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燒寒衣」,關於寒衣節的來歷及禁忌,不要只記得萬聖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出門總是看到商家關於萬聖節的各種促銷海報,鋪天蓋地,哪哪都是!遊樂城、商城等等打著西方萬聖節的旗號,開展各類促銷活動吸引吃瓜群眾眼球,所以關於西方萬聖節大家一定不會再陌生!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西方的萬聖節,要找各種理由出去嗨,但是有人知道今天也是農曆十月初一,也就是中國的「寒衣節」嗎?

在傳統文化被逐漸遺忘、丟棄,外來文化已經逐漸趨於主導地位的今天,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傳統四大鬼節之一的「寒衣節」不屑一顧了吧,畢竟西方的節日比較「時尚」。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關於寒衣節的由來,及一些相關禁忌吧!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

與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寒衣節、清明節是一年中僅有的兩個能在墳地動工的日子。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

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

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

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

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

關於祭祖節還有這樣一個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故事。

漢族民間傳說蔡倫剛發明出紙時,買賣很好。

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

回來開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量太差,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

後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

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

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

」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後,只聽見慧娘在棺材裡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

」這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

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唱了很多遍說:「剛才我是鬼,現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

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後門,放我回來了。

」蔡莫裝作糊塗:「我並沒有送錢給你啊?」慧娘說:「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

」這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

慧娘慷慨地送給鄉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

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

慧娘「還陽」那一天正是農曆十月初一,因此,後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

那麼在寒衣節這天需要注意哪些呢?

1、送寒衣本是表達對故人的懷念,所以寒衣最好親手製作。

當然也有話云:「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不在乎物品本身,重要的是個人心態,此中奧妙道不盡,全憑個人把握。

2、凡是燒給先人的物品,一定要焚燒充分,都要化成灰,這些衣物、紙錢才能在陰曹地府使用。

傳說,但凡焚燒不盡,有小角剩餘,都不能送到亡人手上。

3、如果不能回老家親自上墳,可選擇在居住地附近大的十字路口,衝著家鄉方向焚燒紙錢、紙紮、衣物。

大的十字路口作為煞氣充足之地,同時也可以勾連陰陽,簡單來說就是陰陽兩界的一個「郵局」。

4、為親人送寒衣的同時,需要另外再焚燒一些五色紙,打發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免得他們哄搶燒給先人的物品。

5、祭拜送寒衣之時,大家要心懷感恩與緬懷之情,不要睹物傷情,憂傷悲痛,因為這個時間正是陰氣旺盛的時間,你的傷心難過,容易招來陰邪之氣上身,影響身心健康,不得不防。

送寒衣不僅是傳統習俗那麼簡單!給在世的人送棉衣、厚衣,更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哦!

最後,我們來說說,寒衣節最重要的一點:「盡孝和關愛老人!」這是我等華夏兒女不能忘卻的重要傳統:「孝養父母,天經地義」!所以不要只記得西方萬聖節,更要牢記寒衣節,畢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天你給過世的親人上墳了麼?

十月初一,指農曆十月第一天,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因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又稱為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今天正好是寒衣節。

寒衣節的祭拜禁忌「匯總」

寒衣節在中國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且寒衣節是中國的四大鬼節之一,在每到鬼節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會準備很多的貢品,準備進行一次祭拜,祈禱已經仙逝的人對目前活著的人們進行保佑。這樣的祭拜方式在很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