆集《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中,他曾這樣形容過他的家人:這一家人總是「傻」到一塊去了。
怎麼個「傻」法兒呢?
「我的戶籍所在地寫的是『東區玉造』,那是父親的出生地,我自己沒有在那裡住過。
父親以『這個地方說起來比較好聽』為理由,就把我的戶籍地安到了這裡。
」戶籍都可以看心情,老爹可真任性。
4歲那年,東野一個人外出迷了路。
好在幾個初中女生髮現了哭泣的他,並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而他的父母當時卻在看相撲比賽轉播,沒發現兒子丟了。
等父親趕來接他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多了。
還有一件傻事。
1970年,恰逢世博會在大阪召開,有個男人登上太陽塔,靜坐一周,東野圭吾一家開始就「那個人如何大便」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父親說:「就用紙包起來丟掉吧。
」大姐立馬接口:「然後有人就撿起來打開了。
」
東野打小學習成績就不好,常常抱著「60分萬歲,多一份浪費」的理念過活。
小學天天晃蕩,中學環境惡劣,畢業時東野還曾發出感慨:「我上初中的時候,沒讓人打殘了就挺好」。
雖然東野學習上糟點很多,但水瓶座的他天馬行空,是個標準的好奇boy,興趣愛好頗多,打麻將,畫漫畫、搖滾樂,李小龍,對奧運會的滑雪項目更是情有獨鍾。
當然,這些愛好對他日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這樣的小說實在有趣,自己好像也能寫寫
「為什麼世上會有書這種東西」?東野圭吾兒時對書有一種很深的厭惡感。
直到看了小峰元的《阿基米德借刀殺人》,初識推理小說真味之後,形成了以推理作家為人生目標的想法。
姐姐書架上的《高中殺人事件》以及該書作者松本清張,也深深的影響了東野圭吾日後的創作。
談到東野圭吾真正的創作開始,只能用奇葩二字形容。
1982年,理工男對電裝公司的工作厭倦了。
就像他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說的那樣:「他們就像時鐘里無用的齒輪,每天重複著無意義的生活」,這時候,東野看到了亂步獎評選及投稿事項,他開始動筆了。
「寫小說不花錢,而且可以邊工作邊創作。
如果能得獎的話,說不定會有大筆稿費進帳。
另外,成為小說家就可以回大阪了,說不定還能買得起房子。
」東野這時候的內心OS應該和王大錘如出一轍: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於是,東野就買回來550張KOKUYO(日本某品牌)稿紙,這是亂步獎規定的字數上限。
借著熱度,第二天就開工了。
「當時沒有成熟的想法基本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往往是故事剛開始,就死人了,但是我還沒有確定誰是兇手,詭計設計就更別提了。
」自己立的flag,跪著也要寫完。
東野的目標已經不是得獎,而是在規定期限內把字數湊夠,把稿子投出去。
最後,他好不容易搞出一個兇手,也達到了頁數要求,卻發現好幾處矛盾。
因為是直接寫在稿紙上的,沒有打草稿,也無法再改。
1983年東野終於以《人偶之家》應徵第29屆亂步獎,可惜只進入了第二輪預選。
順便說一句,這個名字還是在書稿裝進信封的前一秒確定的,這本小說也從未發表過。
創作遠比東野圭吾想像的難多了,但人冒「傻」氣有個好處——執拗。
於是,東野圭吾便開始和亂步獎槓上了,24歲開始投稿一直投到27歲。
1985年,終於憑藉校園青春推理小說《放學後》獲得了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後,東野圭吾正式出道。
在日本推理文學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職業小說家只能專職寫作,不能兼職。
不知是迫於規定還是放飛自我,1986年3月東野圭吾從大阪辭職,到東京開始做一名職業作家。
東野在東京的日子和北漂差不多,租住在一個不足10平米,偶爾有蜈蚣等小動物光顧的房子裡,上廁所要跑去屋外。
當時,東野圭吾的作品在讀者群和評論圈都不受待見。
在心灰意冷之時,他還想通過改名轉運。
「那時的我,只是非常單純覺得自己必須持續寫下去,必須持續出書而已。
只要能夠持續地出書,就算是作品乏人問津,至少還有些版稅收入可以過活;只要能夠持續地發表作品,至少就不會被出版界忘記。
出道後的三五年里,幾乎就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在撰寫作品。
」
如果用曇花一現形容那時候的東野圭吾,並不誇張。
出道後,他的作品一直備受冷落,幾乎沉寂了10年之久,直到1996年《名偵探的守則》出版暢銷,東野圭吾才真正受到關注。
1999年,《秘密》獲得第52屆日本最佳推理作者協會獎,各個出版商開始找他,才漸漸有些暢銷的苗頭。
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榮譽加身。
這時候,他才算真的火起來了。
大家開始檢索他的資料,開始去翻看他以往的小說,這一年,東野圭吾48歲。
社會派?自成一派?
推理小說巨大的魅力在於精巧的設計「詭計」,抽絲剝繭地揭開謎底,令人看了謎底有巨大的衝擊和意外的驚喜。
東野圭吾小說有哪些特點呢?
一是創新實驗性和時代前瞻性,這是東野作品的最大特點。
東野圭吾注重觀察和體悟生活環境,並將自己的創作理念經由作品體現出來。
在他筆下似乎沒有什麼題材不能入推理,似乎沒有題材不能成為故事的要素。
或許一開始只是為了貫徹作家生活而進行的掙扎,東野圭吾確實具備了「作風多變多樣」這一難以被輕易取代的獨特性格。
關於自己的創新意識,東野是這樣闡述的:「每次更換領域的最大理由是我自己生厭,如果反覆一直寫類似的東西,自己也對許多事物都有興趣,所以有時想寫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我就是這樣一路寫下來的,所以每次都變成不同的作品。
不過擅長的領域寫來輕鬆……我反而挑自己最不想寫、最不拿手的主題來嘗試,而不會往後順延,至少我的內心對這點一直是特別留意的……其實我很棘手的領域非常多,經常都遭遇瓶頸呢。
」
二是小說語言的理科敘事性。
東野圭吾的文字樸實,你很難摘抄到一句唯美的文字,但他娓娓道來的情節又充滿著理性的秩序感,讓人慾罷不能,不得不說,這很符合東野圭吾一個理工男的氣質。
三是推理模式上獨特的解謎結構。
阿加莎·克里斯蒂確立了推理小說在講述解謎故事時採取的慣例:一個純幾何式的二重敘事結構,通過缺席和在場這對互補體發生,故事的謎底總在結尾或接近結尾時展開。
然而,東野圭吾的作品常在最開端便揭示罪犯的存在。
拿《嫌疑人X的獻身》來說,直接先告訴你結果,人是誰殺的?局是誰設的?在這種情況下,讀者非但不會棄書,反倒更被牽著鼻子走,因為要看這人為啥要設這個局,局是怎麼設的?
我們在東野不同時期的作品中,能看到其風格的慢慢變化,那就是更加關注社會現實、寓謎團於深刻揭露和批判之中。
在剛出道的五年里,東野的作品皆為清一色的校園推理,模仿痕跡較重,作品的娛樂性遠勝於深刻性。
後期逐漸突破傳統推理的框架,在懸疑、科幻、社會等多個領域都有所涉獵,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並在捕捉殺人動機處拷問人性。
因此,如同「處女作是作家的一切」這一俗語所述,高中第一次寫推理小說便企圖切入當時社會問題的東野圭吾,由《我以前死去的家》中牽涉兒童虐待的副主題為開端,對於社會的問題批判和人性的深度剖析,似乎逐漸成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課題,作品風格也被冠上了「新社會推理派」、「人性偵探」等名號。
東野圭吾的「暢銷」不是偶然的
高產!這是東野圭吾最鮮明的標籤。
他擁有85部作品,保持著平均每年創作兩到三部作品的節奏。
1999年以後,東野圭吾就有了「出版界的印鈔機」之稱,是暢銷和利潤的最大保障。
正如現在微信到10W+爆文一樣,東野圭吾的「暢銷」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他找到了一條高效的暢銷書加工線——大眾讀物的外殼、陰暗面的暴露、時尚元素的融合、豐滿立體的人物(尤其是壞女人)、適度的篇幅、平易的語言、刺激的開篇。
暢銷圖書市場能否走紅,作家本身的實力是一方面,出版公司的策划水平、營銷能力以及歷史的進程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而當作品有質量保證的高產作家統治了市場,其他作家想再挑戰其江湖地位便很困難了。
拿郭敬明舉例,青春文學必然是他賣的最好,其他人雖有成就,但也不會對郭的市場統治地位構成威脅。
即使成為暢銷作家,東野圭吾也時常面臨這樣的詬病——作品時好時壞、內容重複率過高、商業化嚴重、根本不是推理小說。
變通還是取悅,這是一個問題。
影視圈颳起東野圭吾風
既然是暢銷小說,那麼,影視改編也就正常了。
2006年,根據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的日劇《白夜行》,不但創下了平均12.28%的高收視率,還拿了四大獎項,原著小說也累計賣出120萬冊(截至2007年4月)。
文學與影視之間互相促進的關係,在此表露無遺。
這一年,對於東野來說,絕對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
在該日劇熱播同時,創作於2005年的「偵探伽利略系列」的首部長篇《嫌疑犯X的獻身》,拿獎無數。
東野本就是個電影迷,也一直想成為電影導演的。
據說,他學生時代自己曾拍攝過電影,加上自身擁有推理作家中不多見的英俊外表和許多影視明星的熱捧,使得他的一些舊作隨著粉絲的吹捧而水漲船高,新作開始不斷進入各大大眾文學獎項的決選名單,一度乏人問津的低銷量作品也賣出了比較高的版權交易費。
看樣子,一大波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影視作品即將霸占大小銀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野圭吾每年僅從日本本土拿到的版稅就有兩億日元。
而他還有近三十部作品被影視化,這筆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僅在中國,東野圭吾的單冊作品版稅預付金就由2008年之前的1萬元飆升至2010年的百萬元。
內地忽然颳起東野圭吾風,其實也不難理解。
IP被炒了這麼久,國內的IP基本被瓜分殆盡,下一步自然是要放眼看世界。
如今「限韓令」升級,與我們文化相通的日本自然成了首選,更重要的是,日本IP的影視改編價格,不管是小說還是漫改,都非常便宜。
而東野圭吾的商業價值更是已經被反覆驗證,不止是懸疑推理,他對人性的挖掘似乎永遠不會完結。
《解憂雜貨店》年度暢銷,作品IP改編不斷,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東野圭吾?
【中華網文化頻道綜合】搜索新聞就會發現,在各類2016年度圖書暢銷榜單和電子書暢銷榜單中,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都排名第一,這也讓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成了年度搜索量最多的作家。「你看解...
看了四十幾本東野圭吾,推薦這10本
作者:采采卷耳原創書評,推薦好書。微信公眾號:陽台有花vanish,歡迎關注。作為東野圭吾粉,不得不推薦一波了。如果你有逛書店或者網購圖書,肯定躲不過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在中國和村上春樹一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