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千里追日,背後竟是時代文化的血腥與無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的理想是浪漫的,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現實與理想交織千年,分不清彼此的是神話。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真實,到最後追到的不痛快。

你認為真實未必是證實,現實不是,理想不是,神話或許是時間長河裡最真實的寫照。

列子》里的夸父,是令人憐惜的。

可《山海經》里的夸父是所有人物中最立體的
,是更讓人敬仰的。

他一個人的描寫可隱射出那個時代。

所有混亂的人物關係,幾乎都可以通過它有所聯想。

蚩尤、共工、應龍.......

《山海經 中山經》: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椶柟,多竹箭,其獸多㸲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

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

湖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珚玉。

《山海經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曰成都載天。

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經 海內西經》中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祝融降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

結合上邊「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可以看出夸父出身於北方,為神農氏正統後人。

後期記載中說不量力,只有一種可能:炎帝勢衰再加上夸父族在黃帝的瓦解下淪為分支,勢力單薄,淪為悲情色彩的部落。

夸父所有的事情,離不開上古神話時期時代文化的血腥與無奈

所有人物的混亂都源自炎黃交替的背景,夸父死於渴、夸父死於祝融、夸父死於應龍,這是三種最多的說法。

通過這可以看出當時人道初立,背叛分化的影子。

祝融與應龍絕對是《山海經》作者暗示的反面人物。

因為祝融來自神農炎帝後裔,應龍來自伏羲太昊的後裔。

在三方勢力角逐中,伏羲神農後人應該是站在一起的,從蚩尤戰黃帝時以鳥和牛為圖騰就可看出,但無疑內部是出現分化的,應龍是個背叛者

應龍,帶翅膀的龍就是伏羲氏在東方和南方後裔的圖騰合體。

蚩尤夸父皆死於應龍之手,而夸父與蚩尤之間至少隔著幾代,那麼應龍就是伏羲氏後人倒向黃帝的部落,應龍是個合成部落的圖騰,也可以是合成部落的領袖氏族,而不是一個人。

祝融應該是炎帝敗後倒向黃帝的炎帝後裔,有沒有戰同宗後人不可確定,但是絕對和夸父刑天之類是兩個立場,從山海經後期的描寫上,后土氏有女兒嫁給了黃帝(或黃帝後裔,為黃天后土,后土娘娘說法的由來)。

《山海經 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棄其杖......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

鄧林在其東,二樹木。

一曰博父"。

可以看出夸父後人在鄧林旁住了下來,後人對黃帝與伏羲後人是有恨的

右手操青蛇,青為東方木德,伏羲之後。

左手操黃蛇,黃為中央土德,黃帝之後。

可見應龍的背叛對炎帝與伏羲後人帶來的隔閡。

所以《山海經》中講「應龍處南極,殺蚩尤夸父,不得復上」應龍回不去了,是合理的。

關於操蛇,山海經中多有提到,個人認為是巫書詛咒,黃帝徹底得天下後,封神時好多是攜四蛇的,不同的是顏色不一樣,耳攜兩青蛇(伏羲後人),腳踏兩赤蛇(炎帝後人))。

所以夸父是處於一個血腥反覆的時代,在這樣時代下,夸父是有大氣節的

總得來講蚩尤早於刑天,刑天早於祝融投黃帝,祝融早於共工角逐顓頊。

共工失敗撞斷天柱早於夸父追逐太陽。

如果說前幾位是轟轟烈烈的大英雄,可以撼動乾坤,那麼夸父絕對是勢力單薄依然大氣凜然。

如果說前幾位是在爭取屬於神農的共主地位,那麼夸父絕對是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追隨者。

如果說別人是權,那麼夸父是為了義,為了追隨祖先的祖跡。

後人都拜關羽以為忠義,我說,作為武聖人,夸父比關羽格局更大,格調更高,更值得我們敬仰。

桃花園裡拜桃花,不知夸父是路人,只知英豪三結義,不曉桃源自何隱。

《結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