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出土漢畫像石的藝術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畫像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古典藝術發展的高峰,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漢代以後的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形象地再現了漢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與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是兩漢文化乃至中華文明最生動的圖像見證,可謂之「繡像漢代史」 、石上史詩。
「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徐州是漢文化的發祥地,漢代人文薈萃,出土漢代文物眾多,且質量上乘,其中尤以漢畫像石分布廣、數量多、形制多樣、雕刻技術全、收藏歷史長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
理清其藝術價值,對於漢畫像石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漢畫像石分布很廣,大致可分為魯南、蘇北、皖北、豫西,豫南、鄂北,陝北、晉西,巴蜀、滇北四個集中分布片區。
徐州漢畫像石是蘇魯豫皖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時間上來講,該地區漢畫像石從西漢早期偏晚到東漢末年或更晚都有,跨度300餘年。
這期間有開始有繼承有發展,變化很多。
石、礦石,作為自然界存在最廣泛的物質,在人類早期便被利用,而且,時間越早對其依賴程度越高。
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的命名便是最好的例證。
從廣義上講,在石頭上刻畫像便是畫像石,以此定義,古今中外都有畫像石。
我們所講漢畫像石,則從時空方面作了限制。
在討論徐州漢畫像石藝術價值的時候,必須對其進行比較方能提煉出其藝術價值。
從世界範圍內考察,畫像石有岩畫、地面建築、雕塑及地下墓葬四類。
岩畫自成體系,可以不論。
國外畫像石我們常見到的,可資比較的主要是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0世紀的墓葬中就有大量畫像石,早於中國漢畫像石兩千多年。
其大型畫像石墓的雕刻內容以生產為主,特別是農耕圖、牛耕圖較多,雕刻技法以線雕、較淺的淺浮雕為主。
小型的畫像石石槨墓以高浮雕占較大比例,畫面在石槨外面,而中國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大型墓葬則以土木結構為主。
古希臘、古羅馬以石建築聞名於世,其畫像石刻是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技法都用,其藝術水準高於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中國漢畫像石則以陵墓為主,其藝術價值主要是彌補了中國古代石刻藝術上的不足,突顯了中國古代陵墓建築裝飾藝術的特點。
徐州作為漢畫像石的集中出土地之一,其藝術價值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藝術價值是從價值角度觀察藝術、分析藝術、評估藝術,其內容可以分為價值物、價值關係、價值規律,就其作用而言,有審美、欣賞、愉悅、享受、借鑑以及在美術史上的價值。
這是我們主要討論的部分內容。
漢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石建築構件。
上述構件徐州漢畫像石都有。
據徐州博物館館長李銀德介紹,徐州考古發掘的漢畫像石墓達70餘座。
其類型包括豎穴洞室墓、豎穴石坑墓、石槨墓、石室墓、磚石混合墓等,樣式繁多,種類齊全是其一。
出現時間早,延續時間長是其二。
根據發掘報告,韓山漢墓的時代在西漢早期偏晚,其墓門當是我國最早的漢畫像石。
茅村漢畫像石墓建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已到東漢晚期。
題材豐實,內容廣泛是其三。
反映現實社會的題材有描寫墓主人生前生活場景的,如庖廚宴飲、樂舞百戲、鬥雞六博、車馬出行、狩獵射弋、征戰比武、緝盜榮歸、男歡女愛、男耕女織等;反映天上神仙世界和表示祥瑞的有珍禽瑞獸、羽人翼虎、導引升仙等,也有反映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
雕刻技法多樣,兼施混用是其四。
其技法主要有:陰線刻、凹面刻、淺浮雕、高浮雕及圓雕等。
底子肌理多種多樣,物象處理混用多種技法。
淺浮雕為主,不夠精緻是其五。
線雕細緻有如九女墩漢畫像石墓、苗山漢畫像石墓的,但總體數量不多,比例較少,技法上主要為淺浮雕。
底子的處理粗糙畫面為主,給人以不夠精緻的感覺。
畫面充盈繁密,構圖布局有致是其六。
建築上目力所及之處均有雕刻給人以充天塞地、密不透風之感,主題畫面的空白處還更填以飛禽走獸。
大的畫面上往往分格,上下之間規律明顯,如車馬多在下層。
不同的堂室及門楣隔梁畫面內容也不一樣,已有研究者對此進行題材畫面的類型學考察。
徐州發掘並保存漢畫像石墓近十座,較為完整的祠堂6個,種類齊全,為我們研究展示漢畫像石留下了標本, 70餘座經科學發掘的漢畫像石墓則為我們提供了豐實的資料。
分析並提高對徐州漢畫像石的價值認識,對於深入研究徐州漢畫像石意義重大,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徐州漢畫像石的研究能夠更深一步,為徐州的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同時,徐州散存徵集的漢畫像石數量之多,在全國也屈指可數。
史學研究者羅新在《新出墓誌與現代學術倫理》中提出「我們面臨的困境就是,一方面應當拒絕任何來路不正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又不應漠視新出的史料」 ——這同樣也是徐州漢畫像石研究的困境。
「臨沂吳白莊漢代畫像石學術研究會」於昨日舉行
琅琊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 胡躍東)11月7日,由臨沂市文廣新局主辦,臨沂市文物局、臨沂市博物館承辦的「臨沂吳白莊漢代畫像石學術研究會」舉行。此次研討會的主旨為:臨沂漢代畫像石(以吳白莊畫像石...
子房山漢墓群發掘項目 通過省文物局專家組驗收
本報訊(記者劉蘇)近日,江蘇省文物局組織專家對徐州子房山漢代墓群發掘項目進行了驗收。驗收組一行首先查看了發掘工地,然後到考古駐地對發掘出土文物和有關考古資料進行檢查,並聽取了考古領隊的匯報,就進...
大漢氣象,齊魯行之漢代畫像石展
大漢氣象漢代畫像石是中國漢代畫像石藝術的傑出代表,他以質樸深沉的民族本土意識成為世界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漢代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漢代人以石為第,以刀帶...
中國傳統壁畫教學中藝術風格的探索
畫像石是指雕刻有圖像的建築構石,盛行於中國漢代,多用於墓室、石闕、石祠堂等建築。武梁祠畫像石是畫像石藝術在山東省的代表性作品,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是東漢晚期武氏墓地中的三座祠堂之一。武梁...
徐州漢畫像石 藝術中的漢文化
◎主講人:朱存明作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漢畫像石如同商周青銅器、南北朝石窟藝術、唐詩宋詞、明清園林等藝術瑰寶一樣,是中華文化鏈條上不可缺失的一環。漢畫像石是漢代留下來的一種藝術形...
徐州漢畫像石:體會劉邦故里「大風歌」的遺風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桑梓故里,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近一個世紀以來,徐州地區發現的大量漢畫像石、漢畫像石祠堂、漢畫像石墓葬,為國內外學者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圖像資料。徐州漢畫像石已經成為歷史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