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座用古墓改造成的博物館,在中國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都看過《盜墓筆記》,這幾年中國關於古代墓室的熱情被《尋龍訣》、《木乃伊》幾部盜墓電影掀起過一陣小波瀾。

不知道有人關注過沒有,國內還有不少古墓博物館,想想就是陰氣森森吧。

如果我們說古墓博物館,這種說法可能聽過的人不多。

這樣說還比較新鮮。

但是,如果我們說起明十三陵,這不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用陵墓改造而成的博物館嗎?

《尋龍訣》劇照

不光如此,在許多人喜歡看的八卦那裡,還寫過以前毛主席據說專程來到這個明十三陵,不過專車在陵墓外轉了幾圈就走了,結果其他陪同的大領導、官員都下墓瞅了瞅,但咱們偉大的毛主席卻沒有下到墓里。

看來在偉人眼裡,這種地方改成的博物館,以自己的身份去逛逛還是多少有些不妥的。

明十三陵

那麼,在國內,還有哪些完全是古墓改造成的博物館呢?小編今天就來扒一扒,帶著大家去獵獵奇。

古墓博物館相較於比較常見的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從數量上看明顯要少很多。

死亡一直以來既讓人恐怖畏懼、又不免心生好奇,究竟身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

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就在中國,離我們很近喲~它就是洛陽古墓博物館,現在已經更名為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位於河南洛陽邙山機場路45號。

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我們又拿了一個世界第一。

邙山的陵墓群

古人云:「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生在蘇杭」很好理解,蘇杭乃是江南魚米之鄉,自宋室南遷後數百年更是始終處於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富甲一方,才子佳人無數。

「葬在北邙」又從何說起呢?北邙厚重的黃土之下都埋葬著哪些人?位於洛陽北郊的邙山水深土厚,是歷代墓葬選址的風水寶地、帝王將相理想的埋骨之處。

邙山陵墓群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有包括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以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在千座以上。

無言獨上西樓的南唐後主李煜、一覽眾山小的詩聖杜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生啖豬肉的樊噲、掛六國相印的蘇秦和他的師弟兼對手的張儀都沉睡在北邙的黃土之下。

北魏帝王陵展區。

以北魏宣武帝景陵為核心,這座帝王陵是1993年考古發掘的

洛陽古墓博物館是一座以歷代墓葬和古墓壁畫為陳列內容的大型專題博物館,1987年4月起對公眾開放,共由三個展區構成:歷代典型墓葬展區、北魏帝王陵展區和古墓丹青精粹展。

行走在地宮中仿佛穿越到了2000多年前的幽冥世界。

切身的感受到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墓葬習俗。

北魏宣武帝景陵墓道很長,全長55米。

走下陵墓,撲面而來的陰森之氣

因為古墓博物館大多數的時候參觀遊客並不多,加上古墓的氣氛,如果不是超強大心臟,建議結伴而行。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中的北魏宣武帝景陵,從外景看來,雖然看似普通,但卻讓人有不寒而慄之感。

走下去看,更是需要強大的心理才能完成這一次獨特的博物館之旅。

除了洛陽古墓博物館,新疆庫車也正在籌備全疆第一個地下博物館——庫車古墓博物館的建設。

庫車古墓發掘於2007年8月,屬魏晉十六國時期墓葬。

古墓發掘出了200多件珍貴文物,從考古資料上證實了中原文化對於西域的重要影響,是西漢中央政府建西域都護府統治西域以來的直接物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邙山帝陵

根據文獻記載,北邙山帝陵主要埋葬著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洛陽是十三朝古都,跨越時間長達千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