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導讀完整版:一生應知應會的國學常識大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錄

一、國學的定義

二、國學學派之分

三、「國學」的由來

四、國學的內容

五、國學的宗旨

六、國學的分類方式

1、按四庫分

2、按內容屬性分

七、國學、經學與儒學的關係

八、最早的「國學大師」:章太炎

九、國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十、「國學熱」興起的原因

十一、現代意義的國學

十二、國學的當代價值

十三、弘揚國學應該把握的幾個原則

十四、什麼是文化

十五、什麼是傳統

十六、什麼是傳統文化

十七、什麼是文化傳統

十八、關於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2、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十九、國學與傳統文化

一、國學的定義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原因在於國學的概念及其內容不是靜態的、不變的,而是動態的、發展的。

國學其實是一個時代的名詞,學術大家們有的有所保留,連寫《國學概論》的錢穆先生也說:「國學這個詞前無承繼,將來恐怕不容易成立」。

馬一浮也說過「國學」這個詞不夠恰當。

張岱年說:「國學的名稱起於近代,西學東漸,為了區別於西學,於是稱中國本有的學術為『國學』。

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易學、文學、星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

中國書房

二、國學學派之分

國學門類寬泛複雜,無主從之分。

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沒有主從關係,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

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在學理上,國學何謂卻是可以討論的。

這無疑有助於我們在進行國學教育時增加幾分自覺性,使得我們對國學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不會天真的以為穿著長袍馬褂逛街就是在講國學了。

曹聚仁先生當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沒有明白國學是個什麼,也沒想到要去研究國學的原因,只不過因循的盲從,胡亂提倡些國學,做冒牌的聖人之徒」,那「是很危險的」。

而前人比如被譽為最後一位古文經學大師的章太炎對國學的看法無疑具有豐富的借鑑意義。

從章太炎本人思想發展的歷程來看,「國學」作為內容當然是貫穿其一輩子的思想主題。

從他入俞樾的詁經學社做學生起,直至臨終那一刻,他堅持的就是「飯可以不吃,學不可以不講」。

不過,「國學」作為一個概念卻不是從來就在他的話語體系中獲得合法性的。

早先,作為國粹派主將的章太炎是用「國粹」來指稱後來「國學」所代表的內容的。

然而,不久他便將概念改換成了「國故」,並作有《國故論衡》。

在第三個階段,才有「國學」的概念的提出。

晚年,章太炎還會使用「國性」來稱呼國學。

顯然,就這四個概念的使用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章太炎對「國學」的看法:「國粹」無疑顯示了對傳統文化的高度崇敬之情。

但是,它難以回答「凡是歷史上的就一定是好的嗎?」這樣的疑問。

「國故」則似乎略微走向反面,認為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歷史陳跡,似乎給人某種灰塵僕僕的感覺,比不上「國粹」的古色古香。

「國性」所指當然也是歷史傳統文化。

章太炎認為,中國當時面對強敵外逼,即便亡國了,只要國性存在,依然有復國的那一天。

顯然,國性的含義是比較抽象的,不易把握。

比較而言,「國學」的提法不僅中立,而且具體。

以此為背景,我們似乎也能從「國學」立科而不是「國粹」立科的做法中體會出國家中正的態度。

三、「國學」的由來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周禮·周官·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本義是指周代中央在王城設立的國家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國立學校)。

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在晚唐時稱「白鹿洞國學」。

《漢書》、《後漢書》、《晉書》裡面都有「國學」的概念。

可見,在中國歷史上,「國學」這個概念是有的,但那時講的所謂「國學」,是指「國家所立的學校」的意思。

元代分設國子監管轄國子學,蒙古國子學於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創立,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國子監始建,初稱為北平郡學,是元、明、清三代的國家最高學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明初設中都國子學,後改為國子監,掌國學諸生訓導的政令。

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

崇賢館

四、國學的內容

國學強調治學要循序漸進、實事求是。

一直到晚清,中國傳統學人的治學,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韻、訓詁及目錄、版本、校勘等「小學」科目入手,而後才治「史學」,再由「史學」而入「經學」。

傳統文化里有「道」、「器」、「藝」的分別。

那麼,國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用章太炎的話來說,就是「國學的派別」究竟有哪些?他主要從三個角度展開論述:經學的派別、哲學的派別、文學的派別,這些派別絕非儒學一家能夠涵蓋的。

章太炎指出,經學包含著「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兩家,每一家又有各個支系。

他本人是古文經學家,認為今文經學所講的,雖然不完全是宗教,但總體上傾向於此。

對此,他是有些不滿的。

他認為,就「六經」本義而言,「無一非史」。

《尚書》、《春秋》都是記事的典籍,是確定無疑的史;《詩經》大部分是為國事而作,只有少量的歌謠,所以也是史;《禮經》記載古代典章制度,是史的一部分;《春秋》臚列事實,中寓褒貶之意,是顯明的史;《易經》蘊含著史的精華;《樂經》已經失去,但章太炎揣測它是家在樂譜和制度的,所以也包含著史的特性的。

可見,章太炎堅持「六經皆史」說,所以正如湯志鈞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在國學的派別中章氏並不專列史的派別。

由於「六經皆史」,章氏反對對六經「推崇過甚」。

這個態度當然和他古文經學的立場密切相關,然而,今日我們再來看「經」,它們究竟是不可移易的「常道」,還是需要與時變化的文本,那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否則一不小心,我們就可能抬舉出若干高高在上的教主來,對他們我們只有跪拜的分。

關於哲學,章太炎認為中國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可謂哲學的主要派別。

他認為,《論語》一半講倫理道德學,一半是哲理。

儒家之中,《孟子》、《荀子》也談過哲理;老莊的主張,和哲學密切聯繫;名家大量的涉及「論理學」也即邏輯學;墨子的《經上》《經下》是極好的名學;法家之中韓非的《解老》《喻老》兩篇,將他與哲理聯繫了起來。

當然,這是章氏對先秦時期的哲學的刻畫。

事實上,他對中國古代哲學史的論述言簡意賅,揭示了國學哲學之部的豐富內容。

①朱熹曾說過:「國學者,聖賢之學也;仲尼孟軻之學也,堯舜文武周公之學也」。

意思是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的文化與學術。

②馬一浮認為國學是「六藝之學」。

「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馬一浮楷定「國學是六藝之學」。

「六藝」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馬一浮在說明「國學是六藝之學」時,依次談了四點:六藝統諸子;六藝統四部;六藝統攝於一心;西來學術亦統於六藝。

③季羨林的「大國學」概念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接受採訪時,高瞻遠矚的提出「大國學」的概念。

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範圍,不是狹義的國學。

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範圍之內。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

」這是一種大一統式的「文化調和」。

依照季羨林的觀點,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學,東西南北,凡吾國域內之學,都可稱為「國學」,即中華民國之學皆可稱為「國學」。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 《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④于丹、乾泉等人的「新國學」概念

新國學即是以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西方精髓馬克思列寧主義所形成的新學術體系。

新國學,以儒家主體文化和社會為基,撇開傳統國學上多樣化所存在的糟粕,重新提出國學概念。

打破傳統國學自我壟斷和封閉,汲取西方馬克思列寧精主義髓,代表著走向世界,屬於全新的中國學術概念

五、國學的宗旨

國學的宗旨,就是宋儒張載提出的「橫渠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傅璇琮題字

六、國學的分類方式

1、按四庫分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

「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國學的分類方法其一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

經部

古籍經典

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彙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

其中儒學十三經:

經:《易經》(三易,《連山》《歸藏》已失傳,故《周易》也稱《易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樂經》(已失傳)、《春秋》

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代表作即為「三傳」;傳,即解經的文字,附在《經文》的後面)

記:《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宋代添加)

《爾雅》是漢代經師在語言訓詁學方面的著作。

「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周易

史部

各種體裁歷史著作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彙編類」。

重要書目: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越絕書》、《吳越春秋》、《晉書》、《清稗類鈔》、《尚書》、《山海經》、《水經注》、《唐六典》、《通典》、《史通》、《文史通義》、《戰國策》、《永樂大典》

春秋左傳

子部

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中國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

子部分為「道家類」、「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彙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

重要書目:

《老子》、《墨子》、《列子》、《莊子》、《孫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淮南子》、《抱朴子》、《孟子》、《公孫龍子》、《藝文類聚》、《山海經》、《金剛經》、《四十二章經》

孟子

集部

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

個人的稱為「別集」,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台新詠》等。

四庫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戲劇作品如《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也屬集部。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

《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

詩經·楚辭

2、按內容屬性分

開始分為三類: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及辭章之學。

義理之學,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

考據之學,從事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

辭章之學,從事詩詞散文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說的文史哲等社會科學。

後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

一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

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知識。

七、國學、經學與儒學的關係

近年來,談國學的人漸多,似乎不談國學不能稱為國人。

可是,近些年談國學的人,一談國學就說儒家之學(簡稱儒學),以為除了儒學,就沒有國學;或是認為,只有儒學才是真正的國學。

其實,國學、經學≠儒學。

《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

從人,需聲。

」徐灝注箋:「人之柔者曰儒,因以為學人之稱。

"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

」因此古代通常以「儒」稱學者,如《字彙·人部》:「儒,學者之稱。

」以「儒」稱謂儒家,只是古代的一種用法,如《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也就是說,儒家學說是古代服務於帝王統治的教化學說,並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而為老百姓服務的學說。

因此,如果以儒家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看作古代專制主義或為古代專制主義服務的思想的代名詞。

當然,並非全盤否定儒家文化,而是說,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不僅全盤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也將儒家文化中積極的因素給否定了。

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更不是當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旨所在。

國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家之學,也是國人之學。

古代中國的國家觀念是不斷變化的,但無論怎麼變化,都可以稱之為中國或華夏。

也就是說,國學應當是中國或華夏曆朝歷代學術文化之總稱。

從歷史來說,國學不能局限於儒家之學,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學只是與道、墨、法等諸家相併列之一家學說。

八、最早的「國學大師」:章太炎

章太炎

章太炎先生是最有資格承當「國學大師」稱號的人,他對國學的產生與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

①1903年章太炎因「蘇報案」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逃到日本,當《民報》停頓的時候,他在東京於1906年9月辦起「國學講習所」講起了國學,不久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學振起社,其「廣告」云:「本社為振起國學、發揚國光而設,間月發行講義,全年六冊,其內容共分六種:(一)諸子學;(二)文史學;(三)制度學;(四)內典學;(五)宋明理學;(六)中國歷史。

」魯迅、吳承仕等都曾前去聽講。

1905-1906年,國學保存會印行了劉師培編著的中國第一套也是至今唯一明確標註的中小學「國學教科書」。

這套國學教科書分編有《倫理教科書》2冊、《經學教科書》2冊、《中國文學教科書》10冊、《中國地理教科書》2冊、《中國歷史教科書》2冊。

2013年,《劉師培國學講論叢書:中國歷史教科書》重刊。

②章太炎第二次講國學,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凱軟禁的時候,地點在北京錢糧胡同,北大許多教授去聽。

③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開辦的系列國學演講,《申報》為之配合,每次演講都作報導,影響甚大。

曹聚仁根據演講記錄整理成《國學概論》一書。

④章太炎晚年在蘇州,又辦起了國學講習會。

章太炎認為,國學是國家成立的根本,國學亡而國必亡,國學興而國自立,國學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存亡相依。

章太炎指出,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的總稱,它包括「經學、史學、哲學、文學」。

章太炎的國學觀很快被人們普遍接受,成為20世紀知識界對國學的基本看法。

九、國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近代以來,所謂「國學」一詞,有學者認為源自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滿等提倡對日本的古代典籍進行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有「國學」之稱。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風美雨」和「船堅利炮」的挾迫下,隨著中西文化衝突的一步步加劇,中國文化更處於劣勢,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在此時代背景下,為了保國保種,以章太炎為代表的國粹派提出「保存國學」、「振興國學」的口號。

光緒三十年(1904),鄧實(秋枚)、黃節(晦聞)、劉師培(光漢)、章太炎等發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開設國粹學堂,編印《國粹學報》。

等發起組織的。

國學保存會藏書樓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籌備,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月初四日舉行開樓典禮。

次日即開放閱覽。

當天出席開樓典禮的有黃節、鄧實、高天梅、馬和等人。

國學保存會藏書樓的宗旨是:「庋藏古今載籍,搜羅秘要圖書,分別部目,以供本會會員及會外好學之士觀覽。

「五四」運動期間,陳獨秀等發起新文化運動,將中國的落後挨打歸罪於二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歸罪於以孔子和四書五經,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進口號。

但胡適等人在運動後期則針對性地提出「整理國故」口號,主張「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力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出中西文明的有機結合點,為中國的新生尋找出路。

1922年北京大學成立國學門,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

中國兩所地位最高的現代大學,分別成立了國學專門研究機構,其影響不言自明。

北大國學門聚集了一批學者,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不少,負責人是吳承仕,也招收了學生。

出版的刊物叫《國學季刊》,胡適寫的發刊詞。

北大國學門存在了四年時間,1927年停辦。

清華國學研究院有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影響比北大國學門還大。

後來的許多最著名的文史學者,如徐中舒、姜亮夫、王力、謝國楨、劉盼遂等,都是清華國學院畢業。

清華國學院也存在了四年時間,1929年停辦。

(吳宓:真正的「國學大師」、「大師中的大師」):《學衡》雜誌:「昌明國粹,融化新知」。

1934年,章炳麟在蘇州創辦章氏國學講習會,對國學做了總結性的講解。

章炳麟上述幾次演講經過記錄整理,出版了《國故論衡》、《國學概論》、《章太炎國學演講錄》等書,在二三十年代影響很大。

章炳麟所謂國學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文學」五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國學範圍的界定。

此外,胡適、顧頡剛、錢穆等人也有關於「國學」「國故」「國粹」的種種論述。

自 「西學東漸」之風後,為了區別開「西學」與「中國之學」,便產生了現「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這個國學概念。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批判胡適買辦哲學和資產階級唯心史觀,以及歷次的文藝批判運動,「國學」作為一個口號或名詞已基本消失。

只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愛我中華」之風日熾和「中國崛起」口號之響起,尤其是「孔子學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國內的連續上演,「國學」又在海內外以前所未有的熱度火起來。

十、「國學熱」興起的原因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大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掀起。

「國學熱」的興起有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

主觀因素是國人信仰缺失下的精神需要;客觀因素則是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具體講有以下四點原因:

①國家層面的大力倡導;

②學界的研究推動;

③民間的積極配合;

④媒體的推波助瀾。

十一、現代意義的國學

現在我們通常意義上所使用的「國學」的概念,發生的時間比較晚。

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又成「新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又成「舊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初由馮桂芬提出 ,後由張之洞在枟勸學篇枠中系統闡述),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主張以中國倫常經史之學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術為應用。

其中,「中學」指以三綱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核心的儒家學說,「西學」指近代傳入中國的自然科學和商務、教育、外貿、萬國公法等社會科學。

1902年,變法失敗後,當時同處湖南的梁啓超和黃遵憲,一個被迫遠走東洋,一個被革職永不續用後回梅縣老家。

1902年,黃遵憲收到梁啓超從日本來的信,梁啓超提出要辦《國學報》,黃遵憲回信表示反對,認為此時辦《國學報》還不是時候。

黃梁通信提到的「國學」指的就不是國立學校,而是學術的概念。

張之洞講「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梁啓超講「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論是「舊學」還是「中學」,說的都是國學,即中國固有的、千年傳承下來的』學問』。

」這說明至少在1902年國學這個詞就已經開始使用了。

1905年,劉師培、章太炎、鄧實等人創辦《國粹學報》。

鄧實先生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

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國學」也可以說是「民族國家之學」(《國粹學報·國學講習記》第19期)。

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十二、國學的當代價值

國學是中國人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用以安身立命之所在。

人們之所以熱愛和親近國學,原因就在於它能解決人們精神、心靈以及思想層面的種種問題,給予我們人生以營養、力量和智慧。

今天我們弘揚國學重點是,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出它的當代價值,指導現實社會,從而為我們每個人的當下人生服務。

新時代下的國學應該是:

「新國學心生活」:國學+心理學=中國式精神生活+中國式心靈養生+中國式雅致生活

你不一定要做國學講師,但你一定要懂國學。

十三、弘揚國學應該把握的幾個原則

弘揚國學關鍵是要發心,要身體力行

馬一浮說:「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是邪。

中國傳統學問最大的特徵就是「知行合一、體悟不二」。

要將「紙上的學問」轉化成「生命的學問」。

①劉夢溪先生在剖析目前「國學」熱時,提出兩條重要原則:「傳統不能割斷,世界不能脫離」。

對歷史的反思,對傳統的承繼,目的是要整合自己的資源,為現代化建設所用。

要避免「為了傳統而忘記今天、為了中國而忘記世界」這種不恰當的思維方式。

錢鍾書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東海西海,心裡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

錢先生追求「同」,這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人類在文化方面、文明方面還有很多不同的東西,但在人類生命存在的基本價值面前,比如生存的渴望、對災難的應對等人性的追求方面,人類的共同之處是非常之多的,這不是以國家、民族作為分界的。

當前我們弘揚國學、重建傳統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記我們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個成員,人類文明當中一些共性的東西、共相的東西,我們也不可以例外。

②著名學者、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指出:「啟蒙運動百年以來,尚未解決的真正問題有兩個:其一是如何將『好的』文明內化為中國人能夠認同的『我們的』文化;其二是如何將『我們的』文化提升為全人類普世的文明」。

③111歲的周有光先生提出:要站在世界看中國,而不是站在中國看世界。

2009年104歲時,周有光撰文指出:「復興華夏文化,不是文化復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傳統文化代替現代文化,而是以傳統文化輔助現代文化。

根據現代需要,用科學方法,學習和實踐古人的有益教誨。

在復興華夏文化的同時,向國際現代文化的康莊大道勇敢前進。

這就是當前知識分子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十四、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一個古老的詞彙。

《周易》中已經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漢時劉向《說苑》云:「聖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後武功。

反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

」這是「文化」一詞正式出現在文獻中的最早記載。

今天,我們通常使用的「文化」一詞,最早是由日本翻譯引進的。

「文化」是至今為止最難精確定義的一個概念。

據統計,國內外有關「文化」的各種定義先後不下二百餘種。

綜合這些定義,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泛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層面。

而狹義的文化則特指精神文化或其中的社會意識形態。

概括地講,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文化是人類的本質顯現。

「文化」是與自然相對稱的,它的本質是人的一種自由自覺的創造性活動。

如今,人們更傾向於將文化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大凡是與人,與人的生活有關的活動都是文化。

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

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

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根據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定義,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複雜整體」。

其核心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其本質是傳播。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太和殿

十五、什麼是傳統

傳統,世代相傳、從歷史上沿革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

對人們的社會行為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

傳統是歷史發展繼承性的表現,在有階級的社會裡,傳統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積極的傳統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保守和落後的傳統對社會的進步和變革起阻礙作用。

中國結

十六、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

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主要是針對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言的。

配飾

十七、什麼是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指貫穿於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這就是文化傳統所起到的作用。

文化傳統是本民族文化區別於他民族文化的標誌,也是保持文化統一性的根本因素。

具有歷史性和現實性,作為歷史遺傳還具有保守性。

文化傳統是文化背後的精神連接鏈,是一個民族歷史傳承當中的文化連結,是貫穿始終的精神性的繩索,它包括傳統遺存物、文化典範背後的精神規則,這種結構的規則包括信仰、價值和秩序。

民族的文化傳統,按照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的觀點有大傳統和小傳統的分別,大傳統指的是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比如傳統社會的儒家思想;小傳統則是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

中國社會的特點,是有長期的完善的民間社會,因此文化的「小傳統」格外發達。

但是,十年動亂時期對小傳統的破壞最為嚴重,特別是社會公德、社會良知和社會倫理的被毀棄,後果是不堪想像的。

改革開放後,不光是知識界,領導者以及民眾態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進入傳統的重建過程,首先應該對傳統「恢復記憶」。

為什麼是「恢復記憶」?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傳統。

手工

十八、關於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中華優秀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此處省略516個可能涉及的敏感字

2、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精髓。

儒釋道作為一種文化命脈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和血液,成為一種精神基因。

在古代一個知識分子的一生總是從儒家開始,「大濟蒼生」、「為民請命」、「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然而當他真正踏入仕途後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在一連串的碰壁之後,難免心灰意冷,退隱林泉,正所謂「英雄到老盡歸佛」。

中國人得勢時都是儒家,摩拳擦掌、積極入仕;不得意時都是佛道,退隱林泉、寄情山水。

其實讀書人無論入不入仕,都離不開佛道思想。

一個文人頭腦中,是儒的成分多呢,還是佛道的成分多,這除了受出身、經歷的影響外,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是他在仕途上走的是否順利。

南宋初臨濟宗宗杲禪師曾說:「今時士大夫學道,多是半進退,於世事不如意,則火急要參禪;忽然世事遂通,則便要罷參(禪)。

」士大夫們得意時就去做官,把禪書放在一邊;不得意時再拿出來,姑且又將做官放在一邊。

正是因為擁有儒釋道的完美結合,中國的文人才能夠過著一種進退自如、遊刃有餘的理想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寶庫。

儒家剛健有為,積極入世,以天下為己任,提倡「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家萬事看空,消極出世,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道家清靜無為,返璞歸真,以柔克剛,安時處順。

儒家思想有利於進取,是處身順境的支撐力量;道家思想適合處於逆境或賦閒,是命途多舛者的精神食糧;佛教思想更是人生經歷大挫折的精神安頓劑。

「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是中國古代士人的修行處世之道;而「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則是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生活藝術。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以易生智,以道養命,以佛開悟,以儒修身」,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世用,以老子思想來謀身,以莊禪思想來修心(娛樂)。

對此,南懷瑾先生有一個精彩的比喻,說:「儒家是糧食店,絕不能打。

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食糧;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對待儒釋道三家我們的態度是「破門入戶,兼容並蓄」。

胡適以「本是一家」論儒道共源、林語堂以「中庸」論儒道調和、梁漱溟以「了解自己」論儒道之共性、聞一多以「偷」「騙」論儒道交融、英人韋爾斯以「鬥爭」論儒道之合夥。

其實何止儒道,佛教也是如此。

佛教雖說產至印度,屬外來文化,但佛教從它踏上東土的第一天起,無時不在尋求著「中國化」、「本土化」。

禪宗的創立即是最好的證明。

儒釋道三教從來是一家。

金末元初有一個全真道派,它力主三教合一。

為此,全真道士何道全專門作了一首《三教一源》詩:「道冠儒履釋袈裟,三教從來是一家。

紅蓮白藕青荷葉,綠竹黃鞭紫筍芽。

雖然形服難相似,其實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數豈放兩般花。

」三教合一,一在何處?我以為,一就在心、一就在道。

心者,心性也。

儒教修心養性,釋教明心見性,道教存心練性。

三教統一於心。

道者,大道也。

儒教求道,釋教求道,道教也求道。

何謂道?用心思考即為道。

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是「早熟」的文化。

中國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對人生的關注,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部分,就是人生哲學。

可以說,我們的先人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就已經具有非凡的人生智慧,就基本完成了對人生的思考。

後來,關於人生的各種著述,大多是對先哲的闡釋與補充。

梁先生一代宿儒,此話當是見道之言。

中國剪紙

十九、國學與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國學與傳統文化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儘管他們之間有聯繫,但更多的是區別。

傳統文化的內涵要寬泛得多,整個傳統社會的文化都可以叫作傳統文化。

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後一個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稱作傳統社會。

而文化應該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因此廣義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其精神學術層面,應該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宗教、哲學、法律、道德等等。

傳統文化就是傳統社會的文化,是漫長的傳統社會中的一些文化留存物,包括物化的、精神體的和凝聚為典籍的,範圍非常之廣。

而國學則指的是中國固有的學術。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國學和傳統文化等同或混淆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