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掌門人」單霽翔:延續中華文明 保護文化遺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商丘日報記者 白鵬

核心閱讀:

他,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曆時10年,倡導用「文化遺產保護」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文物保護」的概念。

他,被稱為故宮的「掌門人」,卻說自己是故宮的「看門人」,理想是「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他,自稱也是一個「商丘人」,曾至少三次回到祖居地商丘,認可商丘是「中國城市建設史不間斷的城市」。

他,就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故宮博物院的現任院長——單霽翔。

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文化基因,7月27、28日商丘市委邀請單霽翔先生蒞臨商丘視察指導工作,並為商丘市委中心組2017年第三次集體學習(擴大)報告會作報告。

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有強盛的生命力

從2002年到2012年出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曆時10年,單霽翔憑藉紮實的知識與豐富的工作閱歷,倡導用「文化遺產保護」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文物保護」的概念,進一步提升了文物保護的理論高度,改變了人們以往對文物工作的認識,將文物工作的對象和外延擴大化,形成了以「文化遺產保護」為核心的新內容與新思想。

2011年12月,以「保育與發展:是夥伴還是對手」為主題的國際文物保育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單霽翔說: 「只有當地民眾傾心地、自覺地守護文化遺產,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

而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有強盛的生命力。

單霽翔積極倡導、推動並實踐在城市化加速進程條件下的各項「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推動鄉土建築、文化景觀、文化線路、工業遺產等文化遺產保護新領域的研究和實踐。

他在所出版的《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一書中,提出了自己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與看法,同時,單霽翔還積極參與國家有關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修訂,為中國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後,「文化遺產保護」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文物保護」的傳統概念。

相比較而言,文化遺產保護更注重「公眾參與性」和「世代傳承性」這兩個理念。

「公眾參與性,表明文化遺產保護不是政府的專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門的專利,每一個人都有保護、監督和利用文化遺產的權利。

」單霽翔說,「只有當我們的文化遺產跟我們市民生活產生這樣的情感聯繫,它們才會是最安全的。

關於世代傳承性,單霽翔說,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我們今天不能隨意處置文化遺產,應該為後代多保留文化遺產的真實信息,因為他們同樣有權利享受到文化遺產帶來的利益。

我是故宮的「看門人」,而非「掌門人」

他讓默默無聞的文物修復師成為不一樣的「網紅」;

他讓嚴肅的故宮在一次次認真「賣萌」中變得溫情;

他讓博物館不再「高冷」,讓歷史的紅牆黃瓦有了溫度……

2012年1月,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他被稱為故宮的「掌門人」,而他卻說自己是故宮的「看門人」。

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這五年來,單霽翔一次次的走訪中,在紫禁城九千餘間房屋、每一個院落的考察體驗中,在與每位故宮人交談中獲得最為深切感受的是「故宮是一個活態的生命體」。

故宮博物院從1925年建院至今,已經92年。

他將自己定位為故宮的「看門人」,絕不是什麼「掌門人」,將看護好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珍品、看護好故宮的古建築群、看護好故宮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故宮精神」視為每一代「故宮人」的職責所在,也是永恆的使命。

北京紫禁城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再過兩年,紫禁城就600歲了,單霽翔的理想是「將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1925年10月,故宮從皇家禁苑變成博物館時,遊客從四面八方擁向紫禁城,最後光是丟失的鞋子就撿了好幾筐,而在不久的將來,您可以自由地在裡面逛來逛去。

單霽翔說:「不同時期改革難點不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不斷增加的觀眾需求和我們能夠提供的能力之間差別太大。

故宮館藏180餘萬件文物,展出來的不到1%。

現在我們正在建我們神武門的館,同時,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在建,香港文化故宮博物館幾年建成也可以大量展示故宮的產品。

我們想方設法把更多文化資源讓更多的人更好享用,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吸取智慧和營養。

雖然故宮的門票價格多年沒有漲過,但故宮從未想過要漲價,單霽翔說「相反,在未來,如果得到社會理解、經過有關部門同意,在條件成熟時可以考慮免費開放。

30年前,也就是1987年,故宮成功完成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申遺,30年過去了,在2017年的兩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又帶來了16件提案。

有一半都是與故宮相關的,其中的一個提案,就是故宮還要繼續申遺。

單霽翔認為:「這些建築與景觀載體是中國明清皇家宮廷文化與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紫禁城共同構成了遺產的見證價值,對故宮遺產的完整性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

30年後,故宮準備再申遺——太廟、社稷壇、景山、北海、端門、皇史宬……圍繞故宮的這些明清古建築群和古典園林,若整體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將在古都北京核心區域形成怎樣的世界文化遺產群組?

作為一名「商丘人」,對商丘有種親切感與歸屬感」

單霽翔自稱也是一個「商丘人」,認可商丘是「中國城市建設史不間斷的城市」。

他曾至少三次回到祖居地商丘,2008年3月、2009年4月、2011年1月,以國家文物局局長的身份到商丘調研指導工作。

據商丘市文物局局長劉昭允介紹,單霽翔曾說,自己的家族是明代從商丘單樓村遷移到江蘇江寧的,本身作為一名「商丘人」,對商丘有種親切感與歸屬感,也在默默地關注著商丘的發展,為商丘古城的保護做出一份貢獻。

2008年3月,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來商丘考察,登上了商丘古城,考察了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以及商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009年4月8日,時任國家文物管理局局長單霽翔赴商丘調研文物管理工作,實地查看了商丘古城、侯氏故居、文廟等文保單位的保護情況。

在聽取了時任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對商丘市的情況介紹後,單霽翔說,可以看到商丘市委、市政府真正把文物工作作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在推進。

商丘當前的文物保護工作有很多重點,特別要著重古城的保護。

商丘古城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有著完整保護的基礎和完整的城防體系,在保護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牆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完整的古城。

商丘古城和大運河遺址的開發保護是當前非常重要的兩項工作。

2011年1月11日至12日,時值大運河的申遺之際,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一行實地考察商丘市文物保護工作及大運河申遺候選點,時任河南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時任商丘市市長陶明倫等陪同考察。

單霽翔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到商丘,每次來感覺到商丘經濟社會發展都有新的變化,使人印象深刻。

劉昭允回憶,當時單霽翔曾談到:商丘城摞城,從宋國都城建城到明清,城址一直沒有脫離宋國都城範圍。

商丘是中國城市建設史不間斷的城市,是黃泛平原上中國城市發展變遷的經典案例。

商丘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在商丘沒有中斷過。

2016年商丘市五次黨代會之後,新一屆市委對商丘歷史遺蹟承載的五千年文明進行梳理,以商丘古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為引領,著力打造「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文化旅遊品牌,叫響「一城閱盡五千年」旅遊口號,為商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跨越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在此背景下,商丘市委邀請單霽翔先生蒞臨商丘,劉昭允認為:「具有戰略眼光、豐富經驗的大家來指導商丘文化工作,必將為商丘發展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需要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挖掘、保護、利用。

會提高商丘廣大幹部群眾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會有更多的人自覺保護文化遺產,通過挖掘本地文化,樹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熱情。

照片說明:

單霽翔,倡導用「文化遺產保護」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文物保護」的概念。

他說自己是故宮的「看門人」,自稱也是一個「商丘人」。

(資料圖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單霽翔委員:加快實現故宮整體保護

中國文化傳媒網記者 劉修兵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帶來了關於加快實現故宮整體保護的提案。對於故宮文化遺產保護,他建議,探討並啟動將太廟、社稷壇、北海、景山,以及端門、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