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昏侯墓,超越馬王堆,出土的文物堪稱國寶將改寫多項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劉賀墓主槨室的西面,出土了一面繪有聖賢畫像的屏風,題字部分還出現了「孔子」「顏回」「野居而生」等字樣。

這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孔子像。

按照史料的記載,劉賀的皇帝生涯是滿屏的「差評」。

漢昭帝早死,沒有留下子嗣,身為武帝之孫、昭帝親侄、第二代昌邑王劉賀被權臣霍光擁立為帝。

擁立藩王的事情,在西漢其實有先例可循。

西漢初期平定諸呂之亂後,功臣集團就擁護鎮守北邊的代王即位,就是後來的一代英主漢文帝。

可這次興沖沖的劉賀從山東封地趕到長安才27天,就遭到無情的廢黜。

至於被廢的原因,史書說是「收下玉璽、接受帝位才27天,他就幹了1127天壞事」,霍光覺得他「行昏亂,恐怕危害社稷」。

經上官太后同意,劉賀的帝位被解除。

廢立皇帝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霍光卻幹得極為幹練,他上前「抓住劉賀手,解下他印璽,扶著他下殿,送出金馬門」。

可一直以來,對劉賀遭廢原因的爭議從未停止。

考古專家組和媒體都曾將海昏侯墓與長沙馬王堆漢墓比較,有專家認為:「其出土文物數量已經超過馬王堆,在精美程度上則比較接近。

該墓葬具有漢代高等級墓葬所包含的許多重要元素,考古價值不亞於馬王堆。

」目前,主墓出土的雁魚燈、孔子像、火鍋、青銅蒸餾器、編鐘、蟲草、金餅、麒麟金等文物都吸引了公眾極大的好奇。

愛吃火鍋、腰纏萬貫、尊重儒家文化等等,人們看著這些精美而奇異的出土文物腦補出一個豐滿的西漢貴族形象。

而在張仲立眼中,主墓的精彩部分在於藏閣中的樂庫:「主墓中的樂庫有三堵編鐘編磬、排簫、笙和樂俑,從中可以看到西漢音樂的文化傳承、樂器鑄造技藝和禮樂制度。

馬王堆長久以來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除了出土文物之外,還有那歷經2000年而不腐爛、五臟俱全、皮膚尚有彈性的女性遺骸。

那麼,從目前主墓的情況看,墓主遺體會是何種狀態?「棺槨其實早就塌陷了,即便下葬時密封工作做得再好,墓主還是會與空氣接觸,加之周圍的酸性土壤,目前軀體是否還存在,也不好說。

大家今天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

《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

海昏侯墓裡面就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知道篇》。

此外,劉賀似乎是個極為愛書的人。

他墓中藏有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史記》成書於公元前90年,劉賀死於公元前59年,至多相隔31年。

墓中的《史記》,很有可能是這部書的最初版本。

如果最終確定,那將是文獻學界的一場文化盛宴。

目前,考古人員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進入到文字釋讀和研究階段。

這些多部典籍內容,堪稱國寶

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 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發現

隨著考古發掘的進行,越來越多的陪葬物重見天日。

墓中所藏的海量書籍文物,讓人大呼意外,而劉賀固有的荒淫形象鬆動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驚

[對於海昏侯墓及其歸屬的「紫禁城城址和鐵河古墓群」,南昌已經開始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建立一座國家考古遺址博物館的規劃也呼之欲出]霧霾中的滕王閣,秋水共長天漫成一色。自滕王閣向北,過了南昌市...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的秘密(圖)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的秘密文/王扉10月11日,《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出土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了。據悉,該展已列入江西省博物館的固定專題陳列。包括馬蹄金、玉飾、四神玉帶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