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足跡: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巧合還是天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中國文物有所了解的朋友來說,名氣大一點的國寶都能說上好幾件,比如說: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以及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等,但位列於中國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出國寶首位的卻是收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一件名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護膊,這是一件什麼樣的國寶,能名列眾多國寶的首列,細細讀來,定會解開答案!

在說這件織錦護膊之前,先說說這件護膊的出土地尼雅遺址:漢代蜀地織錦護臂,為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該織錦。

收藏於新疆博物館。

該織錦呈圓角長方形,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為面料,邊上用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3條長約21厘米、寬1.5厘米的白色絹帶,其中3條殘斷。

織有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1995年10月,中國—日本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墓地上進行例行考古挖掘,然而幾個月來,他們在尼雅遺址上的挖掘一直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就在失望中,考古人員挖開了一座古墓。

這是一個兩人合葬墓。

合葬的兩人身上穿著許多衣物,最顯眼的是,其中一具屍體的右臂上綁著一個色彩鮮艷的織錦。

織錦色彩絢爛,文字激揚,紋樣詭秘,意蘊神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沒有經過太多的辨認,考古人員就看出織錦上織的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西漢政府控制西域時,這塊土地上有三十六個小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西域三十六國」。

尼雅遺址便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

整個遺址分布在尼雅河下游的三角洲上。

它以兩米多高的佛塔為中心,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7公里,周圍有寺廟、民宅、窖址、墓地、果園、林帶、道路、水池等二百多處遺蹟。

從分布的範圍看,當年這座城具有相當的規模。

西漢時,距離長安(今西安)有8820里的精絕國,有480戶人家,全國3600人,國王居住在精絕城,整個精絕國有兵500人,設有精絕都尉、左將,驛長各一人。

這個國家雖然小,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而殷實、富庶,成為周邊各個勢力爭奪的目標。

由於戰亂等原因,精絕國在公元3世紀前後,就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精絕國消失四百年後,唐玄奘前往印度,他曾路過精絕國遺址,描述的是:「媲麽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熱濕,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途徑。

唯趨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

精絕國是依靠尼雅河而存在的王國。

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精絕國,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

精絕人賴以生存的尼雅河的補給來源是崑崙山上流淌下來的雪水,它們孕育著尼雅河流域三角綠洲。

到了東漢末期,隨著氣候的變化,整個中亞地區的氣溫逐漸發生了變化,導致尼雅河的水流量逐年減少,綠洲逐漸退讓。

從尼雅遺址出土的盧文木簡的記載來看,當時精絕國內貪污橫行,王室衰落。

一個名叫摩跋耶的收稅官竟然侵吞了4年的稅款,拒不上繳王廷。

國王不得不出面指責。

而一位居民舍伽種植的樹木,則被一位百戶長強行砍伐出售,舍伽直接向國王告御狀,國王為此立即下達一道命令,宣布百戶長行為違法。

關於生態問題的記載就更多了,這個王國的種子和水,都是由國王親自掌管。

經常發生沒有水無法耕種的情況,有個盧文的木簡上甚至提到「現在精絕國正需要水」。

可見,尼雅地區嚴重沙漠化的情形,是精絕國消失的根本原因。

而王國內國王權力旁落,官吏貪污腐敗,則加速了精絕國的消亡進程。

最終精絕國在生態變化和鄰國入侵的雙重壓力下消失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原來,傳說中的精絕古國真的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認為《鬼吹燈》中的精絕古國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反正我是這樣人為地。然而然而,它居然真的在歷史上出現過,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果真又長見識了。在央視的國寶檔案中對其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