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漢壽縣聶家橋鄉茶鋪村五組大嶺上東晉墓發掘簡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4月,漢壽縣在修建漢(壽)德(山)大道時,於聶家橋鄉茶鋪村五組大嶺上取土場推出一座磚室墓。

我們前去進行了調查。

墓前端甬道部分被推毀,後端頂部及後壁上部也局部推毀,但券頂尚未垮塌。

墓早期被盜,在施工過程中又局部推毀。

隨葬器物不存,僅採集極少青瓷片。

該墓最重要的發現是墓磚上有許多銘文。

墓坐北朝南,方向159°。

現存部分平面呈長方形,磚室券頂。

土坑墓壁殘長810、寬310厘米。

磚墓外部殘長530、寬310、高290厘米;墓內殘長490、寬208、高245厘米;磚壁厚40~50厘米。

墓壁下部直壁部分以三順一丁砌成,距底118厘米以上平砌,135厘米處開始起券(圖一、圖二)。

圖一

圖二

墓磚共有三種形態:普通長方形平板磚、長方形斜邊磚(一側厚一側薄)和長方形楔形磚(一端厚一端薄)。

墓內許多墓磚上都有銘文,銘文為模印陽文,少數印於墓磚的一擋邊,多數印於一側邊。

銘文磚有多種,許多是相同的,但相同內容的銘文磚也並非都是同模所印。

印於一擋的文字均為「龔侯」二字,其餘印於墓磚一側。

現能見到的銘文磚共345塊,但實際數量應遠多於此。

據初步整理,其銘文內容共分兩組:

第一組據初步辨識有9種銘文(以原字形繁體記錄):

1.晉州從事郡察孝不就武

2.晉州從事郡察孝不就武陵漢壽

3.龔道安咸康二年歲在丙申時閏

4.咸康二年歲在丙申時閏八月十日

5.歲在丙申時閏八月十日不

6.八月十日不祿於武昌三年五月作此塼

7.祿於武昌三年五月作此塼

8.作此塼塟於祖新都府君墓西側

9.塟於祖新都府君墓西側

該組銘文磚除第二、三兩種之間暫未發現銜接關係外,其餘銘文均首尾銜接。

由此便可組成一句完整的話:「晉州從事、郡察孝不就、武陵漢壽龔道安,咸康二年歲在丙申時閏八月十日不祿於武昌,三年五月作此磚,葬於祖新都府君墓西側。

」前兩種磚銘文雖與後面無銜接,但據文意無疑應屬該組,而且應位於該組之首。

否則作為獨立的一段銘文其語句是不完整的。

第二組為獨立的兩種銘文:

1.龔矦

2.武陵龔世羣墓

墓磚除有銘文者外,余均為素磚,無其他花紋(圖三~圖五)。

圖三 漢壽茶鋪晉墓部分銘文墓磚拓片

圖四

圖五

從兩組銘文磚的內容分析,所涉及的墓主人有兩個:龔道安和龔世群,因而推測這有可能是一座合葬墓。

第一組銘文表明,龔道安葬於祖父墓的西側。

這似乎表明在該墓的東側還有一座墓,但其東側已推平,在推挖的過程中並不見有磚室墓。

由此推測,所指可能為同墓中的西側。

惟有如此才能解釋銘文中另一人名——龔世群的存在。

准此,則龔世群為龔道安之祖。

有可能祖孫倆死的時間相距較近,或祖父先葬,龔道安死後又修此豪華寬敞的墓將祖父骨骸遷葬於同墓中。

當然這只是據情理推測而已。

或曰龔世群即龔道安,一為名,一為字,姑存一說。

關於該墓的年代,銘文記載非常精確,墓主人之一龔道安死於(即「不祿於」,「不祿」為死的委婉語)咸康二年(336)閏八月十日,咸康三年(337)五月造磚修墓。

咸康為東晉成帝司馬衍時期。

為東晉早期。

由第一組銘文所組成的一段文字包含了後代墓志銘的主要元素:墓主姓名、籍貫、生平、卒、葬日期、地點等,只缺生年和壽歲。

不啻一篇言簡意賅、表達方式特殊的墓志銘。

龔道安為武陵郡漢壽人。

《晉書·地理志下》:「武陵郡,漢置。

統縣十,戶一萬四千。

臨沅、龍陽、漢壽、沅陵、黚陽、酉陽、鐔城、沅南、遷陵、舞陽。

」1武陵郡即今常德市,然而漢壽縣則不是今天的漢壽縣,應為秦至西漢時的「索」,位於今鼎城區韓公渡鎮的城址村。

但可能包含今漢壽的局部地區,有可能聶家橋一帶屬當時漢壽縣所轄。

今漢壽縣當時稱「龍陽」,可能包括今沅江縣的部分地區。

龔道安生前曾任晉州從事,「從事」約略相當於今之辦事人員一類稗職。

郡(應指武陵郡)府曾意欲對龔道安察舉孝廉而任官,而龔卻推辭了。

這裡明確記有「晉州」一名,無疑在東晉或西晉時存在這一區劃名稱,然而檢索《晉書》,全書不見「晉州」二字。

「晉州」一名最早出現於《魏書》,《魏書·地形志上》:「晉州,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元年改。

治白馬城。

」2則北魏於建義元年(528)改唐州為晉州,時當南北朝中後期。

《隋書·地理志中》:「臨汾郡,後魏置唐州,改曰晉州。

」3王仲犖《北周地理志》曰:「晉州,治懷寧」,又「懷寧,今安徽潛山縣梅城鎮。

」4北魏和北周的「晉州」位置並不同,而晉代的「晉州」位置何在,尚待考證。

該墓的發現對於研究晉代歷史以及東晉墓葬形制、喪葬制度等無疑有著重要價值。

注釋:

1.(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卷十五第456頁,中華書局,1974年。

2.(北齊)魏收撰:《魏書》卷一〇六上第2477頁,中華書局,1974年。

3.(唐)魏徵等撰:《隋書》卷三十第851頁,中華書局,1982年。

4.王仲犖著:《北周地理志》卷六第545頁,中華書局,2007年。

(原文標題:漢壽縣聶家橋鄉茶鋪村五組大嶺上東晉墓 全文來源:湖南考古網站 主辦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常德漢壽發現一座東晉古墓

尚一網訊( 劉聖鴻 曾實秋)近日,漢壽縣聶家橋鄉茶鋪村五組一施工地又發現一座東晉古墓。據文物專家分析,該古墓與今年4月29日同地發現並挖掘的一座東晉古墓僅相距15米,極有可能是座古墓群。 7月2...

漢壽再現東晉古墓

湖南日報8月2日訊(記者 李寒露 通訊員 劉建國 郎萌萌)8月2日,漢壽縣文物局考古人員李紹南等,來到該縣聶家橋鄉茶鋪村五組一處施工取土場。自從7月21日在此再次發現東晉古墓以來,李紹南和他的同...

唐振南:屈原是楚文化的開山祖

屈原,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約生於戰國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前278年)與楚王同宗,是楚武王之後。關於屈原的出生地有16種說法(註:《2015年屈原與楚辭文化研討會綜述...

湖南漢壽縣東晉古墓「搬家」保護

新華社長沙8月12日專電(記者陳宇簫、明星)「咚」,一座距今約1600年的東晉古墓平穩落在平板卡車上,準備運往新家。出土青瓷酒瓶的湖南漢壽東晉古墓的第一座墓室12日正式「裝箱」,運往漢壽縣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