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里的玉俑可能真的被李易峰上交給了國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管是wuli峰峰粉還是盜墓筆記原著粉,對於曾經熱播的《盜墓筆記》劇集肯定都不陌生,尤其古墓下那些神秘的文物,似乎都擁有著神奇的法力,比如魯王宮裡發現的玉俑,穿上玉俑竟然可以長生不死。

在《盜墓筆記》里,吳邪一行人下到魯王宮發現了玉俑,劇中穿著玉俑的鐵面生還能呼吸能行動,是個活了三千年的怪物。

那麼歷史上真的有玉俑嗎?古代很多皇帝都追求長生不老,真有皇帝穿過它嗎?

答案是玉俑真的存在,並且是身份的象徵。

現實中,在1969年徐州土山一號漢墓里便挖掘出了「玉蛹」----漢銀縷玉衣,現藏於南京博物院,這是第一件修復完整的玉衣,整件玉衣共用玉片2600餘片,編綴玉衣的銀絲重約800克。

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作為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文物的發掘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又擁有南京博物院這樣國家級博物館,在文物收藏和保護上也擁有著更豐富的歷史故事。


截至2010年,南京博物院擁有各類藏品42萬餘件(套),館藏數量居中國前三,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當代;既有全國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宮廷傳世品,又有考古發掘品,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社會徵集及捐贈,均為歷朝歷代的珍品佳作和備受國內外學術界矚目的珍品。

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

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蘊藏著歷史變遷和不一樣的故事? 3月30日,下午15:00,南京博物院掌門人龔良將坐鎮《館長說》,通過歷史文物,帶你穿越六朝古都,見證南京的千年過往。

《館長說》是中國首部針對博物館館長群體的大型人文訪談直播節目,致力於打造成一檔首部文化類直播節目。

節目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主辦,「青年之聲」網絡文化服務聯盟、中青視訊·手機電視台承辦,深圳市時代數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製作的大型直播節目,由共青團中央「微邦」平台、咪咕視頻平台、靈犀語音助手平台進行同步直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昂貴的陪葬品:金縷玉衣

看過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的同學,想必都對文中懸念重重,情節跌盪的盜墓情節所著迷;更有甚者沉醉於文章中巧奪天工的機關設計,但是,在文中更吸引廣大讀者的是那一件件見證著歷史的文物。

勸君莫惜金縷衣

近日,西安古玩市場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國寶——金縷玉衣,令人大跌眼鏡。這是哪裡來的?它的真偽度又如何呢?

《盜墓筆記》又開撕,魯王宮玉器先睹為快

電影《盜墓筆記》從開機至今一直風波不斷,今早小編剛剛睡醒,就聽說鹿晗和井柏然兩人的團隊又撕起來啦。究竟是製作團隊內部的確不和,還是借勢炒熱度,我們也不得而知。娛樂圈的事總是那麼複雜,讓他們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