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無欲有欲,都是玄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曹均璇
如果按照帛書《道德經》,第一章應該是「上德不德」。
不過傳世本《道德經》影響力大,說道德經第一章,人們想起的肯定是「道可道,非常道」。
傳世本《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們接下來說明用帛書版《道德經》。
這段最重要的話是第四句:「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雖然最有名的是第一句。
頭兩句,就是講兩個事實。
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是說有個真理級別的規律,姑且稱之為道,姑且解說一下,不要拘泥於言語或文字。
第二句和第三句都說是名。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名與道一樣,世間萬物的名,不過是人類給安上的,原本是沒有的。
既然如此,當我們面對世事,不要過於執著。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放下各種固有概念(名)和隨之而起的慾望,看到萬物的本來面目。
這樣對概念和慾望才會有清晰的認識,才能用萬物而不為其所困。
這裡說的是保持中道。
《壇經》中慧能大師的示法偈解釋這個中道比較容易理解。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無台。
佛性常清凈, 何處有塵埃。
又偈云: 心是菩提樹, 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 何處染塵埃。
(關於這兩首慧能示法偈,可見我另一篇文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壇經這句偈子是真的嗎?說的是什麼意思?》)
第一首偈子已經說了身心是空(無欲),為什麼第二首偈子又說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有欲)?因為身體和外界同時也是具體存在的。
本性為空,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
不耽於空,故恆有欲也,以觀其所曒。
這樣才能內外皆明。
只在有欲上是不行的,被概念和慾望所迷,患得患失,活得痛苦。
只在無欲上也是不行的,會成狂禪,否定一切,否定是非善惡,這種人修行界很多。
所以最後說無欲有欲「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普通百姓眼中的《道德經》 ——「道」是非常道?還是非恆道?
原創 作者:楊本樞 《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共有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前一篇文章講過,《道德經》有三種版本,一是現在的通行本;二是帛書《老子》甲乙本兩組釋文;三是郭店竹簡《老子》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