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 再現精美漢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羅安會撰文

重慶市江津區,有著1600多年的建縣史,歷史文化厚重。

近幾年來,多處發現古墓,引起了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重視,多次派專家到江津會同區文物管理所所長一道,對江津鼎山、白沙、珞璜、先豐在建設中所發現的漢、宋、明古墓進行了有秩的發掘,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這對江津的歷史、文化、殯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證。

江津區文物館提供照照片

江津區文物館提供照片

去年初,重慶市江津區文物管理所,對白沙鎮發掘的一座東漢時期的古墓葬內的石棺進行清整拓片。

以便展示,收藏和研究江津的歷史文化之用。

這是江津10年來,發現較為完整的漢代石棺,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也實地考古研究。

當時我也在朋友圈發出此信息,獲得了好評。

江津區文物館提供照片

該墓葬位於白沙鎮紅花店村。

經文物部門發掘,整個墓穴呈4米×2米的長方形,全部為大塊的黑色石磚砌成,石材製作的棺樽位於墓穴右側,整體保存顯得相當完好,但墓穴內除棺樽外,已空無一物。

據當地農民講,30多年前,發現莊稼地上就有很大一個洞,能看見石頭的一角,沒有想到是古墓。

當時出於種莊稼的需要,農民將洞填埋了。

作者拍攝於江津區文物館

江津區文物所張亮所長講,當時從現場看,該墓葬已經多次被盜掘,農民30多年前看到的地洞,應該是盜墓者留下的。

作者拍攝於江津區文物館

前年底,一盜墓者在紅花店村盜墓,當地村民報案,警方及時偵破,盜墓者被抓。

並追回被盜走的200餘塊砌墓的漢石磚。

張所長推斷,墓穴內的陪葬品已被古代的盜墓者盜掘完,盜賊才盜漢磚。

經過文管部門確認,這些石磚也屬於文物範疇。

從墓穴砌造的方式和石刻花紋、陶紋殘片等跡象來看,都有東漢時代特點。

墓穴主人起碼是中上層人物以上。

最終結果還將等待重慶市考古部門的結論。

作者系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市新聞學會會員

2017.7.1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學家唐際根:20年發掘萬座古墓

在考古學界,夏商時期的考古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段,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關係到中華文明的時段究竟有多長。54歲的唐際根是國內著名的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殷墟考古隊隊長。他在河...

重慶搶救性發掘存在被盜風險崖墓

新華社重慶2月1日專電(記者牟旭)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該院經過兩個月的搶救性挖掘,共清理因暴露而存在被盜掘的風險的崖墓3座,出土有畫像石棺、陶棺等葬具,以及隨葬品近100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