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的最好詮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學院) 段晶晶
常有人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何而「特」?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鮮明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深深地植根於優秀的中國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就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顯著標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發展至今從未中斷的偉大文明,五千多年歷史孕育的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中華民族現實偉大復興的「文化密碼」。
歷史文化影響著道路選擇。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不是隨意的、偶然的,它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歷經長期實踐摸索、總結出來的經驗。
特別是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會成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選擇的重要因素。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中國實際」既包括獨特的地理環境、人口等自然因素,也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
五千多年悠久的中華文化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政治倫理,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哲學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是孕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基因。
社會主義能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其深刻的文化必然性。
從鴉片戰爭後,各界有識之士開始尋找救國之路到各個階層都廣泛參與的革命運動;幾代中國人為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他們嘗試過各種思想武器,但都因為不適合中國的文化土壤,不能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成了歷史的過客。
直到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由於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以民為本」「和諧萬邦」「天下大同」等思想天然契合,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迅速、廣泛傳播。
「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為主動。
」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
可以說,這條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為它深深地紮根於中國大地,深深地熔鑄於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
中華文明的種種特質,使得中國的發展道路與眾不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奮力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極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有這些都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取得的。
從建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當初的睜眼看世界,到後來的叩開世界大門、逐步融入世界,再到今天的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正在走出一條同西方制度迥然不同的成功道路。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合不合適,只有被獨特的文化傳統薰陶、經歷過獨特的歷史命運、了解中國國情的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是中國道路的歷史來源、文化支撐和獨特優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特色」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因此,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繼續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指引、價值支撐。
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論蘊涵和實踐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上,更加明確、自覺、堅定地強調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不僅僅是強調文化自信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
文化自信的歷史底蘊和現實基礎
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著力論述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作者:尹漢寧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並進一步強調:「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