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暗度寶雞——青銅王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發源地,歷史悠久,有2770餘年建城史,出土了眾多青銅器,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成為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館藏文物120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120餘件,包括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盤、秦公鎛等禁止出境文物。

絕對的青銅王者!

何尊,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

1963年出土於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

何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折觥,屬方形兕觥又較少見,是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工藝精湛,是西周青銅鑄造的代表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國寶重器之一,1976年出土於寶雞扶風莊白村。

銘文鑄在蓋內,器身上的銘文鑄在內底部。

器、蓋同銘,共計六行四十字。

大意是: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這天,王在厈這個地方(灃京一帶),命令作冊折去為相侯代天子贈望土,同時,昭王又給折賞賜了許多青銅和奴僕,為宣揚王的美德和恩惠,折便為父親乙鑄造了這件祭器觥,以作紀念。

胡簋,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西周厲王時期青銅器,1978年5月寶雞市扶風縣齊村出土。

是存世商周青銅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稱「簋王」。

簋通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

內有銘文12行124字,是周原歷王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詞。

大意為我晝夜盡心經營先王事業,以配皇天,我任用義土獻民,祀先王宗室。

作此將彝寶簋,安惠干先宗列祖,以祀皇天大命,保佑周室、王位和我自身。

賜降多福、長壽和智慧。

牆盤,西周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牆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稱作「史牆盤」,1976年出土於寶雞市扶風縣。

牆盤型巨大,底部鑄有銘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捲曲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

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後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事跡。

秦公鎛,春秋時期擊奏體鳴樂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寶雞市陳倉區太公廟出土。

對研究秦代先祖的歷史極為重要,也有助於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銅鑄冶技術及音樂文化。

其上有銘文135字,居於鎛的環形帶狀部位,空間較為寬鬆,行列隨之疏朗,字法亦流美遒宛,是學習大篆的上佳作品。

秦公鎛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禮器,銘文中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靜公、秦憲公四代世系,著重講了秦襄公被賞宅受國之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專題青銅器博物院,以寶雞出土的青銅器為主題,展出有數量眾多的珍貴青銅器。

展館主要介紹了秦帝國的發跡史,還有周王朝的禮樂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二樓有專門展示銅鏡的展廳,挺有趣的。

參觀免費,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不要錯過這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饕餮盛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這是一次青銅文化的的饕餮盛宴!」8月6日下午,「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總策展人黃曉楓如此介紹。據她透露,此次展覽匯集了成都平原、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