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古代名劍你知道的有幾把?知道超過3把的你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東方和西方文明中,劍都是一種地位比較高的武器。

在中國古代,劍被稱作"百兵之君",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

從文人到皇帝都喜歡佩劍以顯示身份。

今天碼哥帶你去看看那些君王之劍!

越王勾踐劍

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越王勾踐劍上有八個鳥篆銘文刻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且依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此劍出土後曾一劍劃破20多層的複印紙,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甚至一度被懷疑是傳說中的神劍"純鈞"。

燕王職劍

通長62厘米,劍身長52.8厘米,寬4厘米,莖長9.2厘米,莖寬1.8厘米,重650克。

此劍於1977年洛川嚴莊村戰國墓出土。

劍扁平而長,中脊隆起,發現時劍身已斷成兩截,劍身後部有銘文八字,曰:郾王職作武業著(鐯)劍。

燕王職當即燕昭王,其名為職。

此劍由燕國傳入秦國並隨葬入墓。

此劍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吳王光劍

總長77.3厘米,劍格寬4.8厘米,劍體長65厘米,重1公斤。

春秋吳王光劍為春秋晚期的青銅器,為春秋時期吳國君至光所用。

此劍於1993年春安徽南陵縣盜掘出土,莖為圓柱形,有二道環棱形箍,近臘處有兩行陰刻篆字銘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劍以站戍人。

"此劍於1993年春安徽陵縣盜掘出土,旋即流入香港古玩商肆,後由上海博物館以重金購回。

這把劍身飾有精美花紋的吳王光劍在歷經2500餘年後仍鋒利無比。

兵馬俑秦劍

長度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199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內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公分,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

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棱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每把劍都如此。

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勾踐劍」兩千年不銹看中國璀璨歷史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在歷史長河中誕生了令世界矚目的科技文化,比如四大發明,青銅器,陶器等。直到現今,都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兩千多年的勾踐劍,一直沒銹,並且聽說削鐵如泥。

中國歷史上的鎮國之寶,你見過幾件?

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長11...

這把劍的寒光穿透了兩千年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古代冶煉技術竟達到如此 2000年前解決今日難題

古代冶煉技術竟達到如此,2000年前解決今日難題!提到古代冶煉之術,完整被保留下來的代表應該就是越王勾踐劍,這把傳奇君王越王勾踐的佩劍跨過了數千年流傳到了現世,即便經歷了數千年的時間沖刷他依然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