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是個什麼「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尋刺激,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組織「走陵人」鑽進廢棄古墓(資料圖片)

知情者透露,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打著「情懷」的口號,干賺錢的事(資料圖片)

擅自搬運崇陵石刻文物(資料圖片)

新聞提示

「帝王陵文化研究團隊是一支以實地尋訪、記錄、研究和保護帝王陵墓古蹟的團隊。

」「我們是一支以實地踏查、記錄、研究和保護華夏曆代帝王陵墓遺址勝跡的團隊,並從各個方面深入帝王陵墓遺址實地開展相關問題的文化、歷史、藝術研究。

傳播弘揚華夏精神,提倡學術實地尋蹤」……這是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台上的「自我簡介」。

今年5月,該研究會因私自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陵搬運石刻文物、甚至「發掘」文物而深陷輿論漩渦,一時間「聲名大振」。

記者百度「帝王陵文化研究會」關鍵詞發現,該組織近年來頻繁組織「走陵」活動並收取動輒數千元的費用,「走陵」範圍遍及陝西諸多唐朝帝王陵,並涉足江蘇南京、丹陽等地陵墓遺址。

為了給自己「撐門面」,該組織還聘請了一名原清東陵管委會副主任為「名譽會長」,陝西某博物館館長為「學術顧問」。

如此看來,該組織挺「正規」。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7月30日,民政部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第六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帝王陵文化研究會」赫然在列!

擅自搬運唐陵石刻「聲名大振」

如果沒有擅自搬運唐陵石刻文物這樣「過火」的舉動,也許人們還不知道「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大名;如果沒有網友的舉報和媒體的監督,也許這個「研究會」會幹出更加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走陵」,就是對有歷史價值的古代陵寢進行尋訪,考察陵寢的神道、神獸、殘存石刻等遺蹟。

在陝西關中地區的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等地,分布著18座唐代帝陵,被稱為「關中十八陵」「大唐十八陵」等,埋葬著包括女皇武則天在內的19位皇帝。

這些陵寢分布範圍較廣,而且位置偏僻,平時都處於開放狀態,前往的遊客也較少。

但是從幾年前開始,在很多歷史愛好者中流行起的「走陵」活動,讓唐陵變得不再安靜。

「唐崇陵白虎門南側石獅被炸,這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近期發現山溝底下有當年被炸石獅殘件,獅爪、獅臉殘件碎石塊多件,與唐崇陵文管所張老師溝通後我們徵集文物保護志願者把殘件搬遷到白虎門監控下保護……」今年5月2日,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微博發布了這條消息,並配發了9張圖,圖片顯示共十幾人參與了這次活動。

與此同時,「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官方公眾號也發布了大量「走陵」紀實文字。

此次活動開始前,公開在線招募了參與者。

隨後,這條微博被多名網友質疑,稱其行為違反了文物保護法。

事實上,此次搬運文物事件,不是其第一次受質疑。

網友「王朝的廢墟」發布的一張微博截圖顯示,該組織一名「走陵」活動參與者稱,團隊曾在豐陵北門「進行了考古發掘」。

針對此事,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的官方微博5月2日發消息回應稱:唐順宗李誦豐陵北門的事情,是組織發現豐陵北門獅子頭部露出地面,為了防止破壞,他們用土和樹枝給埋上了,這次去只是刨開土看了下,有人激動,才炫耀誇張說考古。

「在我縣進行的一切活動屬違法行為,對此,我局唐崇陵文管所對該組織的行為已向本轄區公安機關進行報案。

」事發後,咸陽市涇陽縣文物旅遊局發布情況說明,表示「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未在當地備案。

5月8日,陝西省文物局派員對「走陵」事件展開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督促當地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以「夜探帝陵」為噱頭收費斂財

「經過對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打著『考察考古』文保旗號進行商業活動威脅文物安全的行為多次曝光,該組織為了逃避調查繼續忽悠人加入,可謂費盡心機,光公眾號就註冊了多個,多次化名。

」網友「酆寫舒末」報料。

由於在陝西「把事弄大了」,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又把目光投向了陝西鄰省河南的宋帝陵與一些未開放石窟。

「你看過盜墓筆記嗎?如果你是一個『守陵人』的擁躉,醉心關於陵墓的一切古建築、石刻、神道、文物、靈異故事、正史野史,你一定會熱愛古墓之旅……項目費用:1850元/人。

」在這則招募啟事中記者愕然發現,自稱只要花幾千元錢跟著他們,河南宋帝陵陵區可以隨意進出,還可以進未開放的石窟。

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可謂「神通廣大」,他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9點不到,大家來到了永昭陵東的鞏義博物館參觀,楊明和原鞏義市文物局王老師,鞏義博物館楊書記寒暄後,兩位領導在百忙之中,親自帶領我們去永厚陵參觀,因宋陵管理嚴格,普通人參觀根本不讓拍照,兩位書記帶領下的我們,在永厚陵痛快拍照,盡情合影。

」一位參與活動的「走陵人」在一篇遊記中稱,在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組織下,自己有幸趕赴河南鞏義,同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走陵人一起,領略大宋帝陵是何等面貌,「誠惶誠恐,萬分激動」。

記者查閱帝王陵文化研究會官微發布的文章發現,該組織「走陵」範圍遍及陝西諸多唐朝帝王陵,並涉足河南宋陵,江蘇南京、丹陽等地陵墓遺址。

7月28日,一位讀者向記者透露,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負責人又回到陝西參與了當地一家網絡媒體組織的走陵活動。

「為了活動的真實有效、內容豐富,我們準備了『夜探唐睿宗李旦橋陵』『腳走唐玄宗李隆基泰陵』(領導說專業的叫丈量)……」記者在「帝陵尋蹤」公眾號上發布的一篇推文中了解到,7月13日,此次活動的組織者已經提前「夜探橋陵」,為活動做準備。

該文稱,此次活動由「帝王陵文化研究」協助支持。

「夜探帝陵、鑽廢棄古墓,這些都是他們為招攬參與者,收費搞商業活動而製造的噱頭。

」據知情者透露,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打著「情懷」的口號,干賺錢的事,以前在陝西組織的走陵活動,費用是1680元,還有3000元左右的高價團。

曾經參與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組織「走陵」活動的一位走陵人在網帖上寫道:「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從天亮走到天黑,在深山荒野里找到石獅那一刻我們是多興奮,一路上連被酸棗樹扎疼的兩條腿都覺得興奮帶勁。

」激動之情溢滿了螢幕。

該研究會還組織走陵人鑽進已經廢棄、隨時可能坍塌的古墓尋求刺激。

「韓休墓,考古發現時有四個大盜洞,文物都被盜走,但留下精美的壁畫,我們走陵的最後一個墓,實地探查下到墓道里太刺激了!」一位走陵人在網帖中說,進入到荒廢了的韓休墓,十分刺激,也完成了自己探索發現的心愿。

威脅恫嚇強求「走陵人」入伙

為了「撐門面」,帝王陵文化研究會還聘請了一名原清東陵管委會副主任為「名譽會長」,陝西某博物館館長為「學術顧問」,「研究會」相關負責人向兩位受聘人士頒發聘書,聘書上加蓋了印章。

然而,記者查詢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網未發現「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註冊信息,意味著其為未經註冊的民間團體,沒有刻制公章的資格。

記者在採訪調查中發現,為數不少的「走陵人」收到過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成員發來的威脅恫嚇信息。

「帝王陵文化研究會成立幾年來,吸收了海內外熱愛訪古的專家、學者數百人,並且已經註冊認證,是官方註冊的唯一組織,高薪聘請數名專家學者,在本會中國帝王陵研究資深專家楊會長與王副會長的帶領下,成功舉辦十餘次大型走陵訪古活動……未經本會批准,私自走陵訪古將會有不必要的麻煩,本會將採取強制措施進行驅逐,任何人在背地裡說本會壞話,詆毀本會,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研究的是全國帝陵,楊幫主是全國愛好者們公認的專家領袖,本會全國都有走陵分隊,沒有本會批准,私自走陵,會有不必要的麻煩,希望你接受我會的領導,不要私下抹黑我會」……聽聽這口氣,的確嚇人。

大量熱愛洛陽古蹟的網友也收到了以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為名的私信,要求停止訪問帝陵,並伴隨著大量人身攻擊及威脅性言論。

在向洛陽相關部門諮詢後,知名歷史博主「詩話洛陽」在微博上鄭重闢謠:洛陽每一座開放性帝陵均歡迎各界人士遊覽參觀,遇到此類詐騙信息請立即報警!

據知情者透露,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線上微信、QQ群聊存在有幾十個,為防止「翻車出事」,各群人員均不同,保證可以繼續不斷忽悠不知情人員加入,最近又打著「公益講座」的旗號,招攬人員參與其在河南舉辦的商業活動,估計是怕被曝光,其所謂「講座」,消息封鎖嚴密,嚴禁拍照。

懲處非法社會組織應「零容忍」

7月30日,民政部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第六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帝王陵文化研究會」赫然在列。

「不管做什麼事,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

這個非法社會組織『帝王陵文化研究會』自稱有專家學者老師給他們指導,但是等到媒體深挖,那些給他們站台的所謂專家老師學者,沒有一個是正經的考古文博人員,大多都是一些草台自封『磚家』,文物保護區內不能私自移動挖掘文物的基本法律常識都不知道,讓人貽笑大方。

」網友「酆寫舒末」坦言,從擅自搬運唐陵石刻文物事件就能看出,非法組織「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的主要目的是營利商業活動,並非文物保護。

「近些年,一些『山寨組織』『非法組織』打著唬人旗號,斂財騙錢的現象多有發生,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組織的健康生長環境。

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對其『零容忍』,堅決予以懲處。

」資深媒體評論員鄒筱枝建議,要高懸懲處利劍,下「狠手」、出「重拳」,強化民政執法力度,加強對非法社會組織的查處力度,堅持「一竿子插到底」,堅決取締各類非法社會組織;同時與公安、工商、法院等單位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對接,形成嚴打重治的強大震懾,從而讓具備資格的社會組織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來源:三秦都市報 作者:趙爭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為何暫不發掘?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專家稱,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帝王的皇陵...

專家分析認為:陝西帝王陵總數達82座

自西周建立至唐滅亡約2000年,先後有14個王朝在陝西建都,帝王們把自己的歸宿地陵墓也修築在此,歷史上的周、秦、漢、隋、唐為陝西創造了輝煌的地上地下文化。日前,陝西省地方志辦公室與西北大學合作...

「研究會」私搬文物是破壞還是保護?

最近,一個由文物考古愛好者組成的「走陵」組織,因私自搬運唐朝崇陵石刻文物陷入爭議。該組織名為「帝王陵文化研究會」。5月2日,同名微博發消息稱,為更好地保護文物,組織志願者將崇陵石刻移位,配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