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神話小說,很多民間故事均取材於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它是最早的一部神話小說。
像《牛郎織女》《白蛇傳》《嫦娥奔月》等均取材脫胎於《山海經》。
神話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
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保存神話最多的書,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這些人盡皆知的神話都從這裡來。
那麼它有特點呢?
第一,《山海經》為述圖之書。
劉錫城在《全像山海經圖比較》(1)序言中指出:「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流觀山海圖」(《讀山海經13首》)、學者郭璞的「圖亦作牛形」和「在畏獸畫中」的記載和論述,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曾有「山海圖」流行於世。
而且據說《海經》部分是圖在先、文後出,因而「以圖敘事」的敘事方式,至少在戰國時代就已形成一種文化傳統」。
馬倡議(2)也認為:「《山海經》的母本可能有圖,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後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劉宗迪(3)寫道:「《海經》的荒誕色彩和神話色彩,與這本書的特殊來歷息息相關,這本書的來歷在古代典籍中是獨一無二的,簡單地講,這本書是述圖之作,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海經》,先有圖,後有書,書中的內容是對一幅圖畫中內容的寫照。
《山海經》中的文字多靜態的刻畫,而少動態的敘述,多記空間方位,而少記時間進程,其述圖特點可謂一目了然,其實,前人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宋代學者朱熹,但前人在這一點上都有同一個誤解,即認為整部《山海經》包括《山經》都是有述圖的。
實際上,像《山經》那樣包羅萬象的博物學知識是不可能在圖中畫出來的,更何況其中還記載了很多動物的聲音、習性等等,這些內容又如何能用圖畫表現出來呢?除非古時候已經有了現在這樣的多媒體技術。
不過,《海經》所憑藉的圖畫早就佚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山海經》中都有插圖,怪怪奇奇,琳琅滿目,那只是後人根據書中的內容想像增補的,與我說的古圖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經》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
《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
連敢於打破《尚書》束縛,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似乎與《山海經》由圖到文字的成書過程有關。
例如《海外東經》記載在其北,各有兩首。
一曰在君子國北」。
根據《山海經》先有圖後有書的成書過程推測,《山海經圖》上在君子國的北方畫有一個彩虹的「虹」字,表示該地經常見到彩虹。
當時的圖像文字應該類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圖像,兩端有首(見熊國英著《圖示古漢字》)。
而後來古人根據《山海經圖》著《山海經》時,時間已經過了幾百年,而著者並不見得一定是文字學家,這時彩虹的虹字已經成為「工蟲」的樣子,因此將彩虹描述為虹虹,並望文生義將其描述為「各有兩首」,使後人無法知道到底敘述的是天邊的彩虹呢,還是描寫一隻有兩個頭的怪物。
所以就連司馬遷也說「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也為《山海經》的所謂荒誕不經,幾千年來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經》與東方夷族有關。
金榮權(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跡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
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略,顯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是與炎、黃兩大神系並存的第三神系」。
「關於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今天眾說紛紜,然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這種看法是一致的,因為《山海經》記載的帝俊活動地及其子孫之國大多在東方」。
徐旭生(5)說:「帝俊這個人物,在《山海經》裡面,可以說是第一顯赫的了。
裡面載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經》裡面只有帝顓頊多至十七事,可是他與九嬪葬處一事三見,那隻剩下十五事。
此外黃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嚳三事,帝堯二事,帝舜九見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鴻一事。
其餘的人沒有帝稱)」。
通過這十六項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東西南北,無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發明,差不多全出於他的子孫;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內許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陽是他的兒子,月亮是他的女兒,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she)比屍」的神人和「五采之鳥」的「下友」」。
西漢劉向(歆)《上〈山海經〉表》(6)說:「《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後人大多從其說。
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序》稱《山海經》相傳「作於禹益,述於周秦」。
但後人研究認為,《山海經》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齊人、楚人之說。
而劉宗迪(7)認為,儘管「古人關於禹益作《山海經》的說法雖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來風」。
自古以來,「神不禋非類,民不祀非族」,《山海經》中的某些史料特別是反應帝俊神系事跡的人文歷史地理資料來自東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團應該無大誤。
第四,《山海經》有兩部分組成。
顧詰剛(8)認為:「《山海經》則至今流傳,其中《山經》和《海經》各成一體;《海經》又可分為兩組,一組為《海外四經》與《海內四經》,一組為《大荒四經》與《海內經》。
這兩組的記載是大略相同的,它們共就一種圖畫作為說明書。
所以可以說是一件東西的兩種記載」。
現代研究同意這一觀點,王寧(9)在「《山海經》的分篇問題」中說「《大荒四經》其實就是另一個版本的《海外四經》」。
因此,在考證《山海經》地望時,《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可以相互印證。
第五,《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與現時的順序不同。
《山海經》的順序是南、西、北、東,這可能與古人「天南地北」的習俗有關。
也就是說,古《山海經圖》與現在的地理圖在方位上不同。
以《海外東經》的湯谷地望為例:「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
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郝懿行云:「黑下當脫齒字。
王逸注楚詞招魂云:『黑齒,齒牙盡黑。
』高誘注淮南墜形訓云:『其人黑齒,食稻啖蛇,在湯谷上。
』是古本有齒字之證。
「下有湯谷。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記錄明確說明《山海經圖》中,黑齒國在圖的上方(南方),而湯谷在黑齒國的下方(北方)。
這為《山海經》地望考證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標。
解密:知名志怪古籍《山海經》包含哪些內容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
《山海經》的作者是誰?為什麼書中有那麼多不解的秘密!
它,幾乎包涵了遠古時代所有的神話傳說,因此有中國神話寶庫之稱。此外,它包羅萬象,幾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宗教、哲學、歷史學、天文學、地理學、動物學、生物學、醫藥衛生學等均有提及,因...
當古人仰望天空,奇蹟出現了
人類對於日月的崇拜自古就有,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乃是赫利俄斯,托納提烏是阿茲特克神話中的烈日之神,日本神道教所尊奉的最高尊神為「天照大神」或稱「天照大御神」,也就是日本...
《山海經》:一部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是一部內容豐富、風貌獨特的古代著作,主要記敘了古代歷史、地理、民族、神話、宗教、生物、水利、礦產、醫學等方面的內容,凡是古代先民的所聽所聞,所見所想無不記錄在內。翻開一部《山海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