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親人去世後,為何要在口鼻之間放絲綿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代墓碑《梁秀墓誌》載:「倏爾發骯,奄然斃踣。
綿綿盈晨,屬纊以侔。
」
墓主梁秀在某日早晨突發疾病而昏死,家人懷著沉痛的心情在清晨準備屬纊。
纊,即絲綿絮。
「屬纊」,即將絲綿絮放在逝者的口和鼻子之間的部位,用以測定是否氣絕。
為什麼會有這一儀式出現呢?
常金倉先生認為這很有可能與匆促的速葬風俗有關。
—位人類學家的調查報告說:
在南非的巴克溫當「不幸的病人只要剛一斷氣,就急急匆匆把他抬出去埋了……我有兩次親眼見到這種匆忙埋葬的結果:活著被埋葬的主人甦醒過來,回到家裡,使自己的親屬大受驚嚇」。
在我國古禮中有死之三日大殮,《禮記·問喪》載:
「死三日而後殮者,何也?曰: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安可得奪而殮之也?故曰:三日而後殮者,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也亦益衰矣。
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
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聖人為之斷決以三日為之禮制也。
」
通俗點說,三日而殮,其實是為生者與逝者留出一點時間,以備逝者復生,生者適應親人已逝這一事實,也好為喪禮做各種準備。
因此,屬纊、三日而殮,很可能與原始風俗中的速葬有關,是為了避免發生死而復生的事件而制定,至於具體史實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屬纊之後,確定人已離世,則「擗踴哭泣無數」。
在我國,由於古人深受人皆有魂魄及靈魂不死觀念的影響,相信在人死後「魂離於魄,必有所游」,因此舉行招魂儀式,讓靈魂歸附,使死者復生,即通常所言「復」。
(註:印第安人氏族的聯盟成員休倫人,也認為人有靈魂,且靈魂有頭和身體,是一個完全的小自我。
愛斯基摩人則相信靈魂和其依附的身體具有同樣的形態,只是比其更聰明靈敏。
)
招魂儀式,據《明集禮》中的「庶人喪儀」載:
「乃復,侍者一人,以死者之上服甞絰衣者。
左執領,右執腰,升屋中溜。
北面招之,三呼曰;『某人復』。
畢,卷衣,降,覆屍上。
」
這裡的「上服」是指男子「襴衫、皂衫、深衣;婦人大袖背子」。
北方很多地區的招魂儀式基本遵循《家禮》、《明集禮》所載,侍者拿著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左手執衣領,右手扶衣腰,站在屋脊中央,面向北面大呼:「某某,回來吧!」
連呼三次,其中對死者的稱呼是男子稱名,婦女稱字。
之後把衣服捲起來,希望將死者的魂靈依附於其衣服上,然後從屋上下來,將衣服蓋在死者身上,期盼死者復生。
經過上述儀式之後,排除昏厥假死的可能性,方可正式舉辦喪事。
運營/影子
你所不知道的歷史,古人怎麼防止「假死」
假死是指人的循環、呼吸和腦的功能活動高度抑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臨床檢查方法已經檢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來好像人已死亡,而實際上還活著的一種狀態,經過及時救治還是有很大復甦希望的。現在我們...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守夜?
守靈是一種民間的習俗,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旁。守靈也稱為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