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深圳記憶 上百所古建築帶我們穿越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茂盛世居

龍崗區文物地圖

走在龍崗的街巷,隨處可以看到不少老建築,有些雕花玲瓏讓人浮想翩翩,有些則破敗不堪,甚至房屋主人都不知是何人。

說起老建築,龍崗的老人家會說去龍崗街道看看吧,從歷史上來看,哪兒的經濟發展不錯,所以有不少大院建設完整得以保留,但是也有不少老龍崗人告訴記者,隨著城市的發展,曾經的記憶已慢慢地被高樓大廈抹去,想追憶時已不見蹤影,偶爾還能零星看到過去的相片,有些影像也隨著時間消逝了。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張耀告訴記者,一個城市的老建築,就是一個城市歷史的縮影,是一個城市的記憶,如何融入現代元素,同時又能夠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成了現在一個重要的課題。

龍崗古建築 客家文化廣受關注

深圳的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區的代表,他們在來深墾殖的三百年間,有過一個相當長的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時期。

龍崗客家文化既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也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因而跟閩粵贛客家中心地區的傳統客家相比,其文化獨具特色,閃爍著非凡的光芒。

龍崗曾經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區,其文化也最具特色,龍崗客家成為深圳客家的代表,龍崗客家的文化傳統及其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既是「老深圳」的驕傲,更是「新深圳」的財富。

明清時期,南遷深圳地區的客家人先後建造了不計其數的客家圍屋,這些圍屋以卵石或三合土夯築為主,泥磚、青磚砌築為輔,四周封閉,正面開門,有些還有炮樓,集生產、生活、防禦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客家人聚族而居於其中,他們有大有小,形制多樣,是客家人南粵創業的豐碩成果,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堅固堡壘。

隨著時代的變遷,深圳大部分客家老圍已經消失,有倖存留下來數以百計的客家圍,成為深圳歷史的見證,它們被喻為南粵遺珍,在現代建築群中默默展現其獨特魅力,散發歷史滄桑。

因為歷史的原因,龍崗可以說是一個客家民居的博物館,龍崗區內古民居古村落形制多樣、特色鮮明,類型集合了堂屋、圍龍屋、方形圍樓等類型。

這裡現存有除閩西土樓之外的各種客家民居。

有完整的圍龍屋正埔嶺,有龍崗客家民居發展的頂峰——客家民居鶴湖新居,有居住單元開始出現的西埔新居。

由這些客家民居的發展演變可以看出龍崗客家民居的來源是繼承融合了粵東、閩西、贛南客家民居的風格形成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形式。

記者在鶴湖新居中看到龍崗現存的客家圍屋一覽表,從其中不難看到,目前客家圍屋主要分布於龍城、龍崗、橫崗和坪地四個街道。

城市化進程越快的布吉、坂田、平湖和南灣街道遺存越少。

據介紹,隨著城區建設加劇,新建築不斷增多,部分附近鄰近山體、綠地被占用,導致整個龍崗的古建築成為了「文物孤島」。

龍崗古村落 大多單體散落分布

根據資料顯示,龍崗目前古建築絕大部分以單體形式散落分布,靠山或臨水區域分布較多。

據統計,擬規劃區內,分布在主要水系周邊300米範圍內的古民居有91個,占總數的11.5%,其中分布在龍崗河流域主要水系周邊300米範圍內的古民居有77個,占總數的38.12%,古民居古村落絕大部分規模較小,80%以上的占地面積小於5000平方米,占地面積大於10000平方米的古民居古村落點有13處。

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龍崗區內古民居古村落現狀使用不容樂觀。

在使用方面主要有博物館、祠堂、居住和閒置四種形式,除鶴湖新居和茂盛世居外,大部分以居住(出租)和祠堂為主,小體量的炮樓院閒置較多。

據介紹,龍崗區古民居古村落保護呈現著個別輸血式保護,其餘無人問津的特點。

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鶴湖新居作為龍崗區客家民俗博物館有修繕和利用,茂盛世居擬修繕利用外,其餘大部分古民居古村落基本處於尚未活化利用的狀態。

記者走訪部分古村落發現,有些古村落處於荒廢狀態,門內荒草野蠻生長,門口羅雀,有些甚至無法尋找到,記者前往龍崗街道龍東社區的陳源盛村和蘭三村附近尋找大田世居和環水樓,附近的廠房林立,外來人口眾多,詢問如何前往,路人竟無人知曉。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古民居古村落本體外,龍崗區客家還保存了包含方言、戲曲、傳統工藝、傳統產業、民風民俗、祭祀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與古民居古村落共同承載了城市形態和社會心理的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藝術價值。

所以如何讓這些散落在高樓大廈新城區的老住宅重現光芒,不僅僅是保護了古老建築,同時也是文化溯源且發揚光大的過程。

多數古建築 產權人的保護意識淡薄

對於目前深圳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利用的難點在哪裡,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現階段,受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國內各地對於非國有產權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普遍面臨很大的問題與困難,且由於我市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所占比例很大,這一方面問題和困難就顯得更為突出,也是深圳市當前文物保護工作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和困難。

該負責人介紹稱,目前難點之一是,文物保護利用的積極性低。

根據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規定,政府公布各類不可移動文物時,無須事先徵得私有業主同意,可以只根據文物價值的客觀屬性來確定。

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對文物保護又有嚴格的要求,如要求私有業主承擔修繕、日常管理和安全防範義務,要求不能隨意拆遷文物、不能對文物建築進行改造等等,因此對私有業主的權益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法律對業主權益受到的影響卻又未規定相應的補償機制,造成業主沒有保護文物的積極性。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屢屢遭遇私有業主不但不履行保護義務,反而提出予以拆除的要求。

其次,法律對不保護文物的業主沒有明確強制措施。

根據《文物保護法》相關規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產權所有人即業主是文物保護及安全防範的第一責任人,負責修繕和日常保養維護。

但私有業主出於經濟利益等考慮,基本都不願意投入資金對文物進行修繕,對文物的日常維護及安全防範也很不到位。

對於私有業主不依法履行維護義務的,法律也沒有明確的處罰規定或其他強制措施。

另外,還存在與城市建設的矛盾。

我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中還存在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矛盾突出,開發商文物保護意識普遍淡薄等方面的問題。

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有關負責人稱,鑒於全國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遭遇的困境,國家文物局也於2014年啟動修法,但修改案至今沒有出台。

而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為了解決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修繕、保養不到位的問題,2015年深圳市文體旅遊局與市財委聯合出台了《深圳市文物保護專項經費使用暫行辦法》,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按級別每年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助,緩解部分業主的維護保養困難。

但從目前實施的情況來看,由於補助金額與私有產權業主設想的拆遷賠償存在巨大差距,效果不太樂觀。

城市更新中的不可移動 文物得到有效保護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會同相關單位共同形成的《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策略研究及實施計劃》,特別提到,城市建設特別是城市更新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古民居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保護和利用的措施,古民居和古村落將不可避免地在城市建設中慢慢消失。

據了解,龍崗區目前16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86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其中有部分位於城市更新單元內,目前已出台的《深圳市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管理辦法》,從優先保障產權人的利益出發,通過將不可移動文物納入貢獻率等形式,明確了實施流程,梳理了原產權人、開發主體與文物保護間的權、責、利,使城市更新與文物保護的矛盾得到了緩解。

同時通過對不可移動文物的活化利用,促使城市更新主體與文物保護的公共利益得到雙贏。

據介紹,龍崗區在保護策略上,擬採用分級評價、分類保護、分別利用、分期實施等策略進行客家民居的保護。

其中分級評價主要依據建築特色、建築規模、建築質量、建築歷史價值;分類保護則主要分為完全保護、充分利用、適當改造,分別利用則著重在旅遊景點、文化設施、商業文化服務設施、休閒度假設置、保護性出租等方面。

之後針對這些古建築,以先易後難、先重點後一般、先成片後零散的方式啟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連雲港市古建築普查與摸底讓文物「活」起來

【連網】(記者 李國瑞 通訊員 劉陽)近日,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配合市文物局、市規劃局針對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開展首次普查與摸底工作,旨在促進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

礬礦遺址保護利用成我省典範

蒼南新聞網6月27日消息:我縣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再傳捷報。在日前公布的浙江省不可移動文物18項優秀保護利用案例名單中,礬山礬礦遺址保護利用案例榜上有名。礬山礬礦遺址自2012年1月啟動一期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