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人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銅鑄造失蠟法技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銅都雕塑院青銅鑄造失蠟法技藝項目被大冶市人民政府公布、大冶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頒布「大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都雕塑院創始人項祥發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冶青銅鑄造失蠟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7年6月,銅都雕塑院榮獲大冶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頒布「大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銅鑄造失蠟法技藝」證書。
2017年8月,銅都雕塑院創始人項祥發榮獲大冶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頒布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冶青銅鑄造失蠟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證書。
「祖輩傳下來的東西,不能到我這輩就被扔掉。
」 ——項祥發
大冶具有悠久的青銅文化歷史,大冶,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小乙時期,這裡就點燃了爐冶之火。
中國傳統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也稱「熔模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
儘管中國傳統失蠟法鑄造技術源遠流長,但隨著新技術融入鑄造行業,「失蠟法」處於瀕危狀態。
項祥發表示,這麼多年來,之所以一直堅持沿用傳統失蠟法製作,是覺得自己肩負著傳承的責任。
多年來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瑰寶為己任,嚴守祖訓,繼承和發展「失蠟澆鑄法」仿古青銅製作技藝,仿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固新,製作的各類仿古青銅器做工精細,仿真度高,成為國內外聞名遐邇的仿古青銅器名牌。
新書名字叫「蟠虺」,你會念嗎
本報首席記者王湛通訊員黃珍珍文並攝發自上海「有人跟我說,《蟠虺》(pánhuǐ)原來就是『醒龍』的意思。我聽到後會心一笑,我的名字和書的名字,竟然時空交錯,緊緊聯繫在一起。」昨天,劉醒龍在上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