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人問津到觀者雲集,文物在生活中如何「活」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上午門一開,上千人沖向武英殿;展覽門口排六七個小時隊,工作人員連夜製作上千個號碼預約牌。

2015年秋天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中,展出在武英殿的《清明上河圖》兩個月里吸引17萬人次參觀,「故宮跑」一時成為社會熱詞。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都坦言「公眾觀展的熱情超出預期。

全民觀展熱潮並非一時。

2002年,《清明上河圖》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時,排隊曾長達6小時以上;2004年上海美術館舉辦《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百餘觀眾凌晨4點開始排隊等候;2016年上半年,北京首博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同樣觀者雲集、一票難求……

博物館界的觀展熱,折射了公眾文化需求的增速。

「一些舉世聞名的國際大展和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面前,觀眾『爆棚』的參觀景象並非孤例。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說。

上千人的「故宮跑」,應對好了是「風景」,應對不好是「麻煩」。

面對公眾高漲的觀摩熱情,故宮通過領號排隊參觀、優化路線改進方法,並在沿途設置坐椅、排隊現場分發特展圖錄,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參觀建議有效應對。

「能舉辦一個具有轟動效應的大展,是每一個博物館人孜孜以求的目標。

」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說,大展來臨,博物館更要充分準備,像故宮博物院的積極應對,也為業界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專家指出,與一些名展、大展相比,一些地方的博物館還處在待開發的境地,有的展覽多年不變,有的解說艱澀難懂,有的甚至擺放山寨文物,讓公眾很難走進並感知文化魅力。

這些博物館應積極回應參觀者訴求,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服務和人文關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