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唐中宗定陵神道18對石刻破碎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華社西安2月25日電(記者馮國)在2015年度的考古勘探和發掘過程中,陝西考古人員對唐中宗李顯的定陵神道遺址進行清理,發現其原來擁有18對36件石刻。
除個別保存較好外,大部分都已被毀為破碎石塊。
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三子,唐朝第4位皇帝。
其定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城北20里的鳳凰山上。
主持考古工作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博說,在往年考古鑽探基礎上,2015年度對定陵陵園的部分建築遺址進行發掘,主要包括陵園南門門址,南門列戟郎的西側遺址,以及西側的番酋殿遺址和無字牌的牌亭遺址等。
結果發現定陵石刻原來應該有18對36件石刻,目前地面上只有三件,其中兩件石人和一件石獅,其它石刻都已經被砸毀。
張博說,考古鑽探發掘了定陵碑亭的遺址。
發現其形制接近正方形,長度在十六米到十七米之間,發現了一些較完整的有殘面的殘塊,但殘塊上沒有任何文字。
同時,在遺址附近發現了大量的條磚殘塊、筒瓦和瓦當殘塊,佐明著無字碑處原來有大型碑亭建築。
武則天與李治所葬地乾陵擁有的無字碑聞名遐爾,其子唐中宗李顯的無字碑有何含義呢?專家認為,無字碑在整個唐陵陵園裡並不普遍,目前只在乾陵和定陵確定存在,對其進行發掘可以了解唐陵在禮制性建築的配置意義,以及其具體的形制是如何演變設計的。
陝西發現大型唐陵建築基址
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安2月5日電(記者陸航)2月5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一年的持續勘探發掘,考古人員在唐代宗李豫元陵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唐代陵園下宮建築基址,對研究、復原...
唐代宗元陵發現下宮1號建築遺址,對研究與復原唐代宮殿建築意義重大
記者7日下午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考古專家去年對唐代宗元陵的神道石刻和下宮基址進行了發掘和清理,共完成發掘面積500平方米,清理大型宮殿建築基址1處,清理石刻24處,採集文物標本近50件。...
武則天之子也曾立無字碑
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最新消息,在唐定陵最新勘探發掘中,發現35件(處)石刻和夯土基址,以及大量條磚、筒瓦、板瓦等建築材料。考古調查獲知,定陵與乾陵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陵墓)一樣,也曾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