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密切關注吳白莊漢畫像與古絲綢之路的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22日,臨沂漢畫像石學術研討會在市博物館召開,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國國家博物館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原副館長)陳履生出席並主持研討會,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所長、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楊愛國等來自全國各地的26名專家學者,以及臨沂大學、全市文廣新系統的文博工作者共計80餘人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以羅莊區吳白莊漢畫像石墓為代表臨沂漢代畫像石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研究、與古絲綢之路的關係、墓主人身份、出現的源流與發展、空間結構、藝術表現形式以及與其它地區畫像石的關聯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並對漢畫像石的保護利用與文化內涵挖掘提出了建議。

陳履生指出,深入研究吳白莊漢畫像石墓在藝術表現上的獨特性,刻制手法上的優越性,以及它在漢畫中獨一無二的表現方式,對我們認識吳白莊漢畫像石墓至關重要。

朱青生指出,把臨沂畫像石研究和全國畫像石聯繫在一起,除了找到他們的關聯性和差異性之外,還有一些我們要特別加以注意的要領,比如吳白莊漢畫像石墓中的柱式和西方柱式的關係與不同,以及墓中連續出現的高浮雕,這些要點會使我們漢畫研究因臨沂的研究而達到一個更高的或者更有意義的階段。

吳白莊漢畫像石墓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盛莊街道吳白莊村北,1972年發掘,是一座磚石混合墓。

整座墓葬坐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9米,總面積135平方米,出土畫像石材49塊,畫面65幅,現陳列在臨沂市博物館一樓左側。

該墓畫像分布在墓室前室和中室等處,早年損壞4石,現實有45石,主要畫面65幅,畫面內容豐富,生動地描繪了漢代社會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話故事等社會百態,反映了漢代物質、精神文化的高度文明,亦是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領域的重要實物資料。

該墓畫像石雕刻精美,裝飾華麗,採用了高浮雕、剔地平面淺浮雕、透雕、線刻等多種雕刻技法 ,展示了兩千年前人們高超的藝術水準,再現了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猶如一部鐫刻在石頭上浩瀚的史詩世界,為漢畫像藝術發展到鼎盛時期的翹楚之作。

(胡慶科 王慶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五屆年會在徐召開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劉蘇)10月23日至25日,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五屆年會在徐舉行,來自社科院考古所、國家博物館及北京、上海、廣州、陝西、江蘇、浙江、四川以及台灣等省市和地區的文博專家和高校學者匯...

大漢氣象,齊魯行之漢代畫像石展

大漢氣象漢代畫像石是中國漢代畫像石藝術的傑出代表,他以質樸深沉的民族本土意識成為世界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漢代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漢代人以石為第,以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