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挖出明朝懸棺,專家匆忙趕到,竟破解500年前歷史謎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

因東吳之後,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美譽。

此外,明前期、太平天國時期和中華民國時期,也都在此定都,所以南京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發現在南京的明朝墓葬。

2006年,南京正德學院在擴建校區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

為了保護文物不被破壞,工地負責人連忙撥通了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電話。

考古隊聞訊趕到,並對古墓進行了初步的勘探。

在勘探的過程中,隊員們發現這座古墓保存完好,並沒有被盜的跡象,於是立刻展開了保護性發掘工作。

當專家們打開墓門,進入墓中的那一刻,墓室突然詭異的亮了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將考古隊員們給嚇了一跳。

但恐懼過後帶來的是喜悅,因為有人猜想:這墓中會不會有長明燈?如果能夠找到,將會給考古工作帶來突破性的進展。

於是大家紛紛動身,開始尋找長明燈的蹤影。

沒想到,長明燈還沒找見,又聽到了隊員的喊叫聲。

順著那名隊員手指的方向,大家抬頭望去。

只見一具大型的棺槨竟懸浮在空中。

此時它正被四條粗長的鐵索給懸掛著,上面是否有什麼東西還不得而知。

考古隊發掘的古墓也不在少數,但這種喪葬形式還是第一次見。

在相關單位的配合下,他們終於是把懸棺給放了下來。

專家們在打開懸棺後,卻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墓主早已成為了一堆骸骨。

後來有人找到了墓志銘才得知,這位墓主是明朝著名太監楊慶。

他在晚年時痴迷求仙問道,所以才特地讓人把棺槨做成了懸棺的形式。

因為在道教看來,懸棺有利於吸收天地靈氣,更容易讓逝者死後升天。

而他們剛進來時自動亮起的燈也不是長明燈,是楊慶讓人在墓中放置了一口大油缸,在他下葬時讓人點燃了燈芯。

因為空氣密封,所以燈芯在燃燒完氧氣後會自動熄滅。

他們打開墓室那一刻,空氣進入,與抹著磷粉的燈芯發生反應,自然便會亮起。

當然,最讓專家們驚喜的是,在楊慶的墓志銘上找到了一個困擾史學界500多年謎題的答案。

當年鄭和7次下西洋,可在第6次時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

國內外的專家經過反覆推敲,認定他此次下西洋應該是失敗的。

至於為何失敗,不得而知。

而在楊慶的墓志銘上,則清楚的記載著:當時是遇到了大風暴,才中途返回的。

自此,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失敗的原因終於找到。

也算是此次考古最有價值的發現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縷玉衣」如何發現的?

對於滿城漢墓的發掘,民主與法制時報曾刊登過竇忠如、崔佳的特約撰稿,揭開了那段早已埋藏在歷史深處的秘密。 1968年6月25日,中國考古研究所的十幾位專家來到陵山,與先期到達的河北省文物工作人員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