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化與開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根據文獻記載、地名考查和考古分析,位於中原腹地的開封是先夏文明創始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
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我國的夏朝,曾將位於開封城東的老丘設為國都。
在長達220年的老丘時代,夏朝度過了前所未有的興盛繁榮階段,從而對當朝乃至華夏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夏都老丘與今之開封,既有地理上的地脈繼承關係,又有文化上的文脈傳承關係。
正因為此,老丘作為開封的第一次建都才得到學術界權威部門的確認。
開封的建都起始時間由此向前推進1500多年,「七朝古都」提升為「八朝古都」。
開封與夏文化的獨特關係,使其完全有理由高擎夏文化大旗。
一
根據確鑿的文獻記載和迄今取得的夏文化考古成就,自公元前2070年開始,中國結束了漫長的原始社會,進入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時期。
大禹是夏王朝的第一代帝王,夏朝至公元前1600年被商朝取代,先後存在470年之久。
這一歷史事實證據確鑿,並被2000年國家公布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所確認。
夏王朝的文明體現在諸多方面。
第一是農業的初步發展。
夏朝的統治中心起始於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其後逐漸向平原地帶轉移。
這是人類由狩獵、採摘向農耕文明發展的標誌。
大禹治水,變水害為水利,有力地服務了農耕發展。
農業中的畜牧業發展較快,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
第二是手工業有了較快發展。
隨著農業的進步和生產部門的分工,燒制陶器、鑿磨石器、製作骨器蚌器、冶鑄青銅器和製作木器等各種手工行業,有了新的發展和分工。
夏代已經進入青銅時代,在二里頭文化遺存中有青銅鑄造的刀、錐、錛、鑿、鏃、戈、爵等生產工具、武器和容器,出土的銅容器系採用複合范鑄成,反映了當時的鑄銅工藝已有一定規模和水平。
第三是夏朝的軍事技術不斷提高。
夏朝建立後,中原形成了統一的部落共同體,並產生了國家機構,有專職戰鬥的軍隊。
大禹征「三苗」,稱他所統領的軍隊為「濟濟有眾」。
《尚書·甘誓》是記載夏啟征有扈氏的戰爭動員令,是古代最早的軍法。
夏朝軍隊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木石製造的戈、矛、斧和弓箭,也有少量的青銅兵器。
第四是夏朝的文化有了明顯進步。
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發明了今天稱為「農曆」的《夏曆》。
夏朝設有曆法官,後人專門整理的《夏小正》已經被現代天文學者證實是綜合夏代至春秋時期曆法知識的古籍。
從大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圖技術。
此外,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獻記錄,「夏禹書」、「禹王碑」則應是夏朝的傳世文字。
夏文化的內涵是豐富的,只是由於歷史久遠,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太少。
到目前為止,相關的考古發現也不多,因此對夏文化的認識和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文化的內容發掘一定會日益豐富,人們對夏文化的認識會不斷提高。
二
開封是夏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夏朝第七任國王帝杼遷都老丘,先後歷經帝杼、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六王,時間長達220年。
帝杼是一位難得的英君。
在其父少康領導的復國鬥爭中,為了消滅篡奪夏朝政權的寒浞,帝杼協助其父發起了多起戰役,立下赫赫戰功,最終消滅了寒浞的勢力,恢復了夏王朝政權。
繼位之後的第五年,帝杼就把國都由原(今河南濟源)遷至老丘(今開封)。
《春秋地理考實》載,「今河南陳留縣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證實了老丘位置就在開封之東的不遠處。
帝杼定都老丘後,其國力迅速增強,開始東征叛夏的東夷部落。
在激烈的戰鬥中,帝杼發明了有利於防禦的鎧甲,在戰鬥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帝杼在夏王朝的歷史上是唯一與先君大禹並尊的一代英君。
在夏王朝的歷代先王中,只有帝杼才能享受「向神靈敬獻人牲」這樣的祭奠禮,表明帝杼在夏朝歷史上的崇高地位。
帝芬是帝杼之子。
他即位後,進一步將夏朝推向鼎盛。
帝芬十六年,在夏朝西部,「洛伯用與河伯馮夷斗」。
帝芬乘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進行混戰之際,進一步向西擴展勢力。
帝芬三十三年,重新分封位於今安陽之西的有蘇國,「封昆吾氏子於有蘇」,使其再度成為夏的勢力範圍。
帝芒是帝芬之子。
帝芒繼位後,效仿大禹以玄圭祭天和祭祀黃河。
古人認為此乃祥瑞之兆,表明國家強盛。
帝芒還前往東方巡守,直到東海,表明夏的勢力控制範圍之遠。
帝芒還對周人的先祖后稷等部族進行分封,使夏朝的勢力達到今陝西北部至甘肅東部一帶。
帝泄是帝芒之子。
帝泄在位期間,夏王朝的勢力進一步發展。
帝泄對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始加爵命」,說明東夷各族已經承認夏王的君主地位,夏王朝對東夷部族有了策命予奪之權。
帝不降是帝泄之子。
帝不降在位期間,他繼續向西北擴張。
帝不降六年,「伐九苑」,將夏的勢力擴張到甘肅中部的草原地區,獲得了牧畜之利。
帝扃是帝不降的弟弟。
帝不降於在位59年後,「遜位於弟扃」。
帝扃在位時發明了扃鍵、鎖鑰等保護財產的工具。
帝扃號曰帝禹、高陽,皆是前代聖王稱謂,可知帝扃也是一代賢王。
夏朝老丘時代的六王,帝杼在位17年,其中居老丘12年。
其後的五王,在位期間均居老丘。
老丘之外的諸多夏都,長的不過40年,短的僅有數年,大多是每王一都。
而帝杼定都的老丘,歷經六王,時間長達220年,囊括了夏朝的興盛繁榮階段。
三
夏朝以開封為都長達220年,是夏朝最為興盛繁榮的階段。
應該說,夏朝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成就,大部分是在這一階段取得的。
由於夏朝與開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應該把夏朝的主體文化同開封聯繫起來。
夏文化是一種完整的文化體系,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
首先,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
在當時的條件下,世襲相比禪讓是一種含有進步意義的新制度。
氏族公社時期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被廢除,代之以王位世襲制度,標誌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人類的進步。
其次,夏朝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農業生產、鑄銅技術等方面的進步,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農耕的進步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夏朝的統治中心由山區向平原地帶轉移,就是適應了農業發展的需要,是農耕文明的標誌。
而手工業的發展與農業的進步相輔相成,由手工業改進、製造的生產生活工具,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最後,夏朝的社會發展必然反映在文化建設方面,而文化的發展又適應了社會的需要,對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在夏朝470年里,其國都先後經過12次遷徙,至少建立過9個都城。
其中部分經過考古發掘已得到確認。
大禹的都城陽城,2005年發現一座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是一座擁有宮城、城牆和護城壕的大型都城。
夏啟的都城陽翟,2007年文物工作者對禹州瓦店遺址進行再次考古發掘,發現了龍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城址,面積達40萬平方米,是一座擁有護城壕、城址中部建有大型建築的城址。
近年在河南新密市發現的新砦遺址,被確定是一處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
其城壕內面積約70萬平方米,設有外壕、城壕、內壕三重防禦設施,中心區建有大型建築。
夏朝後期遷都的斟尋為今二里頭遺址,總面積在375萬平方米以上,是一處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
少康遷都的原邑,是位於濟源廟街村西的廟街遺址,面積約75萬平方米。
上述通過考古發掘確定的幾座夏都,為都時間最長的也不超50年,與老丘的為都時間無法相比。
綜合分析,帝杼定都的老丘(開封),要比其前後的都城大得多。
原因是:一方面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和建築技術的提高,存在著都城面積逐步擴大的趨勢;另一方面,夏朝以老丘為都歷經五代六王220年,幾乎等於其他夏都時間的總和。
時間如此之長,不可能沒有一座巨大的都城。
鄭州商城遺址外城總面積達25平方公里。
鄭州商城遺址平面為長方形,城垣周長6960米。
鄭州商城是商朝僅次於殷墟的龐大都城,大部分學者認為是「湯始居亳」的亳都,屬商代早中期,為公元前1500年左右。
夏都老丘與鄭州商城的初建,僅有百年之隔。
老丘是夏朝最重要的都城,鄭州商城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城。
前者是夏朝走向興盛時所建,作為永久國都220年;後者是商朝初期所建,作為國都存在僅100多年。
所以,無論如何夏都老丘不會小於「商湯亳都」,即鄭州商城的規模。
歷經六任夏王時間長達220年的老丘城,是在夏朝勢力最盛、最為繁榮鼎盛的時期建造的。
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夏都老丘的城市規模,不僅要比同一朝代的都城大得多,而且不會小於僅有百年之隔的「亳都商城」,也就是說不會小於25平方公里。
可以斷定老丘城是一座龐大而堅固的城池,建設有兩重到三重城牆,外加護城河作為防禦體系。
城內建有宮城及大型宮殿式建築,擁有制陶、制銅、制骨、制玉、紡織等多個手工業作坊區,在當時是一座雄踞中原的東方大都會。
根據確鑿的文獻記載、考古發現和實地探訪,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老丘城,歷經黃河無數次決淤,其遺址沉眠在今開封東國都里村一帶地下,距今天的地面超過10米。
早在上世紀的1989年和1990年,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與開封博物館考古部、杞縣文管所合作,在開封杞縣境內共試掘和發掘了段崗、鹿台崗、朱崗、牛角崗和竹林5處遺址。
除鹿台崗和竹林遺址之外,其他3處皆發現有豐富的二里頭文化遺存。
段崗遺址位於杞縣高陽鄉段崗村北部,出土的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陶器以夾細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為主,多淺灰。
夾砂陶和泥質陶皆胎體中厚,胎質細密,絕大多數為輪制。
紋飾以中繩紋為大宗,包括雜亂繩紋以及為數不多的細繩紋等。
主要器形有圜底中口長腹罐、花邊口沿罐、捏沿罐、小口矮領瓮、平口瓮、大口尊、箍狀堆紋缸、淺盤和深盤、深腹簋等。
朱崗遺址位於杞縣城東朱崗村邊。
該遺址出土的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陶器分夾砂和泥質兩類,以夾砂者居多,泥質所占比例較小。
陶色以灰色為主,其他褐、紅、黑諸色僅占7.11%。
繩紋所占比例最大。
還有少量的箍狀堆紋加繩紋、花邊口沿加繩紋、旋斷繩紋等。
其他較典型的紋飾有方格紋、細繩紋、麥穗紋、坑窩紋以及淺方格紋、淺麻狀繩紋等。
豫西二里頭文化頗為流行的雞冠耳和花邊口沿在這裡可以看到。
牛角崗遺址位於杞縣西南12公里的高陽鄉牛角崗村北。
該遺址二里頭文化的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其次為泥質灰陶,其他質色者少見。
器物種類較多,主要有中口長腹罐、大口長腹罐、盆、花邊圓腹罐、圓腹罐、瓮、大口尊、捏沿罐、箍狀堆紋缸,其中以中口長腹罐最多。
通過對杞縣段崗、朱崗、牛角崗3處遺址出土陶器種類及陶質、陶色、紋飾等仔細觀察分析,與相關文獻記載的「老丘時代」的起止時間是基本吻合的。
1998年春季,開封市文物工作隊在配合連霍高速開封段建設工程的文物勘探中,在位於國都里村北1.5公里的劉京寨村中,曾探至一處分布範圍較廣的文化層堆積,部分探孔在距地表約12米的深度,出土有顯具夏、商時期文化特徵的殘碎繩紋陶片等物。
2013年9月,在劉京寨村的西部和北部,北距連霍高速公路360米~400米的區域,共布機械鑽孔14個。
其中在第10號孔和第14號孔探到與1998年勘探近同的文化堆積層,該堆積層距地表深10.5米~12.8米不等,土質為青灰色沙質土,包含大量的灰色繩紋陶片和顆粒狀的磚瓦塊等物。
由於開封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截至目前,相關的考古發掘還不盡如人意。
但已經獲得的考古成果告訴我們,曾經是夏朝統治中心的開封地下深埋著豐富的夏文化遺存。
四
長期以來,由於多種原因,夏文化沒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近幾年,學術界明顯加強了對夏文化的研究。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封才被學術界權威部門確認為重要的夏都。
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對夏文化的研究,儘早成立「夏文化研究會」,凝聚相關研究人員的力量,定期召開研討會,不斷拿出新的成果。
要利用多種手段搞好宣傳,提高人們對夏文化的認識。
要通過深挖夏文化,尤其是深挖有利於提高開封聲譽的老丘文化,來豐富自身的歷史文化內涵,進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當前,開封正在實施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宏偉戰略,而發展文化旅遊需要源源不斷的文化資源為支撐。
作為開封歷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並有深入挖掘和開發價值的夏文化,應視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去開發利用。
要大力宣傳老丘在我國歷史上的影響,從而體現開封「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核心位置。
要加大對夏都老丘的考古勘探力度,投入必要的資金,以求得新的考古成果 ,獲取更多的夏文化資源。
宋文化對開封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宋文化對開封來講,由於時間較近,文獻豐富,遺存較多,易於開發。
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夏文化同樣是開封的寶貴遺產,同樣有著重要的開發利用價值。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王朝,它開啟了世襲制文明新時代,使中華文明躍上了新的台階,是一個對我國歷史文明作出過重要貢獻的朝代。
夏朝老丘為都220年,長於北宋東京的168年。
開封是名副其實的「宋都」,同樣也是名副其實的「夏都」。
宋文化和夏文化,同是開封並行不悖的歷史文化遺產,應將二者並列起來加以保護利用。
根據目前全國乃至開封學術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我們已經具備建立「夏文化展示園」的條件。
開封是夏朝統治的核心地區,是夏朝最為重要的國都所在地,建立展示夏朝歷史的「夏園」責無旁貸,最有資格。
所以我們強烈呼籲,儘快在開封城東建立「夏園」或「夏文化主題公園」。
「夏文化主題公園」應展示夏代的農耕文明、手工製造(制陶、石器、青銅器、骨器)、軍事文明(戰車、矛、盾)、建築文明、科技文明(夏曆)、城市建設、夏文字(倉頡造字、岣嶁文)等,要展示歷代夏王,尤其要展示曾居住老丘的六任夏王。
可以將夏文化融入休閒娛樂、觀光農業等旅遊元素,最終獲得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為了彰顯夏文化,在利用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工作的同時,還要儘快命名一批帶有夏文化色彩的街道。
我們欣喜地看到,開封已有了「華夏路」的命名。
今後還要有更多的街道命名,如夏都路、夏興路、夏盛路、夏城路等。
一些新成立的實體單位,也應儘量使用體現夏都、夏文化的稱謂。
相信通過各種宣傳措施的採用,開封的夏文化特徵一定會家喻戶曉。
未解之謎:「華夏第一都」到底在哪裡?
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從早期的人類到原始氏族社會,這片土地上有過我們祖先的身影。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不斷進步,堯舜禹三代之後,禹的兒子啟廢除統治權禪讓的傳統,奪權成立父子相承的國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