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名字叫「蟠虺」,你會念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首席記者王湛

通訊員黃珍珍文並攝發自上海

「有人跟我說,《蟠虺》(pánhuǐ)原來就是『醒龍』的意思。

我聽到後會心一笑,我的名字和書的名字,竟然時空交錯,緊緊聯繫在一起。

」昨天,劉醒龍在上海書展上,跟讀者介紹了自己這部最新的長篇小說。

他說了一個段子。

「來上海書展三天,今天才去擺放《蟠虺》的書堆看看。

出版社的一位帥哥說,這兩天,每隔一個小時左右就有年輕伴侶走來,女孩用手擋住封面上拼音標註,問男孩『蟠虺』如何念。

像情景劇一樣,在不斷上演。

有趣,也有意味。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認識,如有男孩認出這字,女孩會說什麼呢?」

「蟠,音盤;虺,音毀。

」劉醒龍現場普及文化,「蟠虺,意為屈曲的小蛇,是青銅器紋飾形象之一。

靈感來源於

曾侯乙尊盤

寫《蟠虺》,來源於曾侯乙尊盤對劉醒龍的吸引。

「2003年夏天之前,我與太多的人一樣,理所當然地將聲名顯赫的曾侯乙編鐘當成文化崇拜。

」但那年夏天,發生了一件事,讓劉醒龍赫然發現,原來還有展示在博物館中未被人識得的國寶中的國寶——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的最神秘之處在於,當代還沒有人能破解它的製作工藝。

劉醒龍年輕時,曾做過車工,他感慨於曾侯乙尊盤複雜的工藝,「天衣無縫、百無破綻,真是鬼斧神工。

那一刻里,劉醒龍心裡,就有了某種類似小說元素的靈感,之後就一直將曾侯乙尊盤藏在心頭。

因為博物館就在家的附近,或自己去,或帶朋友去,每隔一陣,他總會去寂寞的曾侯乙尊盤面前懷想一番。

在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裡,劉醒龍購買了上百本青銅方面的書籍。

最奇妙的是這部小說的結尾。

為了符合青銅文化與中國考古的真實,劉醒龍寫道,也許在曾侯乙之外,可能還有曾侯甲或者曾侯丙。

今年6月份,有人告訴劉醒龍,前不久在曾侯乙墓旁邊挖掘了一個新墓,墓碑上就寫著「曾侯丙」。

老祖宗留下的字

不用就廢了

在《蟠虺》里,劉醒龍用懸疑小說的手法寫了關於曾侯乙尊盤引發無數野心者相互爭奪、失而復得的虛構故事。

《蟠虺》的內容,劉醒龍是這樣介紹的:青銅器學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個黃昏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樓自盡的同事郝嘉寫給他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勾起了楚學院兩段至今沒有答案的無頭公案——20年前的楚學院副院長郝嘉為什麼突然跳樓自盡?10年後前途無量的青年教授郝文章又為什麼莫名地被捕入獄?真相直指曾侯乙尊盤……

對於書名,劉醒龍笑說這是在為難讀者。

「很多學者也不一定能馬上讀出『虺』這個字,我在小說里用了大量我們現代人不用的字,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直不用就是廢棄了。

有時候我覺得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人的認知有慣性,我們這些文化人必須有意打破慣性。

這也是文化的意義。

劉醒龍一向被視為中國當代「鄉土文學」的領軍人物,《蟠虺》故事發生地卻是在武漢這座大都市裡,因此很多人將它稱為劉醒龍的「轉型之作」。

現場,有看完書的讀者表示閱讀體驗「很過癮」,並給貼了個標籤「中國版的《達·文西密碼》。

《蟠虺》是一本有閱讀門檻的書:比如書名的讀法,比如書里小學生楚楚用來刁難成人的那三十個與青銅重器相關的漢字;還有貫穿全書的一大爭議,即曾侯乙尊盤究竟是用「失蠟法」還是「范鑄法」製作,沒有金屬鑄造知識的人也不太好理解。

「小說的使命之一,便是為思想與技術都不能解決的困頓引領一條情懷之路,它在創造價值,也在創造知識。

」劉醒龍說。

寫作過程中,劉醒龍刻意選擇不與考古專家們接觸。

「現在業界大多認為曾侯乙尊盤是用『失蠟法』製作的,這種方法來自於歐洲;但我認為它應該是用『范鑄法』製作的,這是中國的傳統工藝。

我覺得前一種說法來源於近代中國文化人心中的那種強烈心理暗示,唯有出自歐美的東西才是最頂級的,這種思維是我想批判的,任它發展下去肯定會影響我們的文化安全。

劉醒龍選擇青銅重器作為故事核心,也是一種隱喻。

自己這部小說人物馬躍之所謂的「與青銅重器打交道的人,心裡一定要留下足夠的地方,安排良知」。

青銅器仿製天才「老三口」在獄中徹悟之後所說的「非大德之人,非天助之力,不可為之」等話語,都是對青銅重器品質的理解。

「楚國用青銅鑄造戰爭機器,隨國用青銅鑄造國之重器。

千年之後,我們所看中的偏偏是後者。

希望我與我的同時代人能夠一起明白,何為國寶何為重器。

」劉醒龍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書名字叫「蟠虺」你會念嗎?

憑長篇小說《天行者》獲得2011年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劉醒龍,近日出席上海書展,為長篇小說《蟠虺》(pánhuǐ)舉行簽售。作為中國當代「鄉土文學」的領軍人物,劉醒龍這次推出的新作,被很多人稱為「轉...

曾侯乙尊盤為何無法複製

湖北日報訊 圖為:曾侯乙尊盤記者 海冰 實習生 韓笛 通訊員 連紅 吳建剛 王晶■編者按我省是文物大省,館藏文物總量超178萬件(套),其中,在上世紀90年代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19件,17件...

劉醒龍:文學是靈魂的塑造

本報記者 劉慧乙未仲夏的一個晚上,距蔣子龍到訪後的2個月,著名作家劉醒龍從慎志浩館長手中接過聘書,成為德清圖書館第二位「駐館作家」。在德清圖書館「春暉講堂」上,劉醒龍為讀者講述了「我們靈魂中最動...

當代知識分子的靈魂透鏡

一著名作家劉醒龍的長篇新作《蟠虺》,是一部題材獨特、構思縝密的好小說,其淵雅的楚文化知識與近乎完美的想像力,使這部作品經得起來自各個角度的打量和審視,讀者會不自覺地在情節的一波波浪潮推擁下渴望一...

詭異奇美的國之重器

曾侯乙尊盤,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院。我們先來完整的欣賞一下這件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