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流失海外博物館的十件藝術珍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代中國遭受了列強的侵略,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奮起抵抗,譜寫了壯烈的愛國詩篇,國破山河在,前些年圓明園的獸首在海外拍賣,牽動眾多國人的心,最後在多方努力下,國寶回歸,流失海外百年的國寶再次失而復得,及其令人歡欣鼓舞。

也體現的是我們綜合國力的上升,文物作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維繫中華民族精神紐帶的載體,無論在何時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令人痛心的是,現在在國際三大博物館中,仍然有許多中國藝術珍品流失海外,今天小編就挑選十件珍品給大家展示。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唐代韓干照夜白圖

這幅畫是用水墨線描完成的,描繪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喜愛的坐騎「照夜白」的形象,它被系在一木樁上,鬃毛飛起,鼻孔張大,眼睛轉視,昂首嘶鳴;四啼騰驤,似欲掙脫羈絆。

此畫不僅畫出馬的膘肥肌健的外形,更著力表現其桀驁不馴的雄駿神采。

用筆簡練,線條纖細而道勁,渲染不多而體積感、質感頗強

波士頓美術館

歷代帝王圖

又稱《古帝王圖》。

此圖絹本,設色,縱51.3厘米,橫 531厘米。

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全卷共畫有自漢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畫像,從畫像來看,雖仍有程式化的傾向,但在人物個性刻畫上表現出很大的進步,不落俗套,而顯得個性分明;畫中按等級森嚴的封建倫理觀念,處理人物的大小

七世紀唐代彩塑供養菩薩造像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

北宋汝窯洗

汝窯的存世量決定著他的價值,此件完整器媲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水仙盆。

大英博物館

元至正青花象耳龍紋瓶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旅英華裔古玩商吳賚熙帶著一對罕見的青花雲龍象耳瓶來到琉璃廠,請當時古玩行的專家高手掌眼並打算出售,這對瓷瓶原供奉於北京智化寺,其中一件的頸部記有六十二字銘文:「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祈保闔家清吉子女平安。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

」遺憾的是這對珍貴的文物被當時幾乎所有的「高手」認為是贗品瓷而拒之門外,「元代無青花」似乎是當時中國古玩行的「共識」,中國人在自己的家門口失去了首先認識元青花的機會。

最後這對象耳瓶,被英國的一位中國古陶瓷收藏家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收藏。

東晉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即使在英國也是專家級別的才能看到,就是一般人看不到的。

因為它實在是太珍貴了,只有一些特殊的專家,經過特別的批准程序才有機會一飽眼福。

女史箴圖之所以珍貴,在於,它是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如此珍貴的畫作,在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期間被劫走,令人吃驚的是,1903年,女史箴圖被賣給大英博物館的時候,售價僅僅為25英鎊,相當於200塊人民幣左右!

良渚文化玉琮

《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可見,玉琮是六種禮器之一。

玉琮的造型一般是內圓外方,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此件藏品是已發現最高的玉琮。

法國吉美博物館

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展廳分「遠古中國」、「古典中國」和「佛教中國」3大部分。

所藏中國瓷器,康熙瓷最多,也最精美,其次是明中晚期瓷器,再就是高古瓷。

作為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下屬博物館兩者在合併的時候,獲得羅浮宮博物館亞洲部分的捐贈,有著高達三萬件亞洲藏品的收藏。

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

其中吉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元代藍釉白龍紋梅瓶(全世界存世量不足5件),釉色和裝飾圖案則使之成為梅瓶中的翹楚:通體施以深沉典雅的寶藍色,在肩和腹的焦點位置,描繪出一條蜷曲騰飛的白龍和一顆火焰珠,其間點綴四朵火焰形雲紋。

這雅致靜和的寶藍底色,與動感十足、絢麗光潔的白龍,既有強烈明顯的對比,也有動靜相宜的互補

明德化窯觀音造像

德化瓷器是中華陶瓷燒造中的藝術珍品,始於宋代,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

以白瓷塑佛像聞名。

其製作細膩,雕刻精美,造型生動,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明代天順高士紋梅瓶

天順時期是中國瓷器的空白期,傳世瓷器很少,至今沒有發現一件署有年款的官窯瓷器,而且民窯瓷器上也極少署年款。

台北故宮對於明代空白期瓷器已經出現了「官窯」的定義。

對比台北故宮藏品,吉美博物館中所藏一對明天順青花高士紋梅瓶,可謂空白期極為少見的典型「官窯」器

看到這些流失海外的藝術品深感痛心,有些同學想著隨著國力強盛,這些國寶有一天能不能重新回來,小編查詢了一些國際上的案例,基本上很難。

中國於1996年簽署《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並聲明保留對歷史上被非法掠奪文物的追索權,可是好像沒什麼國家會把吞下去的肉吐出來。

從美國文物返還的實踐推及到世界範圍內文物返還。

一些來自昔日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被殖民國家的學者已經充分認識以「後殖民」思想鏡片看待民族間的返還所存在的弊端,並強調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即對過去遺產的索賠進行判決,同時建立可行的爭議解決機制。

並倡導開展公開、誠信、利他的建設性合作模式,同時提出建立世界藝術品和文物秩序的新原則。

如,博物館所有藏品列入全球清單;將1975年作為劃分界限,此前博物館所獲的藏品既往不咎,此後非法所獲藏品則需要歸還;堅決反對文物走私;保持遺址的完整性;建立國際藝術品與文物基金,將其用於博物館建設、遺址與文物修復等。

而作為主要參與者的博物館,則需要以反思式的人類學視角審視後殖民語境下的博物館,主張必須通過談判建立更加平衡、有效的關係。

——杜輝·《全球化語境下看帝國主義、藝術與文物返還》

具體的途徑:

  1. 追討,但是僅對因戰爭掠奪和非法走私流出去的文物和標本有影響力,對通過購買流出的文物難以通過這一方式索回;

  2. .購買,但是這樣會造成價格虛高,而且對進入公共領域(如博物館)的流失文物沒有效果。

  3. 折衷,博物館與文物來源國開始重新審視文物返還,並且逐漸在「理解過去並保護過去的所有遺存」這一本質所在形成共識,甚至在平衡二者立場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合作實現雙方共贏,完善文物返還機制。

    這可能是未來的方向,但是這一理念還沒有形成可操作的模式,不過相信隨著我們國力的上升,藉助外交渠道,相信對有些藏品還是可以實現的,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看看都心痛!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

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你們還好嗎?

據官方統計,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多達1000萬件,其中有164萬餘件被世界200多家博物館收藏,包括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羅浮宮、東京國立博物館和聖彼得堡冬宮等許多世界著名的博...

大英博物館館藏中國國寶精品圖鑑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國家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