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武當】你所不知道的武當山之贔屓馱御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武當山是我的家鄉。

隨著閱歷增多,最近幾年,越來越覺得武當的美是大氣中帶著一股仙氣,是秀美中透著一股靈氣,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道家文化的巧妙結合。

黃山歸來不看山的話,你就錯啦,快來問道武當,養生太極吧。

近日,小編在連載武當山系列相關的故事,敬請繼續關注。

贔屓馱御碑

武當山宮觀存放著十二座大石龜,龜身上馱著大石碑,碑上刻的永樂皇帝的聖旨,人們叫它「龜馱碑」。

這些龜馱碑,大者通高9. 52米,重量達1020噸,它們一個個高昂著頭,蜷屈著尾,四肢用力,力舉千鈞,卻又穩如泰山,其實這並不是龜,而是贔屓。

贔屓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

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

傳說贔屓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

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贔屓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贔屓治水的功跡,叫贔屓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贔屓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屓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屓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贔屓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

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拚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現存遺蹟

在武當山凈樂宮的兩座御碑亭內,有兩座贔屓馱御碑,是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庫時搬遷至此地的。

這兩座贔屓馱御碑長為5.3米,寬為2.36米,高為8.5米,重達102噸。

東面的建於明代永樂十六年,西面的建於明代永樂十一年。

是全國現存明代最大的兩座贔屓馱御碑。

傳說故事

皇帝為啥造這麼大的石龜,來馱聖旨?這有個來歷,傳說,燕王朱棣初次起兵反朝廷時,被建文皇帝打敗。

敵兵緊緊追過來,漸漸逼近,眼看就要捉住他。

朱棣揚鞭策馬,落荒而逃,翻山過嶺,又飢又渴,人困馬乏,再也沒力氣了。

這時候,他騎的火焰駒突然一停,前腿抬起,「咴咴」一聲驚叫,差一點把他摔下來。

天啊,前邊竟是一條洶湧的大江,攔住了去路!身後人喊馬叫,刀光劍影,越來越近了。

眼看已是絕境,朱棣不禁仰天長嘆道:「難道我真該死在這裡嗎?天啊,你若有情,就救救我吧!」呼聲剛落,大江便翻動起來,江心裡現出一個漩渦,濺起很高的浪花,隨著嘩嘩啦啦的濤聲,現出了一個大烏龜。

它伸長脖子說道:「來來來,站到我背上,渡你過江。

」朱棣正驚魂不定,還在猶豫,那火焰駒已飛身一躍,到了龜背上,站得穩穩的,閃也沒閃,晃也沒晃。

大龜搖著頭,擺著尾,四個腳爪扒啊扒,眨眼間便游到了對岸。

朱棣回頭見敵兵像熱鍋上的螞蟻,只是在對岸團團轉,卻過不來河,便舒了口氣,對烏龜表示感謝。

那大龜說話了:「聖上登極以後,請封我一官半職吧。

」告別了朱棣,就沉到水裡去了。

這時候,軍師姚廣孝領兵接迎了朱棣,朱棣便把這烏龜馱他過江的事告訴了他,問他大烏龜是什麼神。

姚廣孝說:「那龜不叫龜,是龍王的第八子,它出來護駕,可見你要坐天下了。

後來,朱棣果然百戰百勝,趕跑了朱允文,自立為永樂皇帝。

他論功行賞,對當年追隨他的文武人員,都封了官,獨獨忘了那大烏龜。

姚廣孝提醒了皇帝,可是所有的官職都已封完了。

皇帝說:「烏龜救過我的命,功勞最大,就封它給我馱聖旨吧。

」烏龜立刻馱了聖旨,到了武當山。

它看這裡山川峻秀,鳥語花香,是個好地方,便沒有再離開。

永樂皇帝怕它淋著凍著,就讓工匠們給它就地建起了御碑亭。

沒有去過武當山的,可以點擊下面連結提前了解一下,會給你一個滿滿收穫的旅程做充分的準備。

【天下武當 精彩獨道】你所不知道的「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系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