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門前排起長隊的可能不是網紅店而是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經文化產業:近日,「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參觀者爆棚。

博物館工作人員拉起數條隔離帶,同時不斷地告訴排隊的觀眾,從隊尾到館門口安檢處要排3個小時,進了安檢還要排2個小時才能看到百物展......原來,這年頭最潮的事,不是在網紅店前排隊,而是在博物館前排隊。

博物館前屢現排「長龍」景象

「我早上9點三刻就來排隊的,現在才看上。

」6月29日下午2點半,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的開放首日,展廳里一位老年觀眾說。

上海博物館門口排起長隊

根據上海博物館方面的測算,開展首日平均每位參觀的觀眾排隊時間在4小時以上,最高的5小時。

觀眾對觀展的熱情之高,還表現在文創衍生品的銷售上——神像餅乾、玩偶昨天一早就賣斷了貨,一款小蛋糕半天就賣掉幾百個。

這一景象並非偶然。

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前排起長隊

2015年9月,「石渠寶笈特展」於9月8日在北京故宮開幕,其中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全卷展出。

當時,有報導稱,「到故宮看『石渠寶笈特展』需要排六七個小時的隊!如果不想排如此長時間,那麼,就得起個大早,到午門排隊,開門後,一路狂奔入宮……這是最近每天在故宮上演的一幕。

首都博物館「海昏侯展」和「婦好墓展」開展時,個人預約名額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幾天之內的預約也都全滿。

首都博物館海昏侯展引發觀展熱潮

成都博物館《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排隊

群眾對高端文化需求飆升

一葉知秋。

博物館排長隊以最直觀的方式反映出,城市對高端文化需求的飆升。

在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餘輝的記憶中,以前展出《清明上河圖》並沒有出現過類似「故宮跑」這樣的「盛況」。

「我在故宮這些年,《清明上河圖》就展出了7、8次。

前面那幾次沒什麼人看,根本就不用排隊。

每次我去看,只有三三兩兩的人在看。

」他回憶到。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回應「故宮跑」時,也從側面證實了《清明上河圖》之前的境遇。

「在故宮,這(指『故宮跑』)是之前幾乎沒有的現象。

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博物館前排長隊已再不是什麼稀罕事。

說起來,文物展覽曾經被認為是遠離大眾的、具有一定知識門檻的、高高在上的享受。

現如今,竟然變得如此風靡、如此大眾,值得深思。

有人也許會質疑,排隊的人能看懂嗎,還不是看熱鬧。

可是看熱鬧也沒什麼不對,現代博物館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打破文化只屬於少數專家的偏見,讓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器物展示給普羅大眾。

以雅俗劃界的話,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這些都屬於雅文化,但雅不代表高深莫測,拒人千里之外。

這長長的隊伍,是國人消費轉型升級的小小縮影。

已不必再為柴米油鹽煩惱的中國百姓,文化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日益增長。

那些曾經門可羅雀的場所,已經悄然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對於「故宮跑」現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出現擁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國家進步,觀眾的文化需求提高了,這是好事。

我特別感謝觀眾的耐心和理解,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經驗,好事要做好。

文化服務還需從供給側上做文章

原來,城市平民文化不只有廣場舞。

人們對個別優秀展覽的超級熱情說明,公眾不是沒有「文化追求」,而是他們能夠觸摸到的有質量、有品位的文化產品不多。

城市裡高端而又親民的文化服務不足,提醒我們要在供給側做文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策展質量,為大眾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展覽。

對此,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5年,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提出,

提高館藏文物利用率,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提升陳列展覽質量,扶持原創性主題性展覽


完善評價機制,加強對優秀展覽的推廣力度

此外,文化部還實施了全國美術館優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

除了走進博物館看展,我們是否還可以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通過網際網路平台,讓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禮?

如今,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其在博物館領域的應用日臻成熟,特別是科技支撐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給博物館建設和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各博物館不僅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藉助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等手段,將博物館服務推送到公眾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

在莫高窟以北15公里的戈壁邊緣,2014年8月1日投入運營的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以全新的預約模式和「數字體驗+實體洞窟」的參觀模式,開啟敦煌石窟的數字時代。

新的遊覽方式安排遊客在進入莫高窟參觀之前先在數字展示中心觀看兩部20分鐘的主題電影和穹幕電影,使遊客在短時間內對莫高窟文化的背景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前往洞窟實體參觀。

2017年,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獨家授權,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首次以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將兵馬俑呈現給觀眾, 成為世界八大奇蹟中首個採用百億級像素進行網絡展出的歷史景觀。

上線兩天便累計有6000萬人參觀。

上海博物館官網也於近期正式推出三維虛擬展覽,將重大展覽以360°全景虛擬的方式在網絡上進行重現,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覽」。

此次新推出的虛擬展覽採用了目前極具科技含量的360°全景虛擬展示技術,無須下載插件,可以滑鼠簡單操作在網頁上進行順暢的虛擬瀏覽,具有更為直觀簡易的觀賞體驗。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出現這種火爆現象的終究只是部分博物館。

截至到2016年末,我國共有博物館4109個。

整體上來說,我國博物館的公共性能並未得到充分發揮。

著名博物館的門庭若市和小型博物館的門可羅雀時常形成鮮明對比。

對此,要建立文物藏品資源共享機制,加強陳列展覽項目交流。

特別是一些藏品數量豐富的大館,要幫助館藏較少的博物館形成有特色的藏品體系,支持其舉辦符合其使命與職能的陳列與展覽。

資源豐富的大館還可以通過辦分館、長期借展藏品、在基層博物館館舉辦中長期陳列、幫助基層博物館提高陳列展覽策劃、編寫、設計和實施水平等方式,加強對中小博物館的扶持。

只有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文物才能擺脫僅僅作為寶物的狹隘「身份」,成為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被世代傳承。

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擁有世人羨慕的文化遺產,這是我們的幸運。

而運用市場經濟思維、現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傳播這些文化遺產承載的內涵,既是我們作為文化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我們作為文化繼承者的責任。

您可能感興趣的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