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美玉 溫潤有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玉在臨淄
玉,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說文解字》稱:「石之美者謂之玉」,玉是石頭的精華,佛道雅稱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靈石,歷朝歷代讚美玉的詩句更是層出不窮。
我們館藏的玉器大多出自當地的墓葬,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參觀一下吧!
春秋瑪瑙配飾
這副組佩由6隻瑪瑙環和6隻瑪瑙蠶形飾組成。
器表琢磨光亮,呈色以黃、白色為主,晶瑩潤澤。
瑪瑙環斷面呈五邊形和六邊形,稜角都經過修磨。
蠶形飾中部有穿孔,首尾均有撞擊痕跡。
因其出土於骨架腿、足旁,或在腿、足部位的棺槨之間,故推測該玉器應為下身點綴。
春秋管狀玉髓串飾
串飾由58顆有棱玉髓管依次串成,每顆玉髓管均為兩面對鑽穿孔,兩端略細於中部突棱處,呈色多為灰白和淺土黃色。
該串飾出自郎家莊墓2號陪葬坑,形制較特殊,這種玉髓管在主墓室也有發現,顯然比較貴重。
因玉髓管首尾及突棱處均有磕碰痕跡,據此推測應為逝者生前佩戴用的裝飾品。
串飾由水晶環和玉髓璜為挈領和飾尾,中間串以水晶管、紫晶珠、肉紅色水晶珠和少數其它珠子,珠的配合有一定的規律,但不是很嚴格。
其中,領首的水晶環無色透明,內部有裂痕,斷面為五邊形,內部中間有突棱,應是兩面旋磨結果。
出土時還保留著原來的串法,推測應為生前使用的裝飾品。
玉乃重要的文化符號
玉石見證了中國歷史的發展,與國家的神權政治息息相關。
原始先民崇拜玉,春秋諸子辯論玉,大漢天子痴迷玉,中國的玉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
以上玉器現展出於齊文化博物館二樓戰國廳,歡迎廣大遊客前來參觀。
商王玉璧
商王墓地位於臨淄區稷下街道商王村西側,北距齊國故城遺址約5公里,西距臨淄區政府駐地2公里,橫貫東西的膠濟鐵路從墓地南側經過。
1992年,在淄博市文物局的領導下,由淄博市博物館和齊故城遺址博物館的考古專業人員聯合組成了考古發掘隊,對擴建工程範圍內的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墓地出土了大量各類文物,其中玉器極為豐富。
玉器中又以玉璧數量為首。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中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
按照古人萬物有靈的觀念,玉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
《爾雅·釋器》記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玉璧的穿孔稱作「好」,邊緣器體稱作「肉」)。
戰國時,玉璧是神聖權力的象徵,唯有上層人士才有資格享用。
商王墓地出土的玉璧按照紋飾不同分為渦紋玉璧和谷紋玉璧。
渦紋玉璧根據渦紋的規律性又分為兩種。
戰國渦紋玉璧(一)
「渦紋」是以陰刻手法雕刻出的水漩渦形紋飾,形似「蝌蚪紋」。
這種紋飾最早見於西周時期,但數量很少。
春秋時期渦紋的尾端拖得較長,形似彎鉤。
戰國時期,渦紋成為千篇一律的漩渦狀。
由於渦紋雕刻簡單,又能達到谷紋美觀的效果,所以它在戰國時被大量使用。
上圖玉璧出土自臨淄商王墓, 該璧製作規整、大氣,直徑26厘米,內徑7.5厘米,厚0.6厘米,青玉質,受沁嚴重,表面多呈黃、白色。
內外緣都有陰刻輪廓線,肉上飾渦紋,紋飾既不對稱又無規律,增加了雕刻的難度。
戰國渦紋玉璧(二)
該玉璧直徑19.3厘米,內徑4.6厘米,厚0.5厘米。
青玉質。
局部有裂紋,器表部分沁成黃白色。
內外緣都有陰刻輪廓線,肉上飾渦紋,兩面紋飾相同。
此璧器形規整,紋飾密集,是戰國時期玉璧的常見形制。
戰國谷紋玉璧
戰國時代,最流行谷紋璧,因務農者多,谷紋就像粒粒剛發芽的谷種,寓意五穀豐收。
戰國谷紋璧的內外邊楞凸起,愈往上愈窄,似有刃;玉璧表面異常光亮。
其琢工精細,留空的部位不多。
該玉璧直徑13-15.8厘米,青玉質,局部裂紋並沁成黃、白色。
扁平體,正圓形,璧大於孔,谷紋占商王出土玉璧的大多數。
玉璧的歷史價值
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是很重要的瑞玉,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古人也喜好把反應現實生活的詩詞歌賦刻在玉璧上。
商王玉璧的出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齊國臨淄的發展狀況,對研究齊地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文物研究部供稿)
禮器 傳統玉之一 —— 玉璧
玉璧是一種中心有穿孔的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周圍的邊)倍好(中心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依據中心孔徑的巨細把這種片狀圓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