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外,古道邊,葡萄美酒香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小編去了趟河北宣化,本來是奔著一處著名的遼墓群去的,結果和博物館的顏誠老師從墓葬壁畫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著名的宣化葡萄,真是漲姿勢。

撰文:顏誠

宣化葡萄的栽種歷史是從唐代開始的。

這時候早期從中亞引進的葡萄及其種植經過近千年的發展也日趨成熟,並從皇宮流傳至民間。

唐代的宣化先稱「雄武軍」,後稱「武州」,地理位置、土壤條件、氣候環境都非常適合葡萄的種植和栽培。

宣化的葡萄最早種植在寺院裡,在唐代寺院中確實有栽種葡萄的傳統。

唐時的宣化經濟發達,城市繁榮。

宣化城內外考古發現的唐代墓葬已有上百座,建造豪華的磚雕墓比比皆是。

經濟的繁榮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葡萄的種植,此時在宣化城內官府、富戶、寺廟、農家已普遍種植葡萄。

適於觀賞、於庭院種植的漏斗架種植方式,也是在這一時期逐步形成的。

這是宣化獨有的葡萄種植方式:在葡萄藤的四周撘一個圓形的架子,讓葡萄的藤條順著圓架向四面散開,盛夏之時藤條上長滿綠葉,從高處俯看,整座葡萄架就像一個大的漏斗,漏斗架因此得名。

直到今天在宣化種植葡萄的農戶還傳承這種栽種方式,由此算來大概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

1993年,宣化有過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

在城西下八里村北發現了十餘座遼代家族墓葬。

在其中一座保存完整的張文藻墓中,出土了整串但已乾癟的葡萄,保存完好。

同時出土的還有盛放在雞腿瓶中的粉紅色液體,經國家文物鑑定中心的鑑定就是葡萄酒。

墓室內繪製的《溫酒圖》和《彈唱圖》壁畫中都有盛酒的雞腿瓶,特別是《彈唱圖》,表現了女主人閒暇之時,在聽著民間彈唱的同時,一邊吃著水果、糕點,一邊品嘗美酒的情景。

這時品嘗的美酒,正是民間釀製的葡萄酒。

這次考古發現是宣化葡萄種植史乃至全國葡萄種植史上的重大發現,證實遼代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已在民間廣為流行。

彈唱圖

宣化遼墓出土的葡萄有一現象十分值得關注。

從發現的墓誌得知,張文藻下葬的具體時間是遼大安九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按陽曆推算應該在五月中旬,但當地葡萄應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前後成熟。

如此推斷隨葬的葡萄只能是前一年採摘保存過冬的葡萄,可見早在一千多年前,果農已經掌握了葡萄越冬的儲藏保鮮技術。

溫酒圖

關於葡萄的儲藏與保鮮,遼宋時期出現一種新方法。

在北宋大文學家蘇軾的《格物粗談》中講到:「十二月,洗潔凈瓶或小缸,盛臘水,遇時果出,用銅青末與果同入臘水收貯,顏色不變如鮮」葡萄等果「皆可收藏。

」(臘水:即蠟粉水,是一種表面處理劑。

銅青末:即銅銹粉,中藥,又稱銅綠。

宣化的冬天非常寒冷,先民們就創造了「埋藤法」:每年秋天採摘後,把圓形漏斗架全部拆掉,在地上挖出土坑,然後把葡萄藤條埋進土坑裡,上面蓋厚厚土層,第二年春天再把葡萄藤條從土中挖出來重新搭架。

這種方法雖然繁瑣,卻非常有效。

宋代名醫唐慎微編寫的《政類本草》一書中有:「葡萄不禁冬,北方須埋蔓,防凍」的記載;《大金國志》中也有類似的的敘述。

關於葡萄的扦插技術、嫁接技術在歷史文獻中也都有記載。

至元代,宣化葡萄的種植已相當普遍,也頗具規模。

據《元史•耶律楚材傳》記載:「帝令於西京宣德(宣化),徙萬餘戶充之西域,種田與栽葡萄。

楚材曰:『先帝遺詔,山後民質樸,無異國人,緩急可用,不宜輕動,』帝可其奏。

」萬餘戶中雖不都是葡萄種植戶,但不難看出葡萄種植的農戶一定相當多。

在宣化城中觀后街的一處葡萄園內,至今還保留著近700年的元代葡萄老藤。

明代,宣化成為長城九邊之首的軍事重鎮——宣府鎮,駐軍高達五、六萬人。

城內布滿兵營,葡萄種植多在城北柳川河兩岸。

清代,駐軍銳減,城內北部、西部土地空置,大批葡萄農在此種植葡萄,使宣化葡萄種植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保存下來的地方志,如《宣府鎮志》、《宣化府志》、《宣化縣誌》、《宣化縣新志》上都有種植葡萄的記載。

1922年編印的《宣化縣新志》記述:宣化葡萄有三種「白葡萄,味甘皮薄,已熟者能切成薄片。

赤葡萄,形似乳,土人謂之馬乳葡萄,經冬則味變。

紅葡萄,色微紅,遲熟,皮厚,蒂甚長,味甘微酸。

能耐冬,次年五、六月猶有藏儲者。

相傳遼代的蕭太后、明代的李自成、清代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都曾在宣化品嘗過葡萄。

清代還將宣化的白牛奶葡萄定為「皇家貢品」。

1909年宣化白牛奶葡萄還曾在巴拿馬「萬國物產博覽會」獲獎。

宣化白牛奶葡萄作為葡萄產品中的佼佼者,享譽全國,聲名海外,至今仍如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