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5000枚竹簡千金難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竹簡在盛放純凈水的水槽中進行掃描
確定竹簡擺放順序,分區剝離
有句話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句話用在江西省博物館內參觀「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的遊客觀眾身上,則是普通群眾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馬蹄金、麟趾金、鎏金車軎、玉具劍、韘形佩等文物流連忘返,而懂行的觀眾則會在有銘文的文物前久久佇立,在2000多年前的竹簡圖片前驚嘆不已——哪怕目前展示的僅是竹簡中的「斷章」與「片言」。
隨著考古的深入,人們開始有這樣的共識: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最大的特點不是珠光寶氣,而是文字特別豐富。
說到文字,毫無疑問當屬5000枚之多的竹簡。
專家說,這批竹簡,是江西考古史上首次發現,也是我國漢代考古極其重要的大發現。
解讀竹簡文字,有助於人們了解2000多年前的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字字千金難換。
2015年5月竹簡被發現,同年11月開始清理竹簡,再到目前,劉賀墓出土的這批竹簡一直處於神秘狀態。
「目前竹簡還在加固,絕沒有像網絡所說進入到釋讀階段。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
那麼,這批竹簡怎樣被發現,文保專家如何呵護它們,它們目前傳遞出怎樣的信息,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員。
萬幸——竹簡差點被清理掉
2015年5月初,海昏侯墓在清理完西北角之後,大家都知道西迴廊有複雜的堆積現象,那裡一堆泥巴,亂糟糟的,有散碎的漆皮,複雜的器物堆積。
前期清理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爛泥巴里那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就是竹簡。
一說到這裡,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文物保護組組長管理便有些後怕。
她說,要不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國家專家組成員、湖北荊州文保中心主任吳順清及時趕到,這批竹簡可能被當作一般的漆器或竹笥給清理掉了。
原來,這批竹簡當時糟朽得很厲害,有的碎成一塊一塊的,有的成了渣渣。
它一塊一塊既像漆器的殘塊,它一絲一絲的又像竹笥。
誰也沒有把它往竹簡上想。
按照考古的步驟,先要明確文物的性質,清楚分析文物堆積之後,才能做下一步的清理工作。
我省考古工作者此前誰也沒有提取過竹簡,也不認識它,大家不敢動,只有向國家文物局求援。
吳順清這時候趕來,他只看了一眼就認出這是竹簡,並提出對西北角文物整體提取到實驗室清理的方案,最大限度保護了這批寶貝。
細緻——每枚竹簡都有「身份證」
徐長青說,整個竹簡文保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流程,首先是清理剝離,接下來是洗簡、脫色,最後才是文字釋讀,而三維掃描、正射影像掃描、紅外掃描等高科技手段貫穿整個流程的始終,文獻釋讀工作全面啟動要明年。
去年11月起,竹簡進入文保用房,清理工作拉開序幕。
管理告訴記者,剝離並不像揭開一張皮那樣簡單,一剝就能拿走。
他們首先要對竹簡的狀態進行一個記錄,然後做一個初步的清理,並對它進行正射影像拍照。
然後,他們用一些特製的、特別薄的小竹籤,一邊剝離一邊結合正射影像圖進行編號記錄,相當於竹簡的身份證號碼。
他們還要對每根竹簡分階段進行三維掃描,把竹簡製作成一幅幅三維圖像,為後期竹簡修復提供數據參照做準備。
竹簡剝離工作大約進行了一個多月時間,管理這個團隊發現,這批竹簡竹子的內部結構已經破壞,竹子纖維已經斷了,一碰就會碎。
按照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的要求,他們緊急停下手中的剝離工作。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裡,經過反覆測試、模擬試驗,他們從上百種試劑中選中了一種加固劑。
這種加固劑是一種高分子液體,滲透性很強,竹簡泡在裡面,這種液體可以滲透到竹簡內部結構的斷裂處,填補纖維空隙,同時對竹簡本身也沒有傷害。
即使有了加固劑的「撐腰」,完成5000枚竹簡的清理剝離工作也用了半年多的時間。
經過清理髮現,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23厘米長,5毫米寬,2毫米厚。
有專家表示,海昏侯墓的竹簡是漢簡其中一種標準尺寸。
驚喜——部分歷史典籍或因此被改寫
竹簡剝離之後,文保人員對其進行了一次初期的紅外掃描。
紅外掃描能使竹簡上原本因年代久遠、泥水浸泡等原因淡化的字跡逐漸清晰地顯現出來。
徐長青說,實際上這次紅外掃描,並不是為了文字釋讀,而是為了留存一份保護性資料。
但是結合這次掃描,對上面的文字進行了一個簡單的釋讀。
即使是簡單的、初步的釋讀,這批竹簡已足以讓人欣喜。
楊軍告訴記者,從目前竹簡的實驗室初步清理和保護情況看,竹簡內容大約包括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和簽牌、奏牘等八個部分。
其中《易經》的經文首先解釋卦名的含義,然後自《彖》傳以下的內容與選擇類《日書》類似,它雖然在排序上與傳世《易經》相同,但又在內容上和傳世《易經》差別較大;醫書的內容與養生和房中術有關,它在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中記述的「八道」之上,增加「虛」「實」二者而成為「十道」;《五色食勝》記述是以五種顏色代表相應食物,類比於「五行」相生相剋的方術類內容;《悼亡賦》中出現描寫冢墓的文字等。
專家稱,2000多年前的古籍即將面世,或許涉及以上八個部分的歷史書籍有的將被改寫。
接下來,這批竹簡要進行洗簡、脫色、釋讀等工作。
「這幾個流程預計也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管理說。
洗簡這個過程也考驗人,既要把竹簡上的附著物、泥土洗掉,又不能把字洗掉。
管理說,這個階段普通毛筆都顯得太硬,他們選用的刷子的軟性、韌性要比之高几倍。
因為竹簡時間久了,顏色深了,墨跡對比不明顯,而脫色這個流程,就是通過特殊的試劑還原竹子的本色,使墨跡對比更明顯。
因為顯色的過程很短,脫色幾乎與文字釋讀流程同時進行。
可以預見,當文字釋讀全面開始時,浸潤到竹簡骨子裡的文化瑰寶將閃耀出更燦爛的光芒。
本報記者郁鑫鵬
海昏侯墓5200餘枚竹簡成功剝離
本報訊(記者徐蕾)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數以千計的竹簡和木牘,無疑是該墓園備受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其中的文字材料對於專家們來說格外珍貴。昨日,記者獲悉,海昏侯墓內出土的5200多枚竹簡已剝離完成...
南昌海昏侯墓考古進入「槨室拆解」的最後階段
近日,記者從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10月9日,海昏侯劉賀墓考古發掘工作宣布告一段落後,正式進入到了「槨室拆解」的最後階段。「槨室拆解」啟動還將持續2個月
海昏侯墓考古進入「槨室拆解」最後階段
央廣網南昌10月29日消息(記者謝元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目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正在江西省博物館長期向公眾開放,而對海昏侯劉賀墓的現場發掘也沒有停止。近日,海昏侯劉賀墓考古發...
重大消息:海昏侯墓或找到失傳1800年論語的特別篇!
南昌海昏候墓的發現到考古發掘工作都一直倍受關注。由於其出土的文物金器不斷刷新考古歷史,前不久毫無懸念地被評為2015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讓人們對海昏候劉賀這一歷史傳奇帝王級人物充滿好奇和疑問...
海昏侯墓出土478件金器 系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墓園
10月9日下午,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廳、江西省文物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考古發掘工作歷時5年多。江西省文化廳廳長池紅稱,劉賀內棺...
已剝離竹簡證明劉賀非紈絝子弟
最近,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再次被考古話題刷屏了。21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開幕。參會者包括來自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國、英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專家學者以及數百位列席學...
考古重大進展,失傳了1800年,驚世出土!
考古重大進展,歷史或將改寫!失傳了1800年,驚世出土!快來聽聽海昏侯墓的考古故事,居然這麼有趣!驚世出土江西振奮南昌漢代海昏侯墓的發現讓世界又一次聚焦江西
南昌漢代海昏侯發掘工作圓滿完成 預計2017年進入研究階段
央廣網南昌10月9日消息(李成城)10月9日下午,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昌召開。會上介紹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並宣布「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
海昏侯墓竹簡首輪紅外掃描完成 發現疑似棋譜古籍
央廣網南昌11月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竹簡清理和首輪紅外掃描工作已經完成。有專家通過對海昏侯墓內竹簡上文字的...
海昏侯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內棺發現100枚金餅
新華網南昌10月9日電(吳亞芬)10月9日,本網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經五年多時間,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圓滿結束,迄今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
昌邑字樣出土 墓主能確定為劉賀嗎?
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今年68歲的信立祥,4日談起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時,作為該的他,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 「我沒有遇到過出土文物這麼豐富的墓葬。」省文...
出土近3000枚竹簡木牘 發現墓主人寫給皇帝的奏章副本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郁鑫鵬)除了珠光寶氣之外,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文字信息非常豐富,文化內涵深厚,其中就包括出土了近3000枚記載重要歷史信息的竹簡木牘(其中木牘近百枚...
海昏侯劉賀墓考古發掘結束劉賀主棺已基本清理到位,5000餘枚竹簡釋讀出《論語》《易經》等
本報南昌10月9日電(記者魏本貌)歷經5年多時間,對集帝、王、侯一身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考古發掘工作9日圓滿結束,海昏侯國遺址考古勘探及文物清理保護等工作仍在進行。截至目前最新成果有:劉賀內...
海昏侯劉賀墓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
新華社南昌10月10日專電(記者袁慧晶 姜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10日對新華社記者說,經過5個月的實驗室考古發掘工作,海昏侯劉賀主棺基本清理到位,內外棺組合結構正在梳理之中。截至目前...
海昏侯墓考古玩的都是高科技 工作人員戴氧氣面罩工作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吳曉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發現持續吸引著公眾關注。為了確保文物發掘及出土後不被破壞,此次發掘採用了諸多高科技,甚至連低氧工作這類以往多用於航天技術領域的高科技,也...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竹簡掃描完成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研究工作新進展: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據悉,這些竹簡內容大約分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簽牌》和《奏牘...
海昏侯墓出土藥材中發現五味子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糧食」到底是什麼?遺骸中的香瓜子究竟說明了什麼?數以千計的竹簡蘊藏著怎樣的秘密?近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信立祥在南昌開展講座時披露,經分析發現,墓中出土...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海昏侯劉賀夫人墓本月底啟動發掘
14日,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五屆年會暨海昏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信息日報(微信id:xxrbvx)記者獲悉,2號劉賀夫人墓的考古發掘將於本月底啟動,屆時,墓室的布局和出土物等都令人期...
遺骸下百枚金餅,2000多年前的「五穀雜糧」也重見天日
南昌漢代海昏侯劉賀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歷經5年多時間,該墓出土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竹簡、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餘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