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溝「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終結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雖然青銀高速公路就從寧夏靈武市水洞溝文化遺址附近經過,但是不能不承認周邊的廣大區域依舊荒涼,與萬里長城紅山堡一致的邊塞黃色是主色調,春夏的綠色只是點綴而已。
面對這樣的荒涼,可以想像90多年前的景觀——只有更荒涼。
但就是這樣的荒涼中爆出了驚天的新聞,經過考古發掘證明,水洞溝不僅是中國三大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而且是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當然,水洞溝厚實的黃土下面還埋藏著很多秘密,不僅與古人類有關,還與長城防禦體系有關。
桑志華德日進改變了水洞溝的走向
張三小店,一個土的不能再土的名號。
這個長城邊的鄉村客棧依然存在,但它已經成為水洞溝景區的一處景觀。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落腳在有幾間房屋的張三小店。
張三小店臨近黃土斷崖,肯特偶然中在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
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桑志華,並把自己在寧夏的發現告訴了他。
1923年6月,桑志華和著名學者德日進在結束對甘肅部分地區的考察之後來到水洞溝,住在張三小店。
不久,一場歷時12天對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有著劃時代意義的水洞溝文化遺址的發現和發掘開始了。
他們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桑志華和德日進於許多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
桑志華是法國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1914年來到中國從事田野考察和考古調查工作,25年間足跡遍及中國北方各省,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德日進是哲學家、神學家、古生物學家,在中國生活20餘載,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者和領路人。
他在中國最早發現了人類化石,研究鑑定並確認「北京猿人」頭蓋骨為猿人顱骨。
桑志華和德日進1923年的發掘工作,改變了水洞溝的走向,水洞溝遺址成為中國最早發現、發掘和進行系統研究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對中國的史前考古做出了重大貢獻。
截至2012年,經過6次考古發掘,在水洞溝出土了5萬多件石器和上百件古動物化石。
借著遺址幽谷獨特的人文光環,也憑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魔力打造出綺麗的美景,如今水洞溝成為遠近聞名的「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4萬年前水洞溝人開創了驚人的文明
考古發現表明,地理上的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適於早期人類生產、生活。
有學者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
從水洞溝遺址出土的尖狀器打制比較均勻、平整,器形端正,左右形狀比較固定,為水洞溝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此種類型的尖狀器,在我國同時代其他遺址中很少見,屬於水洞溝獨有的器形之一。
這類石器工具的改進,標誌著水洞溝人的生產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水洞溝出土的燒石亦屬考古罕見——古人以大型動物的胃或者頭顱為容器,在裡面注水或者放入需要加工的食物,然後把火上燒得非常燙石頭放到水裡面,水就變開了,食物也加工熟了。
這種燒石加工食物的方式如今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村寨依然可見。
由此亦可看出水洞溝人的文明發展水準。
水洞溝出土的環狀裝飾品都是用鴕鳥蛋皮加工而成的,一般只有成人拇指蓋大小,每枚的邊緣均有琢擊或壓制、打磨的痕跡,中間均有鑽孔,有的還被赤鐵礦粉染過。
鴕鳥蛋皮裝飾品與當時貧乏的物質生活、艱難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強烈反差,充分說明水洞溝人的審美追求是超越時代的,他們不僅具有較高的審美情趣,而且掌握了較高的技能,可以讓想法變成現實。
水洞溝出土的一枚石核則因刻有神秘的符號格外引人關注。
這件矽質灰岩石製品,長6.82厘米、寬3.56厘米、厚2.27厘米,其中一面有8條刻痕,多為平行排列,只有兩條是相交的,學界排除了自然形成和其他動物觸及的可能,認定是古人類有意識的行為所致。
水洞溝人為什麼要刻記這種具有簡潔表象功能的符號?很可能是為交流信息、統計數字而刻記上去的。
這是否又說明水洞溝人當時已經有了語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呢?雖然一枚石核還難以給出答案,但是這樣的稀有發現足以讓人聯想了。
紅山堡的地下續寫了邊塞傳奇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附近是紅山堡。
如果僅就這處明代的城堡而言,今天它已經沒有特別的意義了。
奇特的是其地下的藏兵洞——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明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
中國人在軍事上使用地道有傳統,三國時的曹操在亳州就建有大規模的地道工程,隋唐時亦有人在山西的張璧留下了浩大的地下工程。
應該說,水洞溝的藏兵洞是這種軍事實踐的延續。
目前清理開放的藏兵洞長度是965米、面積約3200平方米。
藏兵洞蜿蜒曲折於懸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頗多,左盤右旋,有如迷宮。
在中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全國還沒有發現第二處。
糧草和武器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戰爭物資。
藏兵洞內設有糧食儲藏室,出土了小麥、黃米、黑豆以及麵粉,尤其是黃米占的比例最大;還出土了白菜、土豆、胡蘿蔔、紅棗等果蔬,據此可以看出明代寧夏駐軍的伙食結構和生活狀況。
洞內有隱蔽的水井、開闊的灶房等,可以想像軍隊撤入洞內只要儲藏夠一定的食物,完全可以安然生存。
兵器庫出土了箭枝、腰刀、短劍、匕首、火銃、火藥、鐵叉、頭盔、盾牌等物品。
藏兵洞內還機巧地設計了陷阱、蒺藜陣、生死門、衝殺陣等機關。
這些500年前的遺存無言地述說著當年的戰爭形態。
沿著地道前行就會走出地面進入紅山堡。
堡牆還在,但是昔日的兵營之類建築已經全無,一片荒涼。
今人在將軍府邸舊址上修建了寧夏長城博物館,不過展品很一般,多為照片、模型和繪畫。
瓮城同樣破敗,有一處小廟遺址,明代大青磚依舊可見。
據專家考證,廟宇毀於乾隆三年(公元1738)大地震。
此時的紅山堡和長城沿線的其他城堡一樣,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軍事價值,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今天的紅山堡整體結構依然可見、輪廓清晰,但是遍地的黃沙告訴人們,500年前的戰地喧囂和民族衝突早已沉寂到時間的深處。
今天,人們再去面對黃土夯築起的廢墟時,在懷古之際或許會打開一扇與歷史對話的門。
文/圖霜楓酒紅
靈武游這些景點不可錯過!
白芨灘自然保護區
白芨灘自然保護區位於靈武市境內。
該區屬於丘陵地帶,分為低山丘陵、緩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150-1650米之間。
區內荒漠植被保存良好,尤其是中部核心區內分布的以檸條為主的1.7萬公頃天然荒漠灌木群落,是國內面積最大最集中的特有類型。
靈武窯址
靈武窯址位於寧東鎮回民巷村南3公里處的荒漠中。
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地表散落各類瓷器殘片、窯具、窯磚等,數座窯爐殘跡隱約可見。
在南北山坡間的河溝處,有1米多厚的瓷片堆積層。
靈武高廟
靈武高廟又稱上帝廟、玉皇廟,原名為玄武觀,始建於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靈武高廟構思巧妙,布局嚴謹,工藝精湛,聚廟宇群為一整體。
整體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結晶,主體建築始終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
高廟共3層,拾階而上,每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檐牙高啄,雕樑畫棟,構成了迂迴曲折建築風格。
仿出土石器豎起的標誌碑
寧夏水洞溝遺址 可能是古人類從西部進入中原最直接證據
我們交待過4.5萬前的通過西伯利亞的額爾齊斯河岸上發現的;又交待過3萬年前的北京山頂洞人;那麼在這個古人類的漫漫旅途中是否在其它地方還留下一定的歷史足跡呢?期待了很久的歷史神秘的面紗終於在這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