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盜墓賊,古人有一很簡單的措施,騙了盜墓賊兩百年之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來一個關於盜墓故事,盜墓這個話題在中國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盜墓的興起,和中國封建時期的喪葬文化是有很大關係的,古代中國流行土葬,正是因為土葬的盛行,才導致歷朝歷代盜墓的流行。


和土葬有直接關係的就是古人各種各樣的喪葬文化,喪葬文化從我國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雖然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但也有了喪葬文化的雛形。

比如當時關於墳墓的文化,當時關於墳墓的記載是:「不封不樹」,也就是說地面上不留下任何標記才能夠稱為墓,這意思就是埋在地底下就沒有了,這也是墓穴本意最早的說法。

關於墓穴還有一種說法,因為墓穴的「墓」和羨慕的「慕」讀音相同,於是古人把墳墓解釋為孝順的子孫所仰慕的地方。

另外,在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中,因為是土葬,所以比較流行厚葬的風俗,特別是帝王之家,歷朝歷代的帝王,沒有不是厚葬的,從秦始皇到晚清的慈禧,陵墓中的陪葬品多的數不勝數。

正是因為厚葬的盛行,所以才催生了中國盜墓這一行業的興起。

有盜墓的活動,就有反盜墓的手段,古代為了防止盜墓賊,各種各樣的機關被製造出來,像什麼弓弩,炸藥,水銀什麼的,在古墓中經常能夠被發現。

不過,古人的智慧不僅僅限制在這些方面,古人曾經想出過一種非常簡單的防盜墓賊手段,這種手段還非常有效,把盜墓賊欺騙的雲裡霧裡,很是無語,有一個人的墓穴硬是完好的保留了數百年。

這項極為簡單的防盜墓措施就是哭窮,因為古人都盛行厚葬,於是為防止盜墓賊,就開始倡導薄葬,給盜墓賊一個假象,從而讓自己的陵墓不被盜墓賊惦記。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一個提倡薄葬的人,曹操的一生殺了很多人,他也是一個非常謹慎多疑的人,為了防止別人對他陵墓的損壞,他挖了很多疑冢,而且提倡薄葬,這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對他陵墓的惦記。

曹操設立疑冢以及提倡薄葬的做法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墳墓一直保存到了近代,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曹操的陵墓中確實並沒有發現多少寶貝,他確實是一個提倡薄葬的人。

在漢魏時期,還有一個將薄葬直接寫到墓碑上的人,這個人叫張詹,他的故事在《荊州記》中有記載,張詹是一個大將軍,他死後直接在墓碑上寫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陵墓中的棺材非常低檔,穿的也都是一些破衣爛裳,陵墓的外邊都是用鐵水澆灌的,開挖的話會費很大的事兒,況且裡邊也沒有什麼值得拿的東西,就是一些破爛的瓶瓶罐罐,善良的後人啊,可不要來傷害我。

這樣哭窮的方式還真是把後人給騙了,在晉朝末年非常亂的時期,張詹的陵墓還是完好無損的保留了下來,不過讓人大出意料的是,張詹陵墓真實的樣子卻不是墓碑上寫的那樣。

南朝時期也是一個比較動盪的時代,老百姓非常饑饉,不管張詹在墓碑上如何哭窮,飢餓的百姓還是將他的墓穴敲開了,結果打開陵墓的那一瞬間,百姓眼前一亮!

各種金銀器具數不勝數,史書記載:「金銀之器燦然皆備,朱漆棺槨,金釘釘之。

」也就是說他的墓穴是非常豪華高檔的,就連棺材的釘子都是金子做的。

張詹大人硬是憑著哭窮,把世人騙了兩百多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