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結束後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還應做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一次全國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已經結束,經過四年多時間的普查,基本摸清了絕大多數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可移動文物的「家底」,進一步統一和規範了可移動文物統計的口徑和方法,糾正了一些與文物不符的名稱,也發現了少量不夠入藏標準的文物,基本達到了普查的目的。
但普查的目的不僅僅是清點個數字,上傳匯總文物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摸清可移動文物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博物館文物安全的規範管理,更好地展示和利用好這些文物資源,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把文物背後的故事講得更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筆者認為:「一普」結束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還應做到「六清」。
一是館藏數量清。
即館藏文物的數量是否完全弄清楚。
此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主要任務之一是要把博物館的家底弄清楚,體現家底的重要指標就是文物數量。
一方面要把現有館藏文物數量弄清楚,做到帳與量相一致。
若不一致,就要查明原因。
是統計口徑與以往不一樣造成的,如以前有的博物館將一麻袋古錢幣有多少枚就統計成多少件,現在可能僅統計為一件(套),這就造成總數的不一致。
還是因為按程序淘汰了部分入藏級別不高的文物或其他原因造成文物缺少的。
同時,近年來通過考古、徵集、捐贈等途徑新增了多少入藏文物也應弄清楚。
另一方面要把歷次移交的帳本前後核對清楚,看減少或增加文物的歷史情況。
若歷史帳冊無故缺失,要弄清楚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否存在有意銷毀或造假帳的現象。
對於長期外借的文物要查清楚,是何原因至今未追回。
考古出土暫未整理入藏的文物也要做到帳目清楚,特別是長時間留在考古人員手中的文物數量和種類要清楚。
總之,通過普查一定要徹底弄清楚館藏文物的數量,不僅要把已登記上報的文物數量弄清楚,也要把暫未入藏的文物情況做到胸中有數,切不可成為一筆糊塗帳或歷史「疑案」。
在清查的過程中,認真檢查在文物登記和出入庫方面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規範館藏管理奠定基礎。
二是入藏真偽清。
即入藏文物真假是否全部判別清楚。
此次普查中通過文物圖片上傳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要麼名稱與文物不符,要麼實物真假存疑,各地大都經過專家現場再次確認與糾正。
同時,也發現了部分不符合入藏標準,以次充好,或與原藏品不相符的假文物,以假亂真問題。
對於此類問題切不可搞「內部消化」,大事化了,一定要查清造成問題的原因,是歷任館領導在離任時沒有做到在文物行政部門監督和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參與之下,僅作數量移交,沒實際清點或抽查造成的,還是博物館保管部門對入藏文物把關不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如博物館保管部人員移交時清查不嚴造成的,還是確有內部人員監守自盜形成的。
現實中,每次移交都是馬馬虎虎走過場,這幾乎已成業內慣例,如果一旦認真,有許多問題就會暴露,就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或將被追責。
館藏文物的複製品管理是否規範,是否存在隨意複製或以複製品代替真文物入藏的現象。
通過此次普查一定要真正弄清楚館藏文物的真假情況,切不可發生國有資產流失或文物失竊的問題。
三是管理短板清。
即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是否清楚。
在普查過程中若發現嚴重的藏品數量出入大、入藏文物有假或其他重大安全管理問題的,應立即如實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不得隱瞞。
通過普查要認真對照法律法規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加強對各類人員的安全警示教育,對重要崗位要定期進行輪換,對已發現相關人員有思想不穩定或不正常行為的,要及時加強監管,必要時果斷進行調整。
要梳理和完善內部安全管理制度,部門之間要有相互制約措施,重要崗位要有多人多方法相互監督。
文物入藏時要從嚴把關,出庫時要有記錄和多人現場參與,要定期不定期的組織藏品抽點。
要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加強對博物館的安全管理,經常組織相關人員培訓,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防止文物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是藏品狀態清。
即文物現存的真實狀態是否清楚。
普查不僅僅是點數量辨真偽,還要對館藏文物的保存狀況弄清楚。
據中國首次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結果有關信息反映: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其中,處於瀕危腐蝕程度的文物有29.5萬餘件(組),重度腐蝕程度的文物21.3萬餘件(組),這說明各類博物館都不同程序的存在文物腐蝕、銹失、破損的問題。
通過此次普查要徹底弄清楚館藏文物的真實狀況,對處於瀕危腐蝕程度的文物要立即列入維修計劃,儘快展開保護工作;對處於重度腐蝕程度的文物要抓緊採取措施,做好預防性保護;對處於破損狀態的文物,視其價值和展示需要,積極做好修復工作;對於出土文物的殘損件要做好清理和整理工作,使其得到有效保護。
五是展示利用清。
即讓更多的館藏文物「活起來」是否清楚。
在普查基本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對現有館藏文物資源的種類、價值、特色、展示與利用的潛力等也應弄清楚。
在普查之前,有不少博物館基本陳列很多年不變,專題展也因資源不足很少組織,直接影響到了博物館對外開放的效率,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後來的館領導對館內的文物資源並不完全清楚。
其實,許多博物館的文物資源並不少,由於長期不清查,「壓箱底」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是什麼都不了解,這就直接影響到館藏文物資源整體展示利用規劃的制定,也無法最大限度讓文物「活」起來,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也只能是老生常談。
因此,要通過此次普查,認真梳理館藏文物資源,分門別類多策劃一些專題展,讓館藏文物儘可能多的與觀眾見面,從而提升博物館的展陳水平,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尤其讓青少年們喜歡來、待得住、還想來。
同時,也能為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提供更多新思路、新素材,讓公眾把博物館「搬回家」的願望成為可能。
六是館際合作清。
即利用全國文物資源多辦特展是否清楚。
此次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從全國層面來說,是要摸清全國的國有館藏文物的家底,因此,各博物館上傳的數據、圖片、資料等信息就是為國家建立可移動文物大資料庫作準備的,該資料庫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為所有國有博物館互通有無,更好利用文物資源服務的。
目前,大多數國有博物館,尤其是市縣級博物館文物資源有限,舉辦有特色的展覽有困難,關鍵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到哪裡去借文物辦展,也不知道如何結合自身館藏文物情況舉辦特展。
今後,當國家不可移動文物數據信息平台建立後,為各基層博物館進行館際交流與合作,豐富展覽內容創造了條件,比如,本館有一件鎮館之寶,這樣就可在平台上查找到全國此類相近的文物共有多少,都分別藏於何處,若想舉辦一次以此文物為主題的特展就比較方便了。
通過普查建立起來的數據平台為各博物館之間相互合作,更多更好地舉辦有特色的臨時展覽提供了可能。
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先後經過了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如何利用好普查資源,更好的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為提升博物館展覽水平發揮更多、更好、更大作用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切不可把普查成果也變成為一個館藏「文物」,應該讓其「活」起來。
可移動文物普查帶來的保護利用啟示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在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國情國力調查,是一項旨在全面掌握我國文物資源、加強文物保護、建設文化遺產強國的國家工程。通過這次普查,可以發現可移動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
安徽可移動文物普查摸清家底
本報訊 經過3年多努力,近日,安徽省全面完成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全省省級、16個市、61個縣全部通過普查驗收。通過普查,安徽省摸清了可移動文物資源總體情況,新發現一批重要文物,健全了文物資源管理...
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有了「身份證」更需「保險箱」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題:有了「身份證」更需「保險箱」——聚焦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新華社記者施雨岑、王思北、蔣芳國有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新發現新認定708萬件/套、建立文物資源資...