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之子也曾立無字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最新消息,在唐定陵最新勘探發掘中,發現35件(處)石刻和夯土基址,以及大量條磚、筒瓦、板瓦等建築材料。
考古調查獲知,定陵與乾陵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陵墓)一樣,也曾立有一尊無字碑,但遺憾的是碑身已蕩然無存,僅僅清理出了無字碑的夯土基址。
定陵是唐中宗李顯(唐高宗第7個兒子,武則天所生的第3個兒子)的陵墓,位於陝西省富平縣縣城以北約10公里海拔751米的鳳凰山上。
由於其父、其母、其弟(睿宗李旦)、侄子(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子(唐殤帝李重茂)都當過皇帝,因此網友將唐中宗李顯戲稱為「六位帝皇丸」。
石虎和馴虎石人首次同時出現
定陵陵園原先置有石刻,造型高大雄偉,雕刻藝術精湛,為我國唐代石刻藝術寶庫中的精品。
20世紀60年代以前,陵園神道兩側石刻保存較多,分布有華表1件、翼馬1對、仗馬3對、石人5對、石獅1對、無字碑1通,另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豎的「唐中宗定陵」石碑1通。
由於屢遭劫掠,現僅存部分石刻。
最新的考古發掘使一批石刻重見天日。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博介紹,在南門外,新發現兩尊形體巨大、保存完整的石翁仲(石人像);在北門附近,鑽探發現包括1件牽馬人在內的7件石刻。
尤為重要的是,北門西側清理出1件石虎和馴虎石人。
張博說,石虎和馴虎人同時出現,在唐代十八陵中還是首次。
在此之前,在乾陵的北門曾發現過石虎,旁邊有個空底座,專家曾推測這可能是馴虎人,但馴虎石人的實物在乾陵一直沒有發現。
張博說,這次在定陵發現的石虎形制和乾陵石虎比較相近,說明定陵和乾陵在石刻配置和雕塑工藝上具有一定傳承關係。
定陵無字碑也是個謎
查證文獻和考古調查,與乾陵一樣,定陵前也曾立有一塊無字碑,碑高5米、寬2米、厚1.3米,碑頭浮雕螭龍,碑身的左右兩側線刻龍、鳳、麟、獅等瑞獸圖案和祥雲蔓草紋飾。
但這塊無字碑毀於文革。
富平縣誌記載,1967年該石碑被宮裡公社三鳳大隊個別幹部群眾砸毀後,做成了72條碾子,最後以10元一條的價格賣掉了。
考古工作者根據老人們的回憶,在定陵南門西側鎖定了這塊無字碑的位置。
隋唐史研究學者、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於賡哲教授認為,以往研究乾陵無字碑的人,都忽略了定陵前也有無字碑。
「如果說乾陵無字碑是歷代帝陵的意外之作,那麼李顯定陵的無字碑又該如何理解?」張博說:「除了乾陵和定陵,目前我們在其它唐代陵墓再沒發現過無字碑。
定陵的這塊無字碑究竟為什麼也『一字不表,,確實還沒有準確的定義,只能說它和乾陵無字碑一定有著某些特殊的關聯。
」也有人認為唐中宗無法評價當時的自己,乾脆「一字不表」。
隨著更多的考古資料被發現和印證,將來或許能夠解開這個謎團。
(文匯報西安2月27日專電)
文匯報駐陝記者 韓宏
陝西發現現存最大唐代陵園建築基址
新華社西安2月4日電(記者秦漢元)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一年的持續勘探發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的重要階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發現的下宮1號建築基址,是目前考古...
考古發現:武則天墓陪葬珍寶至少有500噸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至今沒有被盜過!陝西考古工作者對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
考古發現唐中宗定陵神道18對石刻破碎嚴重
新華社西安2月25日電(記者馮國)在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發掘過程中,陝西考古人員對唐中宗李顯的定陵神道遺址進行清理,發現其原來擁有18對36件石刻。除個別保存較好外,大部分都已被毀為破碎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