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發掘獲重要收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至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合作,對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分兩個發掘區,發掘面積合計65平方米,發現了距今45000多年的舊石器中期向晚期過渡的文化層堆積,出土石器、銅器、鐵器等各類標本和動物化石2000餘件。

發掘確認該遺址是新疆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同時也首次提供了本地區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期鐵器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

地理環境和遺址概況

通天洞遺址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東北的一處花崗岩洞穴遺址,海拔1810米。

遺址地處北疆阿勒泰地區的西南部、準噶爾盆地北緣、額爾齊斯河南岸、薩吾爾山的北麓。

從薩吾爾山向北經額爾齊斯河谷至阿爾泰山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接壤。

該地區雖位於亞洲大陸腹地,但為新疆的豐水區之一,不但是現今放牧的優良牧場,也是適宜遠古人類生存繁衍的重要地區。

通天洞遺址周圍也發現有多處不同時期的古代遺存,如薩爾闊拉墓群、克孜勒吐育克墓群、森塔斯石人墓、松樹溝闊克拉薩墓群、庫熱薩拉山頂墓群以及克孜勒闊拉岩畫等。

通天洞遺址

遺址有三處大小不一的洞穴,正面看略呈「品」字形,左下洞穴最大,長22.5米、進深16.6米、高5.8米,進入洞穴約2米時,洞穴與山頂上下相通,通天洞由此得名。

因洞穴曾經作為牲畜棚圈使用,洞內地表牛羊糞便堆積很厚,並有較多灰燼。

洞穴靠東內壁又有三小洞穴,北側洞口曾用土坯封砌,可能跟棚圈有關。

內壁南側上部還有一小洞穴通到山坡右上方。

左邊較小洞穴被土幾乎填滿,洞口有面積約10平方米的堆積,據當地牧民描述,下暴雨時,經常會從堆積中衝出陶片。

在此堆積上,採集到一些石杵殘件及手制夾砂灰陶、紅陶片,陶片除素麵者外,也可見刻劃紋、剔刺紋構成的折線紋等紋飾。

這些陶片及紋飾與切木爾切克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型制、紋飾基本一致。

陶紡輪和陶片

出土鐵器和銅器

發現與發掘

2014年,新疆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北疆文物認定組與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文物局工作人員在吉木乃縣途經闊依塔斯村時發現此處遺址,初步認定該遺址屬於青銅時代古人類生活居住遺址。

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專人對該遺址進行了較詳細的調查。

2016年初,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發掘申請並獲得批准。

為了探明該洞穴遺址的規模和性質,在洞穴內外各布置一個5×5米的探方,以便發掘、認識遺址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和相關遺存。

洞穴內地表牛羊糞堆積較厚,清理完畢後,布置探方T1515。

探方清理髮現,早期鐵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文化層堆積比較薄,西面出現了比較純凈的黃沙層,再向下清理則為碎岩石堆積,碎岩石堆積層清理完後發現了較多的舊石器和動物化石。

新疆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其中4平方米的範圍進行了試掘,初步確定了石製品的性質和時代。

洞穴外的探方T0505發現了較多的陶片和石磨盤以及反覆用火的遺蹟,並發現有石塊堆壘的遺蹟。

T0505剖面及對應年代

T0505出土石磨盤

以此為基礎,2017年6月至9月,兩單位再次合作對通天洞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除了繼續對T0505、T1515兩探方進行發掘之外,為了解地層堆積情況和遺存種類,還在通天洞外發掘1×2米小型探溝一條、小型石板墓一座,但均未發現文化遺物。

發掘過程中,詳細記錄各出土標本的類別、三維坐標、堆積地層、水平層及產狀及風化磨蝕等方面的信息,對測年樣本、浮選樣本、土壤微型態樣本以及DNA土壤樣本等也做了專門的提取工作,文化層所有土樣都進行了篩選。

此外還邀請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協助對遺址發掘區域及周邊進行了電法物探和探地雷達勘探,對遺址及附近的地層堆積情況進行了初步推斷。

發掘過程中,請中國科學院遙感所協助對遺址發掘區域、洞穴前面及周邊進行了電法物探和探地雷達勘探,對遺址的深度、環境、可能存在的其他遺存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M1

收穫與意義

兩年的發掘表明,通天洞遺址洞穴堆積較厚,發掘區最深處距地表約3米,已發掘部分劃分為14個地層單位,分為4組。

1、2A層分別為早期鐵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地層,2B層出土有很少量的具有細石器技術特點的石製品,他們屬於上部文化層。

3~5層為自然堆積的粗砂和花崗岩角礫,不見文化遺物。

6A、6B、7、8A、8B、9層為舊石器時代文化層,出土有大量石製品和動物骨骼化石,並有原位埋藏的火塘等明確的遺蹟現象。

10層及以下為自然沉積的黃沙和花崗岩角礫層,尚未見底。

早期鐵器和青銅時代地層中發現的遺物包括陶器、銅器、鐵器、石磨盤等,主要屬於阿凡納謝沃文化和卡拉蘇克文化。

在T0505探方內還發現有圍繞洞口的石圍牆等遺蹟,石圍牆外則有直徑約1.2米的灰坑。

T0505內早期鐵器和青銅時代地層堆積經浮選得到了碳化的小麥(Triticumaestivum L),對其進行14C測年,所得年代為距今5000~3500年(校正值)。

這表明通天洞遺址有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銅石並用時代遺址之一,並且從青銅到早期鐵器時代反覆使用。

碳化小麥和其他植物遺存

舊石器文化層中出土的遺物包括編號標本兩千餘件,其中石製品約占三分之一,動物骨骼化石約占三分之一。

此外還篩選出細小的動物化石及石製品標本萬餘件,篩選標本中以動物化石尤其是小型動物化石為主。

石製品種類十分豐富,包括勒瓦婁哇石核、盤狀石核、勒瓦婁哇尖狀器、各類刮削器與莫斯特尖狀器等典型的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的石製品。

總體顯示出較明顯的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特徵,在國內同時期遺址中十分獨特,填補了中國缺少典型舊石器時代中期莫斯特文化類型的空白。

動物骨骼破碎程度較高,有明顯的切割、灼燒、敲擊等痕跡,可鑑定種屬包括食肉類、兔類、羊、驢、犀牛、棕熊以及鳥類等大量小動物骨骼,為探討這一時期人類對動物資源的利用方式和遺址環境變遷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舊石器文化層中還發現了原位埋藏的3個灰堆,呈較規整邊界清晰的圓形,直徑50~70厘米。

灰燼堆積以及數量眾多的石製品與動物化石遺存表明,通天洞遺址為當時古人類生活居住之所。

經對動物化石的14C測定,舊石器時代文化層堆積的年代約為距今4.5萬年。

出土石製品組合

通天洞遺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同時也首次提供了本地區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期鐵器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

遺址堆積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僅填補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重大發現。

通天洞遺址對了解新疆地區四萬多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天洞遺址所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在中國目前只發現於少數幾個遺址,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及北方的北部地區,而這類遺存在中國周邊俄羅斯、蒙古等地卻有較多的研究和發現。

通天洞遺址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區位於亞洲腹地,四周分別與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歐亞大陸北方大草原、中亞東歐等地區為鄰,該遺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為進一步探討更新世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史前時期人群的遷徙、交流、擴散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在探討古人類適應方式、生計行為、石料來源、古環境研究、年代學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研究潛力與學術價值。

通天洞遺址還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銅石並用時代遺址,並且在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多次使用;遺址中發現了最早的小麥,但確切的相關問題,還需要今後進一步詳細的考古發掘研究來印證。

即便如此,也至少說明這裡很早就出現了小麥,極有可能存在一條小麥傳播的通道。

(新疆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於建軍 何嘉寧 )

《中國文物報》2017年12月1日第8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雲南雲龍三岔村遺址發掘收穫

三岔村遺址位於大理州雲龍縣苗偉鄉表村村民委員會三岔自然村東南二級台地上。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為配合瀾滄江苗尾水電站的建設,我所聯合大理州文物管理所、雲龍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組成考古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